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设计书资料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24753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图设计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形图设计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形图设计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形图设计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形图设计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形图设计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设计书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作业依据1、CJJ 8-99 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城市规范”;2、GB 12898-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以下简称“水准规范”;3、GB/T 7929-199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4、GB 14804-9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5、GB/T 17160-1997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6、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7、CFDXT01-2003 规管2000地形图AutoCAD入机方案;8、CFDXT01-2003 规管20

2、00地形图数据格式标准;9、CJJ73-9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以下简称“GPS规程”;10、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11、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12、唐山市1:5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以下简称“设计书”。以上各项技术依据有矛盾时以本设计书为准。四、设计方案41坐标系统:平面采用唐山城市坐标系即1954年北京坐标系,以1183000为中央子午线的高斯正形投影的任意度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参考椭球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测区内大地水准面相对于参考椭球面的高度取50m。地球平均曲率半径R=6374.126Km。42高程基

3、准和高程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0.5m,高程注记至0.01m,山地部分可采用1.0m等高距,同一幅图只能采用一种等高距。基中二、三、四等水准分别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两套成果。43图幅规格:地形图分幅采用40cm50cm矩形分幅,编号按1:1万图幅图廓西南角坐标值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取整公里两位数,中间以短线相连接,如02-90;1:1万图幅按由左到右由上至下的顺序分为25幅1:2千图幅,在1:1万图幅后加其序列号如:02-90-20,1:2千图幅分为4幅1:1千图幅,如02-90-20-1,1:1千图幅分为4幅(a、b、c

4、、d)1:5百图幅,如:02-90-20-1(a)。图廓不注记图名。各测区分幅详见附录图幅结合表。44成图方法及成图比例尺:本测区地形图测量采用全站仪全野外数字化采集成图方法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即使用全站仪利用极坐标法和距离交会等方法进行野外点位数据的采集,在计算机上使用开思测绘软件编辑成图。最终地形图数据格式为AutoCAD2000的DWG数据格式,分开思软件格式和满足规管2000地形图AutoCAD入机方案数据要求格式两套。注意与图幅相关要素的接边,图边变化大的接边以现状为准。45地形图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点(含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

5、位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4mm。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0.05m);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1/3等高距(0.15m)。46限差:以上4.5条精度要求的2倍,作为限差。47软件要求:基本控制测量平差计算采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科傻地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系统”、北京清华山维公司开发的“清华山维NASEW”软件或其它相应满足要求的软件进行数据平差。数字地形野外数据采集成图采用以AutoCAD2000为平台的广州开思数字测绘系统SCSG-2002软件,最终开思DWG数据经河北省第二测绘院自主开

6、发的转换软件转换为需满足规管2000地形图AutoCAD入机方案要求格式。五、地形图测绘51工程技术路线工艺流程:地形图测量采用全站仪全野外数字化采集成图方法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其工艺流程如下图:基础控制 图根加密地物碎部点采集内业AutoCAD计算机编辑(比例尺1:500)回放编辑的数字线划图检查计算DWG数据检查整个测区接边、检查DWG数据(1:500)形成最终成果DWG数据(1:500) 52基本控制测量521平面控制测量(1).一级导线的布设为满足地形测量图根导线施测的需要,在唐山市二、三、四等GPS网基础上布设城市一级光电测距导线网,一级导线网沿主要道路布设。一级导线网主要为

7、地形测量加密图根点布设。导线布设详见附录控制网设计图。一级光电测距导线控制不足区域可加密二级光电测距导线,二级光电测距导线可布设为附合路线。(2).一、二级导线点布设、选埋要求一、二级光电测距导线宜布设成附合导线,并组成一级导线网,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主点间,或结点间的导线长度应小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0.7倍。埋石:当点位位于铺装路面上时应埋设唐山市国土资源局统一形号的4cm2.4cm25cm圆帽钉灌注水泥加固,点位于土路及其它地段埋设标石。大南湖公园测区、北经济开发区测区进行统一编号,字头为“T1”加顺序号,自001开始,例如TI001、TII001。古冶区建成区测区一、二级导线点编号(均始自0

8、01)前加字母“G I ”或“G II ”表示等级,如:G I-001、G II-020。所有一、二级导线点均应绘制点之记并注明通视方向。一、 二级电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如下:等级附合导线长度 Km平均边长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 方位角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fs/sI5.425015510?1/14000II3.620015816?1/10000注:n为转折角个数,边数可依照规范适当放宽。(3).采用的观测仪器大南湖公园测区、北经济开发区测区与古冶区建成区测区的一级导线网均应至少采用3mm+2ppm、2级的全站仪,仪器必须经过省级测绘计量站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在观测前应按规范规定项目对

9、所使用仪器进行检验校正并做记录。 (4).一、二级导线观测数据采集 一级导线观测数据采集采用方向观测法二测回观测,当观测方向数超过三个时进行归零。水平角、天顶距、测距同步进行,边长单程两测回观测。一级导线观测数据采集规定如下表:项 目DJ2(全站仪)水平角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2C互差13化归同一起始方向后各测回同一方向值互差9I级导线观测测回数2II级导线观测测回数1垂直角一测回指标差互差15各测回同一方向值互差25测距同一测回同一边长读数互差10mm测回间同一边互差15mm一级导线测量时,应进行气象改正,气象数据测定见下表。最小读数测定的时间间隔气象数据的取用温度气压hPa一级二级一级二级0

10、5100每边测定一次每时间段始末各测定一次相应边观测数据测段始末数据平均值测角中误差按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计算,其公式如下: 1 ff m = ( ) N n N 式中:F:附合导线或闭合环的方位角闭合差 n:计算F时的测站数 N:F的个数(5).对所测边长进行如下改正:斜距气象改正应按仪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气象改正、加、乘常数改正等;测距仪观测斜距时测距边的倾斜改正:采用测定两点间高差方法进行时,计算公式: D= S2 - H2用观测垂直角计算时计算公式:D=Scos aD-测距边的水平距离;S-经气象、加常数、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h-全站仪与反光棱镜之间高差a-斜距的垂直角。 (6).测距边

11、水平距离的高程归化和投影改正测距边水平距离D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S。按下式计算: Hm + hg S。=D1- Rn由S。归算到高斯平面的测距边边长S。按下式计算: ?Ym测距边两端点近似横坐标的平均值Hg测距边所在地区大地水准面对与参考椭球面的高度,hg=50mRn=6374.126Km (7).平差计算 内业计算的取位按“城市规范”第2.6.10条执行。导线平差采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科傻地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系统”或北京清华山维公司开发的“清华山维NASEW”软件等相应满足要求的软件进行数据平差,导线平差后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522高程控制测量(四等水准测量) (1).主

12、要技术要求四等水准测量分别提供1985国家高程基准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两套成果。水准网中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2mm。 (单位:mm)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每公里高差中数全中误差测段、区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测段、路线的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四510-25?30?注:Ls为测段、区段、路线长度,L为符合路线或环线长度,Li为检测已测测段长度,以km为单位,小于1km按1km计算。 (2).水准路线布设方案四等水准路线沿一级导线路线布设,联测地面上的一级以上的平面控制点。四等水准测量的路线长度不超过15公里,结点间或结点与高级点间的符

13、合路线长度不超过上述长度的0.7倍。 (3).水准点标石的埋设及点名命名四等水准点沿用一级导线点及点名命名。 (4).水准观测a.水准仪及标尺的检验四等水准测量应使用不低于DS3等级的仪器。水准仪使用前应按“三、四等水准规范”第5.2条表4的要求进行检验。如使用电子水准仪使用前应送专业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应使用与水准仪配套的水准标尺。四等水准测量使用的水准标尺使用前应按“三、四等水准规范”第5.2条表4的要求进行检验。对于电子水准仪采用的专用标配标尺(如条码铟瓦尺)在使用前应按照规范的要求在稳定气象条件下进行分米划线最大刻划误差、分划线刻划标准差、米间隔长度平均值、一付尺米间隔长度平均值的检验。b.四等水准观测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顺度为后-后-前-前也可采用后-前-前-后。当水准路线为附和路线或闭合环时采用单程测量。水准测量记簿可采用常规的记簿方法,也可采用电子记录方式,电子记录应提供测站原始数据,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其记录格式应尽量保持一致。c.测站要求测站设置要求: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每站的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四双面尺80m5.0m10.0m三丝能读数因瓦尺100m读数取位规定:中丝读数法光学测微法视距丝中丝视距丝平分丝1mm1mm1mm0.1mm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项目等级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