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226055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适用学科高中历史适用年级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十工后I 1.内阁制度的形成王十芳总1_2.军机处的设立2019 北京卷选择题14 “军机处的作用” 4:2019 全国1卷材料题41 “明清乡镇制度” 2019?全国卷H ?选择题27 ”明朝君主专制” 4近三年考情2019 天津卷选择题12019 海南卷选择题7 2019 全国1卷选择题 2019 课标2卷选择题君主专制制度” 4民间崇拜” 2分分12分;分 分27 ”明代地方行政制度” 427 “宗法制” 4从三年试题可以看出这部分知识在16、17年有所考查,i往前追溯在14、15年也

2、有涉及,总体看出题比例不是很高,分析与预测|主要以选择题方式命题。侧重考查明清时期的政治特征以及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时代潮流,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进行综合考查,在19年命题中可能有所涉及。I教学过程一e陶露i祢叫廷杖,起源于唐代,主要是针对朝廷大臣实行的。到了明代时,这种酷刑有了新“花样”,分“用心打”和“着实打”,至于采取何种打法由监刑官按皇帝的密令决定,如果监刑官脚尖张开,那么就是“用心打”,可能会导致残废,而如果监刑官脚尖闭合,那么就是“着实打”,则受刑的大臣必死无疑。这种刑罚方式在明代非常流行,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不免残酷至极,那么,从这一近乎“变态”的刑罚背后,透露出什么样的

3、历史信息呢?。|二、课程教学.1问题引领太祖废丞相的原因是什么?1-2.了解内阁的特点及意义?2-1.了解军机处设立的背景?2-2.分析君主专制加强产生的影响?探究学习考点一内阁制度的形成(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 .丞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明朝初期,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严格控制,加强皇权。(2)概况: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规定以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3)影响:1600年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2 .设立殿阁大学士(1)明太祖明太祖因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而

4、设。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2)明成祖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之后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奏折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消极: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各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知识点二军机处的设立(一)军机处的设立1 .背景:清朝建立,

5、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军国大事,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2 .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处。3 .职能演变:军机大臣由最初的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重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但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交往,日夜轮流值班,只能跪受笔录。4 .影响:其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二)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1 .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2 .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3 .体现封建制度衰落

6、: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温馨提示11.比较中国古代的宰相制与内阁制宰相制内阁制相同(相似)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不同地位百官之首仅备顾问r职权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影响制约皇权无制约力2-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2)消极影响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特别是明末清初以来,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课堂小结典例讲练例11.(2019?全国卷H?T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A【解析】题干叙述了明代从朱元璋时期的不许宦官读书识字到中后期宦官读书制度化的这种变化,说明明代中

8、后期宦官参与中枢决策的历史事实,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宦官逐渐读书识字,故A正确。B史实性错误,明代是皇权强化的典型时期。C与史实不符,伴随着明代皇权的不断加强,内阁议政功能也是在逐渐加强的这是皇权加强的产物。D表述错误,决策权属于皇帝。例12.(2019全国1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

9、行政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能够集中权力,提高效率,故选Bo例21.(2019北京卷1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联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清代军机处的设置。A项,内阁权力增强与材料中“内阁宰辅名存而已”不符,错误;B项,清朝中央集权削弱与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不符,错误;C项,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

10、并非宰相职位,错误;D项,军机处是皇帝私人助理,体现皇权加强,故正确。例22.(2019?全国卷H?T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11、,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纯锯木断的功效。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信息可知乾隆年间已入台的福建裔移民回乡请祖先牌位的现象骤然增多,表明当时移居台湾的福建人很多;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宗法情结浓厚,敬祖祭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正确;A说法本身有误,移民问题并不是族谱编修的原因,编修族谱是中国人宗法观念的体现;C说法过于绝对;D材料中并未涉及,而且从移民增多可知两岸居民交往频繁。1. 登0曲|聊bn?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

12、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解析】明朝内阁并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虽然明朝中后期内阁地位提高,权压众臣,六部几乎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但六部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不可能出现内阁取代六部的现象,而题干中也没有相关信息,故C不正确。内阁首辅之所以能操纵朝政,权倾一时,实际上是在行使皇权,因为阁臣的升降,其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即权力来源于皇帝,这正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故A、D不正确。2. (2019?海南单科?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

13、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答案】B【解析】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确立了中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故A错;题目中朱元璋强调为治乱世而用重刑,故B正确;明代时期的治国思想仍是儒学思想,C表述错误;材料反映了朱元璋用严刑峻法治国,但执法无准、量刑无据并未体现,故D错。3. (2019?浙江卷?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

14、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A. 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B. 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C. 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答案】D【解析】户帖属于第一手资料,不是口述史料,排除A、B,选D;明太祖实录记载内容比较简单,与户帖相比缺少历史实录感,排除C。4. (2019?贵州联考)胡惟庸案后,明太祖加强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和百官,同时赋予其封驳之权,此后给事中的人员不断增加,位阶有所提升,

15、但其品秩降低,然给事中仍可以七品之卑,退上封事,指斥大臣。明代君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A.扩大给事中的监察职能B.提高中央行政效率C.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D.以小驭大强化君主权力【答案】D【解析】扩大给事中的监察职能是明代君主的做法,不是目的,目的是为君主服务,故A错误;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与监察无关,故B错误;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监察无关,故C错误;明代君主扩大给事中的监察职能是为君主服务,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D正确。5. (2019?鹰潭一模,27)清朝军机大臣的职责是:“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以下关于军机大臣的表述错误的是()A.军机大臣的职责表明皇权的强化B.军机大臣实质是皇帝的机要秘书C.军机大臣从此无权参与军国大政D.军机大臣承旨办理机务出纳皇命【答案】C【解析】军机大臣的职责是“只供传述缮撰”,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说明皇权得到强化,故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