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有感350字.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23991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船借箭有感350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草船借箭有感350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草船借箭有感350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草船借箭有感350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草船借箭有感350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船借箭有感35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船借箭有感350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草船借箭有感350字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有一篇叫草船借箭的故事,我读了以后觉得对我很有启发。开场东吴和蜀国结盟,刘备派诸葛亮去帮助孙权,曹军逼近,东吴的周瑜说我们要和曹军在水面上做战,可是我们却大量的弓箭,周瑜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他威胁诸葛亮,要在10天内造出10万只箭,诸葛亮早就料到了,他说我只用3天就可以造出来,还立下了军令状。第3天到了诸葛亮料到晚上会有云雾,假装去攻打曹营,曹操疑心病很重,不敢出兵,命令士兵放箭,诸葛亮的船上扎满了草人,箭射上去就会扎住,所以就有弓箭了。为什莫许多人又嫉妒心呢?那就是怕别人高自己一筹,当别人有了成绩,受众人尊敬时,有嫉妒心的人就回去讥讽、造谣、甚至伤害别人

2、,这是一种多么愚味_的表现啊嫉妒心这个东西很可怕,它会使人迷失自己,所以我们要从小就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精选阅读读草船借箭有感300字自古以来,总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别人才干比自己强,不是发奋努力赶过人家,而是怀着嫉妒心,不择手段去陷害人家,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个人.草船借箭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招,便心怀妒意,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名,生出一计,让诸葛亮十天做出十万箭.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妒忌还狡猾.然而诸葛亮却容许了,趁着大雾用草船借箭的方法从曹操那里借了十万支箭,提早七天完成任务,使周瑜的阴谋又一次失败.当别人有了成绩,做了奉

3、献,使得众人尊重时,这种人不是探究别人如何成功,而是讥讽,甚至陷害.读草船借箭,我不由得像起自己,嫉妒心理也有吗?自己考试成绩不好,不是去找错在什么地方,正相反,在下次考试中也出错.嫉妒这东西,害处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就杜绝它,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读草船借箭有感自古以来,总有那些人,看到别人有才干比自己强,不是发奋努力赶超人家,而是怀着嫉妒心,不择手段地去陷害人家,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人。草船借箭讲了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招,便心怀妒意,甚至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的理由为名,生出一计,让诸葛亮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这在当时是完全不可能的。从中可

4、以看到:周瑜不仅妒忌心强,而且非常狡猾阴险。然而,机智过人的诸葛亮却胸有成竹地容许下来,趁着漫天大雾,用草船从曹营借了十万支箭,三天就顺利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阴谋又一次破灭,从而进一步揭录了周瑜忌贤妒能、心胸狭窄的本性。我真佩服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我还敬仰他,为了天下黎民,放弃了平静的田园生活,陷入了打打杀杀的生活。我还敬仰他大公无私,为汉室鞠躬尽瘁的精神品质。我觉得做人就应该这样,不能为自己的一丝利益而不顾别人,不顾大局,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些琐碎杂事而背信弃义。要做像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聪明过人的人,从小就应该不知疲倦,勤奋好学。至于周瑜,我想对你说:当别人比自己厉害的时候

5、,并不是想方设法地,要把其置于死地。你应该把他定为自己的目的,不断地努力,战胜他才对。记住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读了草船借箭,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嫉妒的心理不是也有吗?有时自己考试成绩不好,虽然也去分析p 原因,找错在什么地方,但是往往希望获得好成绩的同学,在下次考试中也出个过失,好和自己拉平。事情虽小,但也是不安康的心态,回想起来,是多么惭愧呀!读草船借箭有感1000字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出色人物,足智多谋辅佐刘备斗敌创立蜀国0,被封为丞相,我从中华成语故事草船借箭中更是对宽容大度的忠臣诸葛亮敬仰不已。故事讲诉的是曹蜀两国即将水上交战时,都督周瑜和国师诸葛亮商议军事时,心胸

6、狭窄妒忌诸葛亮的周瑜要求诸葛亮短短3天内造出十万支弓箭并让其立下军令状,心中暗喜的周瑜未想诸葛亮会欣然容许更是等着看好戏。诸葛亮走后,周瑜让所有工匠迟延造箭的材料以便定诸葛亮的罪,又派鲁肃前去探情况。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方案就完了。鲁肃容许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

7、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机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假如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

8、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突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似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

9、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看完这个故事,我既敬仰诸葛亮的聪明才华和对周瑜的宽容大度,又反感周瑜对诸葛亮的阴险狡诈,不由联想到自己平时考试差了就对考高分的同学心存不甘,嫉妒心的萌发令我对她冷嘲热讽,惭愧万分,却也明白一个道理:每一个成功者都宽容大度地英勇面对磨难和人言,妒忌害人害己,杜绝妒忌,做个品德高尚的人。读草船借箭有感650字今天教师把新课本发给了我们,我贪心的读着书上的每一篇课文,其中我最喜欢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了。这篇文章讲的是:心胸狭窄的周瑜发现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于自己,于是他一心想把诸葛亮置于死

10、地,周瑜就想出一计,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但是,独具慧眼的诸葛亮看出了周瑜的阴谋,不但满口容许了他,还立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保证就能造出十万支箭。果然,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借了十万支箭,当周瑜知道了诸葛亮的借箭详情后,对他称赞不已、自叹不如。早就听说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今天读了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我发现诸葛亮确实是一个多谋善断、长于巧思的人。在这篇文章中,他顺利地完成了周瑜交给他的任务,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推测第三天有大雾,实操君不知虚实,还不停地把船头、船尾来回地调换,使两边的草人都插满箭,他还知道第三天刮的是什么风,使船顺风顺水,像飞一样地行驶20多里,让曹军追也来

11、不及了更重要的是他理解了鲁肃和曹操的性格。他理解曹操做事有分寸,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动,只叫手射些箭;他也理解鲁肃是个老实、厚道的人,所以只把妙计跟鲁肃说,不让他告诉周瑜,要不然就借不到箭了我读完这篇文章心里想:为什么诸葛亮会这么聪明呢?于是,我查了资料才得知:原来诸葛亮读书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不是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概。通过专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我们要向诸葛亮那样专心钻研,仔细考虑,刻苦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向他那样虚心,宽宏大量,心胸宽阔,用自己的智慧证实自己的成绩,而不要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傲慢自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早日成材,将来为祖国做出奉献。草船借箭3

12、50字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妒忌便油然而生,千方百计地去陷害别人,而不是加倍努力去追上别人。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草船借箭讲的是周瑜看到诸葛亮的但是超过了自己,心生妒忌,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借口,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胸有成竹地容许了。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只箭,提早七天完成了任务,再一次挫败了周瑜的诡计。读完这篇课文,我不由得由周瑜联想到了自己。我以前不也有着很强的妒忌心吗?假如某次考试我考砸了,我第一个做的不是去分析p 自己做错的原因,认真改正,使下次不再出错,而是在心里诅咒那些考的比我好的同学下次考试也出几个大过失。这时虽然发生在以前,但回想起来,我是多么的不应该呀!妒忌这个东西,害人害己。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杜绝它,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