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北师大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24380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 仔细想,认真填。(10分)1. 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 )、( )、( )和( )。2. ( )和( )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 三角形具有( )性;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4.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都是( )图形。5. 三角形按角分,可分为( )。二、 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10分)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作直角三角形。( )2.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3. 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叫作锐角三角形。( )4. 直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等边三角形。( )5.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2、在括号里。(10分)1. 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都为75,则第三个角是( )。A. 75B. 45C. 30D. 602.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A. 180B. 360C. 5403. 1个梯形中最多有( )个直角。A. 1 B. 2 C. 34.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5厘米和3厘米,那么第三边的长度可能为( )。A. 8厘米 B. 9厘米 C. 6厘米5. 中有( )个三角形。A. 3 B. 4 C. 6四、把下面的图形分类。(把同一类图形的序号填在同一个圈里)(10分)五、 下面各组小棒可以拼成三角形吗?可以的画“”,不可以的画

3、“”。(8分)六、 在点子图上按要求画图。(6分)平行四边形 梯形 钝角三角形七、猜一猜,被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来。(6分)八、 计算下列三角形未知角的度数。(10分)1. 求C的度数。2. 求C的度数。 九、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是轴对称图形的要求画出它的对称轴。(10分)十、根据要求在梯形中画线段。(6分)1. 将图形(1)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2. 将图形(2)分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

4、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十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4分)1. 一块三角形菜地,三条边都相等,知道一条边长为12米,你能算出这块菜地的周长吗?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

5、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 一个三角形,底边是40厘米,另两条边都是5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