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 3边城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248132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 3边城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 3边城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 3边城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 3边城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 3边城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 3边城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 3边城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5(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边城一、学习目标: 1、 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 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二、 重点、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 、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在中国大地上有个名不经传的小城凤凰城,因为一个作家的一篇小说而成为旅游圣地,他就是沈从文和他的边城。2、简介作者沈从文。(1)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我国现代作家、文物研究家。 他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他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著作有湘西散记边城长河

2、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长城,长篇小说长河是其代表作。他的边城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2)沈从文是带着年轻人的理想和热情,带着对新世界的渴望,从荒僻、闭塞、落后的湘西赶到大都市北京的。然而,迎接他的却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身处虚伪、自私、卑鄙、懦弱、冷漠而又冠冕堂皇的都市,沈从文感到,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要脱离眼前的苦难,唯有重造有形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必须重铸我们的国魂。于是,他将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他生在湘

3、西,对故乡人民怀有特殊的深厚感情。于是,他便用自己的笔勾勒了一幅幅湘西风俗画,以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来表现自己所崇奉的民族传统美德。(3)沈从文名言名句1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2凡事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若宿命的必然。3宁可在法度外灭亡,不在法度中生存。4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4)关于人性的名言1世上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但教育和习惯却使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必须隔着各种外衣对它们加以认识。(切斯特菲尔德)2爱情、希望、

4、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勃朗宁)3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4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本琼森)5只要有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暴君,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性。(笛福)6人就像藤萝,他的生存靠别的东西支持,他拥抱别人,就从拥抱中得到了力量。(蒲柏)(5)沈从文和他的小说1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素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5、,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2沈从文的作品有一种忧郁气质,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基调。 沈从文以温和的心境,尽量看取人性的真与善。沈从文写的是下层社会人的日常生命状况,就是他探寻的是关于人的最为根本意义上的爱、真、美,他的小说才具备了生命力。他有一句名言,说他的作品是建一个希腊小庙。通过对淳朴的爱恋的风土人情的描摹,营造一个特殊精神空间,这个精神空间与作者所身处的特性空间形成强烈对照,这精神空间就是“希腊小庙”,庙里供奉的是一种充实人性和神性的爱。一方面是经营希腊小庙,一方面现实却是人欲横流,红尘滚滚,这样就必然产生孤独和悲凉,他的作品又温馨又哀伤是自然而然的。 3、识记字词1字音识

6、记(1)单音字蘸酒(zhn) 泅水(qi) 老鹳河(un) 傩送(nu) 氽着(tn) 鞶鼓(pn) 踹水(chui) 欺侮(w) 碧溪岨(j) 茶峒(dn) 喧阗(tin) 糍粑(c b)(2)多音字溜 帖 翘 委扛 解2辨形组词(1) (2)(3)(4)(5) (6)3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1)平淡无奇:比喻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2)插科打诨:指戏曲演员在演出中穿插些滑稽的谈话和动作来引人发笑。也指现实生活中引人发笑的一些戏谑的动作和语言。(3)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4)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5)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

7、气。(6)礼轻仁义重:礼物虽然轻微,但其中的情义却很深重。(2)近义词辨析(1)放纵放肆辨析:“放纵”指纵容,不加约束;不守规矩,没有礼貌。“放肆”指(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例句:平时他对女儿很放纵,因此这次他女儿在众人面前如此放肆,大家也就不奇怪了。(2)警告警示辨析:“警告”指提醒,使警惕;对有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的个人、团体、国家提出告诫,使认识所应负的责任;对犯错误者的一种处分。“警示”指警告,启示。例句:背面左上方的位置还写有一句警示语,警告那些想通过非法途径来欧盟国家务工的人考虑清楚要为此付出的代价。(3)默默脉脉辨析:两个词都指没有声音,但侧重点不同。“默默”指不说话,不出声,一

8、般侧重于动作;“脉脉”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一 般侧重于感情。例句:小叶一个人在这个城市,风里雨里默默地打拼了这么多年,尝尽了那份穿透骨髓的孤独与寂寞。很多时候,她都在祈祷身边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停泊的港湾,但由于工作繁忙,她只能将那份脉脉的柔情深埋于心底。4、简述边城的情节故事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

9、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5.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一下你对边城小说的感受。6、初读印象1)有人说这篇小说具有“平中见奇、静中见情、疏密相间”的特点。请在阅读中理清情节,并分析以上特点。第三章写端午节的风俗活动,为翠翠回忆两年前的端午节埋下伏笔;第四章则具体追述了两年前的端午节,翠翠在河

10、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第五章则照应第四章,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进一步交代了二老的情况;第六章回到现在,写祖父和翠翠的对话,则照应了第四、五章。时间的回环往复衔接得天衣无缝,情节铺设更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2)小说写端午节热闹的龙舟比赛、捉鸭游戏和人们争相观看的盛大场面,对故事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答案端午节的龙舟比赛和捉鸭游戏,印证了这里的民风淳朴,而正是在这热闹的游戏中,作者让小说的主要人物翠翠、老船夫、顺顺、天保、傩送等人相继出场,并在端午节的活动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情感爱好。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作好了铺垫。此外,端午节的热闹又极具

11、地域色彩,给读者展示了一种美不胜收的风土人情,这也是边城的一大特色。3)边城里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他说他“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那么他是怎样为“爱”作一个恰如其分的说明的?分析讨论作品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12、: 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

13、,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明确: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

14、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7、人物可爱,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可又为什么能从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 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

15、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