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239285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南小学2013-3-6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

2、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

3、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与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材分析:1、全册容情况: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三册。全册教材包括了“骨骼与肌肉”、“养蚕”、“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调查与预测”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

4、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2、各单元容和课时情况: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共课时,具体包括:骨骼(1课时),关节(课时),肌肉(1课时),骨骼、肌肉的保健(1课时)。第二单元“养蚕”共4课时,具体包括:我们来养蚕(1课时),给蚕宝宝记日记(1课时),我们来抽丝(1课时),养蚕经验交流会(1课时)。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共课时,具体包括:一切都在运动中(1课时),运动的快慢(1课时),运动的方式(课时),小车的运动(课时),摆(课时)。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共课时,具体包括:力在哪里(课时),物体形状改变以后(1-2课时),苹果为什么会落地(1课时),摩擦力的秘密(课时

5、),降落伞(1课时)。第五单元“岩石和矿物”共课时,具体包括:调查(课时),预测(1课时)。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教学措施:1、以“研课标,说教材”活动为主线,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

6、学习活动;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六、教学活页备课课题1 骨骼四年级科学课题1 骨骼四年级科学教学容知道人体骨骼的结构与其作用,并能在自己的身上指出部分骨骼的位置。共1课时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知道人体骨骼的结构与其作用。课型新授重点难点知道人体骨骼的结构与其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学过程时值复备(

7、一)导入新课1提问:我们曾经学习过人体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骨骼结构。(1)认识骨骼。a动一动: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感觉体骨的存在。b提问:人体的部有骨(出示人体骨骼模型),骨是一块一块的,你们知道人体一共有多少块骨?c讲解:人体共有206块骨,这些骨连结起来就构成了人体骨架,人体的骨架叫做骨骼。(2)观察人体骨骼的结构。2指导学生认识骨骼的作用。(1)四人小组讨论: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2)(出示人站立图):人能站得住,坐得稳,靠什么?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具有什么作用?(板书:支持)(3)(出示颅腔

8、、胸廓图):头骨里面装有人体的什么器官?胸骨、肋骨、脊柱围成一个笼子,里面装有什么?脑、心、肺等都是人体部重要器官,想一想,骨骼起着什么作用?(板书:保护)(4)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分别做操、跑步、立定跳远。你们知道这三位同学能做出各种动作,谁在起作用?这说明骨骼还具有什么作用?(板书:运动)人体运动除骨骼起重要作用外,肌肉收缩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将在以后继续研究。(5)看课文填空写出骨骼的作用。3向学生进行骨骼的卫生保健教育。由于骨骼具有支持、保护、运动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保护骨骼、锻炼骨骼。(三)巩固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人体骨骼的知识,想一想:1人体的骨骼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包括哪些骨?2人体

9、的骨骼有什么作用?(四)布置作业对照书上人体骨骼图,在自己的身上指出骨的部位。板书设计1 、骨 骼 全身的骨头分为四部分 头、躯干、手臂、腿脚。 教后记课题2 关节四年级科学教学容能够借助于模型、实物等了解几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工作方式与原理。共1课时教学目标知道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知道有了关节,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课型新授重点难点知道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认识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教学过程时值复备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1投影出示机器人行走、工作的视频,观察: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学生交流介绍。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

10、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4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11、。6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7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8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四、总结拓展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2 关节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变得僵硬。不同关节能使人体做多种方式的运动。教后记课题3 肌肉四年级科学教学容知道人体大约有600多块肌肉,约占体重的40%左右;知道人体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共1课时教学目标知道

12、人体大约有600多块肌肉,约占体重的40%左右;知道人体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课型新授重点难点通过自己制作手臂活动模型,激发学生对人体运动研究的兴趣。教学过程时值复备一、 导入新课.1. 显示健美先生展示肌肉,问:你看到了什么?2. 讲述:在这节课里,我们学习有关肌肉的知识。你想知道那些有关肌肉的知识。二、 学习新课1.讲述:人体外部是皮肤,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是一块一块的,有很多块。其中长在骨骼上的有600多块。在这节课里,我们要认识几块较大的肌肉。2认识肱二头肌:在上臂前面有一块很明显的肌肉,曲臂时会鼓起来,这块肌肉上面有两个头,都长在肩胛骨上,下面有

13、一个头,长在前臂骨上。由于这块肌肉跨过上臂骨,又有两个头,人们给它取名叫肱二头肌。3.学生曲臂,摸自己肱二头肌。4.认识肱三头肌:在上臂的后面也有一块很明显的肌肉。这块肌肉有三个头,其中一个长在肩胛骨上,两个长在肱骨上,下面有一个头,长在前臂骨上。由于这块肌肉长在肱骨上,上面有三个头,人们给它取名叫肱三头肌。5. 认识胸大肌: 在胸前,一边有一块三角形的大块肌肉,叫胸大肌。6.让学生挺胸,摸自己胸大肌。7.认识腹肌:在腹前中线两侧,有两排肌肉,叫腹肌。8.让学生绷紧腹部,摸自己的腹肌。三 课堂小结:1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肌肉具有牵动骨运动的作用。2向学生进行肌肉卫生保健教育.板书设计3肌肉

14、 肌肉占到人身体重量的40%教后记课题4 骨骼、肌肉的保健四年级科学教学容知道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知道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一样。共1课时教学目标知道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课型新授重点难点知道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训练正确的运动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过程时值复备一、设置情境,揭示课题1、播放健康歌,学生跟着音乐跳起来。2、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3、学生交流介绍。4、小结: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软。5、谈话:骨骼和肌肉执行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揭示课题:骨骼、肌肉的保健)6、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二、了解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1、提问: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2、谈话: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