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23245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风筝教案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每次读书的目的要明确,层次要分明。2、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感受进入课文中的情景,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教学目标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忘却”等词语。2、 有感情朗读课文。3、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4、 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5、 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难点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

2、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么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步骤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和说明一、情感导入 在秋高气爽的秋天,有一种活动非常快乐的,不知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板书课题)我们现代大作家贾平凹回忆童年生活时,最令他难忘的就是放风筝的活动了,你们想不想读读大作家小时候玩风筝的故事呀?以情激趣,引起学生走入文本的兴趣。二、检查预习朗读,扫清文字障碍。1、 读书给同桌听,给读得准确、流利的同桌画上一面小红旗,读得不够准确流利的在同桌的帮助下多读几遍。2、 各种形式全班检查抽查读,在读书过程中纠正读音,认识生字。 初读课文要扫清读音障碍,同桌互相读书一方面是最大限度让每个学

3、生都得到读书和评价的机会;另一方面促使学生认真预习。三、感知课文内容,读懂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1、 默读两分钟,想想课文围绕风筝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2、 学生汇报。分组分别读三部分内容。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四、写字指导。1、 课件出示需要写的词语,齐读,熟悉词语。2、 你认为哪些字容易写错的?堂上指导。3、 学生拿出写字本写字,老师随堂检查指导。 写字环节往往因为时间关系而得不到保障,所以要把握好每个环节的时间。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还记得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吗?回忆课文的写作思路,为下面的学习引路。二、简单学习第一自然。1、 齐

4、读。2、 师简单介绍“开门见山”写作的好处:开头用一句话就把要写什么的内容告诉读者,简单明了。 用课文的例子教学生如何进行习作的开头。三、学习“做风筝”。1、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边画关键词句:你似乎看到什么?你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语句感受出来的?2、 小组交流。3、 汇报:我似乎看到了我感受到了,是从这些词语感受到的,在汇报过程中,巩固复习“希望、依然”的书写。4、 带着你脑中的图像,把你的感受读给同学听:指名几个同学比赛读,看谁最能读出那种向往、渴望、喜悦的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词句去感受理解放风筝的快乐。四、学习“放风筝”。1、 小组读第三自然段,发现朗读问题即使纠正。2

5、、 如果让你去写放风筝,课文哪些词句能帮到你?请把它画出来,好好读读。3、 请三个同学上台表演放风筝,体会动词的用法。4、 从这段话里,你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画、读)5、 品读词语:凌空飞起风筝离开地面了开始飞起来了,你觉得此刻飞起来的仅仅只是风筝吗?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什么?(可以说: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快乐也飞起来了!我们的激动也飞起来了!我们的自豪也飞起来了!我们的幸福也飞起来了)6、 空白想像: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她们会喊叫着什么呢?7、 全班带着高昂的情绪配上动作朗读这个自然段。通过动作表演来朗读会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五、学习“断风筝”。1、 天有不测风云,当我们的快乐越飞越高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了?(线断风筝飞走了)孩子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呢?谁来读读。2、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孩子们此刻的心情?画一画: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3、 谁能说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表情动作理解。4、 此刻,她们千呼万唤,想唤回什么呢?可是,风筝唤回来没有?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心情会怎么样?带着这种感情朗读。通过词语的理解来体会失去风筝的心情。六、学习“找风筝”。1、 风筝跑了,孩子们怎么做呢?结果怎么样呢?齐读五八自然段。2、 孩子们找到风筝没有?找不到他们有没有放弃呢?3、 续写:寻找的结果,如果能模仿课文涌上描写心情的词语就更好了。利用续写来锻炼孩子的想像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