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互联网思维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225758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云的互联网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云的互联网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云的互联网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云的互联网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云的互联网思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云的互联网思维就这九个字马云眼中的四大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一由雷军提出的互联网七字诀,伴随着雷军业内 强大的影响力及小米手机的成功,早已成为互联网行业内人尽皆知的互联网思维 圭臬。然而在马云的眼中,这并不准确。在马云看来,首先,专注和极致并非互联网行业所独有的特质性思维, 一个人如果专注于做包子,一辈子啥都不干,就做包子,然后把这个包子做到极 致的好吃,超过庆丰包子应该也是不在话下的,但你不能说这是互联网思维。再说口碑,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那一定能够得到用户的接受、认可甚至 赞叹,从而产生口碑效应,但这是基本规律,和互联网基本扯不上太特殊的关联, 咱西湖的龙井、苏州的刺绣口碑都不

2、错,显然这和互联网思维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至于快,更是有点牵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兵贵神速,这些也都是自古 以来就有的法则,实在是不能拿来作为互联网思维的代表。那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呢?在马云看来,能够真正体现互联网思 维的应该是九字决跨界、大数据、简捷、整合。1、跨界“跨界”其实概括的是互联网时代从专业思维到跨界思维的转变趋势,与之相 对应的是价值发现思维。在传统的工业时代,一个企业的价值实现通常是通过设 计产品、采购原材料、加工生产、包装储运、市场销售、客户购买这一线性模式 来得以实现的,在这一模式下,企业遵循的是产品提供者与产品消费者之间的单 面市场法则,而在互联网思维下,双面市

3、场甚至多面市场才是真正改变时代的核 心。例如谷歌、百度为人们提供准确、便捷的搜索查询服务产品,Facebook、 新浪微博向人们提供社交服务,虽然他们并不向用户收费,但巨大的流量所蕴含 着的广告价值及衍生出的其他商业价值,则远超传统商业中的单一产品价值。这 也是许多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思维下不堪一击的主要原因。而形成跨界思维的核心 其实是价值发现思维,当你为新的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价值,那原有模式的颠覆就 显得顺理成章了。当下业界最常被人们所提到的羊毛出在牛身上,却由猪买单 其实就是价值发现思维的最佳诠释。2、大数据“大数据”概括的则是互联网时代从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趋势,与之相 对应的是用户定制

4、思维。在传统的工业时代,指导企业运转的往往是生产流程管 理手册、质量管理手册、服务管理手册等一系列标准流程管理制度,标准的流程、 完善的管理实现了工业时代大规模生产与统一、高效的产品控制手段,在社会需 求快速增长的时代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然而在物质极大丰富、竞争日益激烈且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差异化的互联 网时代,大一统的标准化产品,往往不再容易获取用户的青睐,通过对目标客群 行为习惯的数据收集、分析不仅可以更好的把握其偏好,更可以更好的满足其个 性化需求,而以C2B模式为代表的强调用户参与性与互动性的用户订制模式, 更是体现互联网思维的又一核心法则。在此法则的良好运用之下,极致的用户体 验、快

5、速迭代等手法方才具有大显身手的条件。3、整合“整合”概括的是互联网时代从产业集聚向行业生态的转变趋势,与之相对应 的是平台思维或全网营销思维。在以往的年代,美食街、电子城、工业园等业态 模式因资源集中,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效应的例子不胜枚举,然而在突破了时间与 空间局限性的互联网时代,原有产业集聚效应瞬间显得弱爆了,阿里从最初的 B2B 平台到淘宝、天猫,到支付宝、余额宝、娱乐宝,到新浪微博、高德地图, 到菜鸟物流,到银泰百货、恒大足球等等,其实都是在致力于构建一个更高效的 商业生态圈,一旦形成了这么个生态圈,那么所有参与者都将因此而获益。像去哪儿网或是大众点评网其实也是构建行业生态圈的成功范例,

6、这其实就 是平台思维,像现在大家谈的最多的 O2O 或是全网营销也都是基于这一整合概 念之下。4、简捷“简捷”概括的是互联网时代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趋势,与 之相对应的则是产品经理思维。十年前我们大家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买了一部 相机或手机一定要花上一两天的时间来研究它那厚厚的产品说明书,而现在好产 品的定义是使用简单、便捷,没错,既要简单,还要便捷,好比快旳打车,一键 即可完成叫车一样。不过,其实所有简单、便捷的功能实现背后,是以用户需求 为导向的产品经理思维和功能强大且复杂的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而这显然是互联 网时代最为擅长的专利。这九个字后面分别对应的是传统工业时代向互联网时代转变的四大趋势,而 每个趋势背后又对应着应当具备的四种思维,这才是真正能够体现互联网思维的 法则或定律。(本文汇编:会点网HUI.NET袁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