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化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247272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化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化学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12每题一个正确选项,13-15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1 .(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B.滴水成冰C.美酒飘香D.水果榨汁解析:A、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美酒飘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水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答案:A2 .(2分)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

2、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各选项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答案:B3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B.液体的倾倒sC.过滤稀释浓硫酸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A解析: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R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C所示操作错误;、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D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

3、误。B答案: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分傕化剂)的化学式是(+5O4NH4X+6HO,贝UXAMOB.N2C.NOD.NO2+5O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T傕化剂A,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104、12、,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X+6HO4分子中含有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0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2、的化学式则物质X个氮原子和X分子由11个氧原子构成,则每个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NO。为C答案:)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5.(2分A.空气污染物包

4、括有害气体和烟尘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C.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和烟尘,故解析:AA说法正确;ss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故B说法正确;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C说法正确;D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D说法错误。答案:D6.(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B.铁与稀盐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解析:A、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解于水,与空气中的水蒸

5、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故瓶口有白雾,而不是白烟,所以错误;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所以正确;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所以错误;DK木炭还原氧化铜,出现红色物质,现象的描述中不能说出结论,所以错误.o答案:B7.(2分)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A.B.C.D.表示两种单质的混合物,错误;A解析:A图表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错误;B、图BC、图C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正确;D、图D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错误。C答案:)下列各组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用途不一致的是8.(2分)(

6、A.生石灰CaO做干燥剂NaOH治疗胃酸过多纯碱B.C.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NaHCOssD.干冰CO人工降雨2解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Q能与水反应,可用作干燥剂,其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用途一致。B、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CO其俗称、化学式不一致。32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是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其物质的俗称、3化学式、用途一致。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Q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物2质的俗称、化学式、用途一致。答案:B9.(2分)如表中对有关生产、生活中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正确的是A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

7、化肥农药节约用水,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B热水瓶中的水垢:用食醋除去生活用水硬度过大,煮沸后使用C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隔绝氧气防止CO中毒,室内放一盆水D放置就鱼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可以预防胡齿,使用含氟牙膏A.AB.BC.CD.D解析: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会对土壤以及水资源产生污染,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易造成水污染,故错误;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中含有醋酸,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的醋酸钙、水、二氧化碳,热水瓶中的水垢:用食醋除去;生活用水硬度过大,煮沸后可以转化为软水,故正确;C、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不是隔绝氧气;CO不溶于水

8、,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错误;D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故该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氟元素能形成氟磷灰石,在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可以预防翻齿,故错误。答案:B10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析:A、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播水;同样的道理,溶液也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在初中我们也经常学习一些有颜色的溶液,故不正确;B、一定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在有的反应中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减慢反应速度,故错误;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9、,说法正确;ss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也可分,所以错误。答案:C11 .(2分)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加热石灰混合研磨,区分硝酸镂和氯化钾两种化肥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C.用二氧化碳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D.用稀盐酸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解析:A取样品,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硝酸镂,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现象不同,B、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没有此气味的是合成纤维,可以鉴别,故B正确;C、取样品,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钙溶液,没有明

10、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取样品,加入稀盐酸,铜、银都不会与盐酸反应,不能鉴别,故D错误。答案:D12 .(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种类不变B.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C.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D.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也一定是有机物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种类不变,正确;B、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溶质,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溶质,还能再溶解其它物质,错误;C、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

11、酸有气泡冒出,该固体中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该固体中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错误;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故错误。答案:A13.(2分)下列四个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动趋势与对应的叙述关系正确的是()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A.的稀盐酸中ss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B.向久置在空气中已经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C.W区日;向伟第索rL圉中元的里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至完全分解D.、等质量的锌、铁和盐

12、酸反应,锌的金属性比铁强,故锌反应速度快;因酸的质量A解析:足量,最终生成氢气质量不相同;故图象错误;、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的总量不变,故图象正确;B、依据久置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含有碳酸钠,而滴加盐酸时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C所以气体的量不能从一开始就不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碳酸钠才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断升高,故图象正确;D、因为二氧化镒中有氧元素,则图中氧元素的质量不能无零,故图象错误。BC答案:)(下标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14.(2分)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二氧化碳水蒸气通入浓硫酸B盐酸硫酸适量的氯化钢溶液,过滤C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P过量的后灰水,过滤D氯化

13、钠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A.AB.BC.CD.Dss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二氧化碳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硫酸能与适量的氯化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所采取的方法正确。答案:C15.(2分)现有锌和另外一种金属组成的合金6.5g,向合金中加入一定浓度的100g稀

14、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W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合金是ZnAl,W可能是0.2gB.若合金是ZnFe,则机可能是0.2gC.若合金是ZnCu,W是0.1g,则Zn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50%D.若合金为ZnMg,则加入的稀硫酸的浓度一定大于10%解析:A、假设6.5g全部为锌,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则:Zn+HSO-ZnSO+HT22446526.5gx解得:x=0.2g同理可计算出6.5g铝与足量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g,所以可以判断锌中含有铝,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都必然大于0.2g,故A不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6.5g铁与足量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g,所以可以

15、判断锌中含有铁,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都必然大于0.2g,则W不可能是0.2g,故B正确;C、若合金是ZnCu,W是0.1g,则可求出锌的质量为3.25g,则Zn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50%,C正确;D从上述方程式中可以分析得出,6.5g锌消耗硫酸的质量为9.8g,即此时硫酸的浓度为9.8%,等质量的镁消耗硫酸的质量更多,所以若混合物为锌和镁,则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9.8%,故D不正确。答案:BC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总分30分)16.(4分)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1)2个二氧化碳分子;解析: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2CO答案:2CO2(2)标出五氧化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解析:五氧化磷中氧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