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历史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241236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4月历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天一大联考 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三)历史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1.云梦睡虎地简中称牛为“田牛”,国还制定了“厩苑律”,规定奖励饲养耕牛的办法。这说明当时国2.宋代诗人叶茵在田父吟中写道:“桃花深映水边庄,夫妇相携笑语香。耕耨有粮蚕有种,丁男戽水妇要桑。”此诗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自给性B.田园生活的艰难性3.汉时期,官营手工业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度,几乎涵盖了当时各个手工业部门。这实际上反映了A.官营产品的盗卖严重B.官营产品难以保证质量4.表1是唐朝前期主要贡丝织品

2、的州在全国各道的比例情况。表1地区道道剑南道山南道江南道比重30.21%25.73%14.55%14, 23%9.04%表1中的情况反映了当时A.北方丝织业最为发达 B.丝织业发展迅速C.棉纺织业的地位下降5.宋代“交子(纸币厂推广后,时人感叹夫合数千缗之楮(指纸币),虽一夫可以将之, 虽万里足以致之,是诚轻且便也。”这说明“交子”的推广A.强化了政府的商业管理B.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C.6.明人汪价在斜纹布赋中说:“嘉邑(嘉定)布缕,行于京省”,“浆纱行于本境,刷线达于京师”。此记载可说明当时A.C.南北经济走向互补D.嘉邑已成棉纺中心7.汉武帝时下诏规定:有工商业户籍的商人及其家属,都不能

3、占有田地有敢于违反法令 而购买田地的,官府要没收他们的田地。此规定旨在A.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 入8.乾隆帝时规定省牯仔头(一种适宜航海的大船),桅高篷大,利于走风,未便任其置造,以致偷漏,永行禁止,以重海防。”这说明当时 A.9.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全欧洲黄金储童由55万公斤上升到119.2万公斤,储 量由700万公斤上升到2 140万公斤。这一状况 A.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B.促进了商业革命的发生10.15世纪90年代以前,欧洲市场上的香料短缺,远不能满足欧洲人的需要,在直通印度新航路发现后,每年仅运往(葡萄牙)里斯本的香料就骤增到七千吨。这反映了 A.欧洲民众生活水平提高B.欧洲经济巳

4、领先于世界C.工业化提高了消费能力D.不同文明间的交往扩大11. 1651年,英国宣布,运入英国的鱼类须为英国渔船所捕,只有英国船只才能运鱼出口。此规定A.旨在打击荷兰的商业利益B.反映了英国海上霸权崛起12.17世纪,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和金银矿的开发,欧洲国家确立了“非洲眼务于美洲., 的总政策。材料中所说的“总政策”体现为 A.向美洲倾销廉价商品B.民引进非洲农作物品种C.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D.向美洲提供生产设备13/据统计,1800年英国的原棉消耗量为5 200万磅,而到1磅。这主要是由于1880年英国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煤炭大王和雾妖的漫画。漫画反映了C.15.19世纪后期,技术革命以科

5、学理论为前导.科学的发现很快转化为技术的发明,科学 已开始走在了生产技术的前面。下列发明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C.16.1903年,一位英国企业家说从前,一个制造商自己有家企业,然后有几个合作者,就出现了股份公司,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一个新阶段,需要把若干股份公司集合成 为我们所称的-种联合。”材料中所说的“联合”A.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B.适应了工业化发展两要C.说明自由资本主义形成D.标志着世界市场的扩大17.据钱门塘乡志载,钱门塘乡的“居民向以花布为生。同(治)、光(绪)年间,男耕女织,寒暑无间。迩来沪上设有纺织等厂,女工被夺,几无抱布入市者”。上述现象说明 A.18.鸿章在奏请设立轮船招商

6、局时你:“各省在沪殷商,或置轮船,或挟资本,向各口装载贸易,俱依附洋商名下,若由官设立商局招徕,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并官 局。”这说明设立轮船招商局意在A.C.19.据记载,1913年中_从闻外进口的棉布达到1900万匹,棉纱250万担,但到1919年 前后,进口规模锐减到棉布1 400万匹,棉纱130万担。这主要是由于A.C.倡用国货运动有力抵制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0.图2是1921年和1936年中国部分机制工业品产量在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变化示意 图。此变化主要说明2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千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过渡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开 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

7、道路。”这里的“道路”是指 A.大力推行工业化C.实行“赶超”战略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2.据统计,1961年7月1日到1962年6月30日.我国共进口粮食117亿斤。同期,征购粮食减少了 158亿斤。上述做法旨在“大跃进”的弊端23.“这种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但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材料中 的制度”是指24.到2009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 分别达到95.6%和92.4%。这说明A.C.政府已经无能力干预市场D.市场已成为经济发展主导25.1984年是属于珠

8、江三角洲的,无数胸怀野心的靑年人如孔雀东南飞,纷纷奔赴此地。 这是因为该地方A.最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第卷本卷共4个小題,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耕图材料二在我国古代,不仅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重农思想,而且在农业生产方面设立了专门的官职,推广普及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其中也包括农北生产工具。 汉代专门设立主管农业生产的官职,“搜粟都尉”过组织大批的能工巧。对农具创制、研发、改进和推广,使犁耕技术得到了广泛普及与应用,大力推行牛耕技木;唐代创制了 曲辕犁等,这些不仅促进了农北生产的发展,而且对犁耕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摘编自胡泽学试

9、论中国犁耕技术进步的推动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其意义。(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农拼技术发展的原因。(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由于西方殖民航海贸易被确定为国家基本的海洋政策,哥伦布、达伽马、 麦哲伦等航海活动得到专制国家的全力支持和肯定,他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西方国家的殖民航海贸易政策,他们崇尚海外冒险、鼓励殖民扩,甚至支持用暴力手段夺取財富的真正海盗行径如同马克思所揭基的:“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核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财宝,源源汍入 宗主国,

10、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摘编自黄顺力地理大发现与中国海洋观的演变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纷纷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 转变D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商品过利和市场狭小的矛盾。因此,单一民族经济 的发展开始超出了国界的東终,形成了最初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这个时期经济国际化和资本主义殖民扩和拣夺紧密结合在一起是鲜明的特征:新兴资产阶级在全世界寻找工业产品倾铕市场和掠夺原料,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国标化。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西欧对整个世界的优势地位,其中英国由于引导了工业革命而独占 鳌头,成为“日不落帝国”。摘编自丽红论科技革命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作用(1)根据村料一,概括指出新航路

11、开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最初形成的待点和影响。 (8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将充满商机,也将是民营经 济大犮展的好时机。而实际情况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如战前,在各行各业几手都出 现了民营资本所占份顛下降的局面,显示出国民政府“与民争利”的政策趋向4 “若千 民营事业之有利者,被无偿没收,名曰统制。若干矿现以统制为名,用贱价收买,以高 价出售”。摘编自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经济原因分析 材料二新华社楚安二十六曰电渝讯:此间丝、绸、布、呢、绒等各业,已呈停滞状 态,折本出售仍无

12、人问津。原因为美货源源由等地运来,如蠡、民万、民联等轮船运来布匹及颜料、香烟、木油、西药、杂货等大枇美货。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更运来大宗美国布,与接受敌扬货物,价格均较市价便宜,土布业无法生存,改业者已占总数的三 分之一。摘编自1946年7月28日解放日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胜利后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4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现象产生的影响。(6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額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也、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額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这个指标反映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生活消费品来满足 他们生活需要的情况,是研究经济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水平、社会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流通等问题的重要指标。图6是19781985年间十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而成)的变化情况。解读材料,提取一项与其相关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说明有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