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年级参考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226391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年级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东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年级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东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年级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东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年级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东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年级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年级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年级参考答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D(Alo,gi / ki, yng/yng;Bhu/h,y,y;Cqi(轻声)、q,f/f,sh /sh;Dpn/bn,jun/qun,p /p)2 B(“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只用来形容人的技艺高超,此处使用对象不当。)3 D(A“执行”“执法”,搭配不当。B介词残缺,应为“以为主题”。C“避免”“不要”,否定不当。)4 D(是总写;的“最先”;的“有时”和的“这时”照应;的“看荷花”和的“是尾声荷了吧”照应;的“慢慢地枯萎下去”和的“枯萎配合着一塘秋水”照应。)5B(恨:遗憾)6C(介词,替,给。

2、A连词,于是,就;副词,才;B指示代词,那;人称代词,他的;D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在)7D(说的不是范式。没有表现范式“重义守信”。)8B(张劭觉得范式与自己感情最深厚,并非是通过对范式与郅君章、殷子徵进行一番比较后得出的看法。)9断句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翻译我与郅君章对您尽心竭力,这不是生死与共的朋友,你还想找谁呢?(“尽心于子”介词结构后置,分;“是非死友”判断句,分;“复欲谁求”宾语前置,分;句意分)我死后,只要把尸体埋在巨卿的门前。(“殁”分;“户”分;句意分)10. 【诗歌鉴赏】(7分)(1) 答案:诗歌开头两句重笔写“流”字,突出

3、莺鸟飘荡流转、飞翔迁徙、无有止息的特点。(答到“飘荡”“ 参差”,1分。)用流莺来比喻诗人自己的转徙幕府的生活,抒发诗人人生飘零、不能主宰命运的深沉感慨。(2分)(2)答案:听的内容:诗人听到了流莺的婉转动人的歌唱;诗人听出了流莺的殷切愿望(答“本意”、“本心”也可);诗人听到了流莺时时处处在啼啭歌吟;诗人听出了伤春情感。(2分。答对两点即可) 诗人感慨:诗人像流莺一样有着美妙歌吟的才能,却得不到赏识,有世无知音之叹。诗人表面上是在抒发伤春之情,实际上是抒发怀才不遇、抱负成空、年华虚度的精神苦闷。(2分)11【名篇名句】(6分)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

4、噎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6分。答对一空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12【信息整合】(5分)A E(A原文的表述是“在现当代学者中,最早提出“盛唐气象”这一概念的,是林庚先生”;“盛唐气象与建安风骨,同为解放的歌声,而又不全然相同”。E文中诗人孟浩然在“安史之乱”以前已经离世。)13【观点分析】(3分)A (从“盛唐气象”的内涵来考虑,B、C、D都不能体现盛唐气象。)14【思路把握】(4分)盛唐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社会发展顺利,和平繁荣,富裕繁华。盛唐是一个解放的时代,人生观是一种放纵的、爱自由、求自然的人生观,文学的风尚也表现出种种浪漫的倾向。(

5、每点2分)15【要点归纳】(4分) 首先是指开元到天宝这一时代的特征和精神风貌; 也是指盛唐时期代表时代精神和风貌的诗人群体的个性特质, 有着蓬勃的朝气和青春的旋律; 敢于打破约束,有着无穷的创造力。(每答对一点给1分)16【内容分析】(4分)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详细介绍“唐三彩”作铺垫;细节描写(或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个一心为民、充满智慧的乡村干部形象。(每点2分,共4分。)17【情节赏析】(5分)梅花考上了北京大学却无钱读书,康乡长发现旧瓷罐为宝物唐三彩。妙处:情节峰回路转,使读者眼前一亮,照应题目,亦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康乡长用3万块钱买下瓷罐,梅花提出5年后用4万块把它赎回。妙处:制造

6、悬念,激发读者思考,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康乡长拒绝梅花要求,提出10万元赎回费用。妙处:进一步制造悬念,使情节一波三折,并为下文埋下伏笔。梅花来赎瓷罐,康乡长告诉她这是一个普通瓷罐。妙处:前后照应,把小说情节推向了高潮。梅花告诉康乡长她当初就知道这是一个普通瓷罐。康乡长拿回3万元,梅花把7万捐给村学校。妙处:深化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品质。(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4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对“妙处”的分析,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只回答情节波澜未作分析,不管答出几处,最多得3分。)18【价值探究】(6分)康乡长用高价买瓷瓶的方式资助梅花,既帮助了被资助者,又维护了被资助者的尊严。康乡长对梅花的资助

7、不仅着眼于救一时之急,更希望能激励梅花学有所成。帮助他人时能够既解决眼前问题,又不忘解决长远问题。(可根据上述两点,联系“慈善”现实谈自己的看法。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19. 【内容概括】(4分)领起全文,引出下文不同时期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对陈望道形象的描述。通过设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对传主形象的想象。(每点2分,共4分。)20. 【传主风貌】(5分)性格平和,热爱学术研究工作,热爱研究粤语,珍爱“的、哩、吗、了”。力排众议,坚持己见,提出“好学力行”的系训,倡导学生开展新闻晚会等。学问上视野开阔,又是“极生活化的一个人”,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学术灵感,有一道拿手名菜“

8、神仙鸡”。为学专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用粽子蘸墨吃而不觉。(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4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不结合文章内容最多得3分。)21. 【价值探究】(6分)示例一:小罗不了解陈望道这一现象值得担忧。复旦新闻系毕业的小罗不了解曾任过主任和校长的陈望道,这反映出当代人已经逐渐淡忘以陈望道为代表的前辈学人,也反映出当下社会风气浮躁,只热衷流行快餐文化,而遗忘了文化学术大师的性情、风骨。对此,我们应当学习前辈学人身上的精神风貌,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人物的优良传统。示例二:小罗不了解陈望道这一现象是可以理解的。陈望道是民国时期的人物,他的出名主要是因为第一个翻译了共产党宣言,至于性情方面,由于缺

9、乏宣传,后人自然了解不多。如果我们的媒体和教育部门能重视对陈望道为代表的前辈学人的宣传,让后人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风貌,当然会更好。(表明态度2分,说明理由2分,提出建议2分。)22(6分)【答案示例】各位尊贵的客人:近期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严重侵犯了我国主权和民族尊严,您原先报名前往日本旅游的行程取消,如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本旅行社的大力支持,建议另行选择其他出境旅游产品或办理退团手续,我们再次深表歉意。(称呼、原因、处理办法、歉意或者感谢各占1分,语句通顺2分。处理办法只要有且合理就可得分,不必拘泥答案)23.【答案示例】 苏轼生性豪放,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唱“老夫聊发少年狂

10、”,充满阳刚之美,李清照哀婉忧郁,“应是绿肥红瘦”,“沉醉不知归路”,说不尽人间多少伤心事。人生能有几何?所以我更喜欢苏轼。评分标准: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明确的观点,力求在比较中展现个人的倾向;二是要实事求是,尊重史实。三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参考译文: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元伯是同窗好友。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共同约好了日期。后来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详细的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说:“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

11、隔千里,分别了两年,远在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为什么这么确定地相信它呢?”张劭回答说:“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范式仕任郡功曹。后来张劭卧病不起,病情很重,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从早到晚照料看护他。张劭临死时,叹息道:“遗憾的是还没能见一下我那生死与共的朋友。”殷子征说:“我与郅君章对您尽心竭力,我们如果不是你生死与共的朋友,那么你再想找谁来与你相见呢?”张劭说,“象你们这两个人,只是我活着时的朋友罢了,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我所说的生死与共的朋友。”一会儿张劭便死了。范式忽然梦见张劭

12、穿着黑祭服,帽子也没系好,垂挂着帽带,拖着鞋子叫道:“巨卿,我在某日死了,该在某日下葬,永远回到地下去了,您如果没有忘记我,是否能再见我一面?”范式清清楚楚地醒过来,悲痛地叹息着,禁不住哭泣起来,眼泪直往下掉,于是他就穿上了给朋友服丧时穿的衣服,按照张劭的安葬日期,赶马前去奔丧。范式还没有赶到而灵车已经启行了。一会儿灵车就到了墓穴,马上要把棺材下葬到墓穴中去了,而棺材却不肯朝前了。他母亲抚摸着棺材说:”元伯,你是否还有什么指望呢?”于是就把棺材停下。过了一会儿,便看见白车白马,有人痛哭着奔来。张劭的母亲望着那车马说:”这一定是范巨卿了。”一会儿范式就到了,他磕头吊唁,说道:“走吧元伯,死者和生

13、者走不同的路,从此我们永远分别了。”参加葬礼的上千人,都为他们的别离而淌眼泪。范式便握着牵引棺材的绳索向前拉,棺材这才向前移动了。范式就留在坟边,给张劭垒了坟,种了树,然后才离去。后来,范式又回到京城,到太学去求学。当时长沙的一个儒生叫陈平子的也在一起求学,但和范式从来没有见过面,平子染病快要死去,对他的妻子说:“我听说山阳郡的范巨卿,是节烈的贤士,可以死相托。我死后,只要把尸体埋在巨卿的门前。”然后就撕下块白布写了一封信,留给巨卿。他死后,妻子就遵照他的遗言去做。当时范式正好出行刚刚回来,读了信看见了小坟,感伤不已,哭着向坟墓作揖,把他当做自己的死友。然后就护送照料平子的妻儿,亲自把灵柩护送

14、回临湘。在离目的地四五里的地方,他就把白布写的信放在灵柩上,哭着告别离开了。平子兄弟得知这件事,马上就去找他,但再也找不到。长沙的上计掾史到京城办事时,上书表彰范式的事迹,三府都要征辟他,他都没有应召。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英语期末考试答案I 听力(1-5题,每题2分;6-10题,每题1分。)1-5: BCCAA 6. Thursday 7. three/3 8. exploded 9. expert 10. toy(每题1分。第6题,首字母未大写不给分。)II. 语言知识及应用第一节 完形填空11-15: DBADB 16-20: BACCA 21-25: ABCCD第二节语法

15、填空 (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6. valuable 27. until 28. pleased 29. stolen 30. the 31. What 32. invited 33. have been banned 34. where 35. from36. had seen 37. it 38. growth 39. in 40. absolutely (每题1分。第31题,首字母未大写不给分。)III. 阅读第一节 阅读理解4145 BDACB 4650 DCBAD 5155CBCAB 5660 BCADC第二节 信息匹配6165 DEFBAIV写作第一节 句子考查IV 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 句子考查(共6小题,满分15分。其中,66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