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设计原理第2章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22721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设计原理第2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混凝土设计原理第2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混凝土设计原理第2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混凝土设计原理第2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混凝土设计原理第2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设计原理第2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设计原理第2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思考题-答案2.1 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fck和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ftk是如何确定的?答: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的确定:以标准方法制作的边长 150m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下(温度20 2 C,相对湿度不低于95 %)养护28d ,按标准试验方法加载至破坏, 测得的具有95 %以上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用fcu,k表示,单位为N/mm 2。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fck的确定:是根据150mm x 150mm x 300mm 的棱柱体标准试件,在与立方体标准试件相同的养护条件下,按照棱柱体试件试验测得的具

2、有95 %保证率的抗压强度确定的。具体按下式计算:fck0.88 c1 c2 fcu,k式中ac1 一棱柱体强度与立方体强度之比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时取 3=0.76, C80取 泪=0.82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ac2混凝土的脆性折减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时取ac2=1.0,C80取 皿=0.87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tk的确定:可采用轴心抗拉试验(试件尺寸 100mm x 100mm x 500mm)直接测试或通过圆柱体(或立方体)的劈裂试验间接测试,测得 的具有 95 %保证率的轴心抗拉强度确定的。具体按下式计算:0 550 45ftk 0.88

3、 0.395f;,55 1 1.645 c22.2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我国规范GB50010 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哪些?对于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比较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的大小并说 明理由。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依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确定的。我国规范GB50010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 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和C80 ,共14个等级。对于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 轴心抗拉强度。这是因为由于棱柱体标准试件比立方体标准试件的高度大,试验机压板与

4、试件之间的摩擦力对棱柱体试件高度中部的横向变形的约束影响比对立方体试件的小,所以测得的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即轴心抗压强度)比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值小;同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又远小于其抗压强度。因此,fcufcft。2.3 试述一次短期加载下混凝土受压时应力-应变曲线的特征。答:一次短期加载下混凝土受压时的应力-应变曲线见下图:由图可见,混凝土受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包括上升段和下降段两个部分。上升段(OC)又可分为三段(OA、AB、BC)。第1阶段(OA段):从加载至应力约为(0.30.4) fc的A点,该阶 段应力较小,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是骨料和水泥晶体受力后产生的弹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接近直

5、线,A点称为比例极限;第 2阶段(AB段):超过A点,进入裂缝稳定发展的第 2阶段,至临界点B,此点应力可以作为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的依据;第 3阶段(BC段):超过B点,进入裂缝不稳定发展的第3阶段,至峰点C,此点应力为混凝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fc,相应的应变称为峰值应变,其值在0.00150.0025之间波动,对于W C50的混凝土,通常取 9= 0.002 。下降段(CE)又可分为两段(CD、DE)。第4阶段(CD段):超过峰点C之后,裂缝迅速发展,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整体性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赖以传递荷载的路线不断减少,试件的平均应力强度下降,此阶段曲线凹向应变轴,直到曲线出现拐点D。第5阶

6、段(DE段):超过拐点D之后,曲线开始变为凸向应变轴,此阶段只靠骨料间的咬合力、摩擦力以及残余的承压面来承受荷载,直至曲线中曲率最大的收敛点E。从收敛点E以后的曲线称为收敛段,这时贯通的主裂缝已很宽,内聚力已几乎耗尽,对于无侧向约束的混凝土,收敛段已没有结构意义。混凝土应力一应变曲线的形状和特征是混凝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力学标志。2.4 什么是混凝土的疲劳破坏?答:混凝土的疲劳是在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的。混凝土在荷载重复作用下引起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下图是混凝土棱柱体标准试件在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从图可以看出,当一次加载应力 3小于混凝土的疲劳强度 ffc时,其加载卸载应力-应变

7、曲线OAB形成了一个环状。而在多次加卸载作用下,应力-应变环会越来越密合,最后密合成一条直线。当一次加载应力03大于混凝土的疲劳强度 f fc时,在经过多次重复加卸载后,其应力-应变曲线由凸向应力轴而逐渐变成凸向应变轴,加卸载不能形成封闭环,这标志着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发展加剧,试件趋近破坏。随着重复荷载次数的增加,应力 -应变曲线倾角不断减小,当荷载重复到每一特定的次数时,混凝土试件由于内部严重开裂或变形过大而导致破坏。2.5 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什么是混凝土的收缩?影响徐变和收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混凝土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其应变或变形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

8、其体积会缩小,这种体积缩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有:应力大小、材料组成和外部环境三个方面。长期作用的压应力大小是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初始应力(rciW0.5fc时,徐变与应力成正比,称为线性徐变;当初始应力0.5fc0.8fc时,徐变的发展最终将导致混凝土破坏,所以取0.8fc作为混凝土的长期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材料组成是影响徐变的内在因素。水泥用量越大、水灰比越大,徐变就越大;骨料的弹性模量越大以及骨料所占的体积比越大,徐变就越小。外部环境包括养护和使用的条件。养护时的湿度越大、温度越高,徐变就越小;使用时的湿度越大、温度越低,徐变就越小。另外,加载的龄期越早,

9、徐变就越大;构件的体积与面积之比值越大,徐变就越小。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有:1 )水泥的品种和用量:早强水泥的收缩量比普通水泥的大10 左右;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收缩越大;2 )骨料的性质、粒径和含量:骨料含量越大、弹性模量越高,收缩量越小;骨料粒径大,对水泥浆体收缩的约束大,且达到相同稠度所需的用水量少,收缩量也小;3 )养护条件:完善及时的养护、高温高湿养护、蒸汽养护等工艺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减少收缩量;4 )使用期的环境条件:构件周围所处的温度高,湿度低,都增大水分的蒸发,收缩量大;5 ) 构件的形状和尺寸: 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必须由结构的表面。 因此结构的体

10、积与表面积之比,或线形构件的截面面积和截面周界长度之比增大,水分增发量减小,表面碳化面积也小,收缩量减小;6 )其它因素:配制混凝土的各种添加剂、构件的配筋率、混凝土的受力状态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收缩量。2.6 有明显流幅钢筋和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应力 -应变关系有什么不同?答:有明显流幅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屈服点和流幅,而无明显流幅钢筋则没有。2.7 钢筋的强度和塑性指标有哪些?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如何取值?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答:钢筋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钢筋的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和冷弯性能。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对于有明显流幅钢筋,取屈服下限作为钢筋的屈服强度;对于无

11、明显流幅钢筋,取极限抗拉强度的85 %作为条件屈服点,取条件屈服点作为钢筋的屈服强度。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钢筋的强度、塑性、可焊性、耐火性和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五个方面。2.8 影响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的因素有哪些?又如何从构造上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可靠粘结?答: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混凝土强度、钢筋外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净距、横向配筋、受力情况和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位置等。( 1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越高,粘结强度越大。试验表明,粘结强度与混凝土抗拉强度ft 成正比例。( 2 )钢筋外形。钢筋外形对粘结强度的影响很大,带肋钢筋的粘结强度远高

12、于光圆钢筋。( 3 )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净距。 试验表明,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光圆钢筋的粘结强度影响很小,而对带肋钢筋的影响十分显著。适当增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净距,可以提高粘结强度。( 4 ) 横向配筋。 混凝土构件中配有的横向钢筋可以有效地抑制混凝土内部裂缝的发展, 提高粘结强度。( 5 ) 受力情况。 支座处的反力等侧向压力可增大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的摩擦力, 提高粘结强度。剪力产生的斜裂缝将使锚固钢筋受到销栓作用而降低粘结强度。在重复荷载或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将退化。( 6 )浇筑混凝土时钢筋所处的位置。对于大厚度混凝土结构而言,当混凝土浇筑深度超过300mm 时,钢筋底面的混凝土由于离析泌水、沉淀收缩和气泡溢出等原因,使混凝土与其上部的水平钢筋之间产生空隙层,从而消弱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为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可靠, 规范 GB50010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定:( 1 )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钢筋,规定了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 2 )规定了钢筋的最小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3 )对钢筋接头范围内的箍筋加密进行了规定;( 4 )对钢筋端部弯钩的设置进行了规定。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