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工业源扩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工业源扩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点源扩散模式1.1.1持续排放源1.1.1.1 有风模式(U 10N15m/s)1自由空间中的连续点源实际上绝大多数污染源都是连续的,对于连续排放源,可理解为在时间上依次连续释放 无穷多个烟团。因此,连续排放源的扩散模式可以通过将瞬时单烟团模式对t。从一8到t积 分后求得。以烟团初始空间坐标为原点,下风方为X轴,烟羽轴线与x轴一直保持重合,f y2 expf z 2 )2b 2 XX 2b 2 Jz堂b疽建Z都是X的函数,将对to的积分变换为对(XuT)/ax的积分,可得最基本的烟羽 扩散模式:C G, y, z )=exp2兀ub b适用条件为:自由空间;风速要比较大(u1031.5m
2、/s);当大气不稳定状态时,可能带 来一定的误差。2. 地面反射用像源法,假想地平线为一镜面,在其下方有一与真实源完全对称的虚源,则这两个源 叠加后的效果和真实源考虑到地面反射的结果是等价的。以烟囱地面位置的中心点为坐标原 点,在考虑到地面反射后,污染源下风方任一点小于24小时取样时间的污染物浓度C(X,y,z)由下式给出:C G, y, z)=Q2兀ub bexPI2b 2y(z - H *e2b 2z-(z + H * + exp e2b 2zz=0时的地面浓度C (x,y,0),可简化为;,y,0)=nub by 2 土2b 22b 2yz下风方X轴线上(y=0)的地面浓度C (x,0,
3、0)为:C G,0,0)=- nub bexp 对于较低的排放源(例如HeV50m,具体限值由地面粗糙度、混合层高度等因素决定), 一般可直接应以上式子计算。3. 混合层反射对于高架源,当超过一定的下风距离时,需对烟羽在混合层顶的反射进行修正。同考虑 地面反射类似,用像源法修正后,污染源下风方任一点小于24小时取样时间的污染物浓度exp2b 2k y /C (x,y,z)可表示为:(、 QC( X, y, z)=(2nh H - z *2b 2z2兀ub b(2nh + H z *+ 2b ;z式中h混合层高度;k反射次数,一、二级项目取k=4已足够。4. 侧面反射详见狭长山谷扩散模式。1.1
4、.1.2小风静风模式(q015m/s)小风静风时,污染物地面浓度C(x,y,0)可用下式计算:c(X,y)=gJ异G02式中n和g按下式计算: y 2、(, G = eu2/2Y2 1+ v:2兀-s - e32/2 X 2 + Y 2 +A H 2Y 2 e02中。=2 / e t 2/2 dtT式中F混合层反射项;G1非正常排放项;h混合层高度;k反射次数,一、二级项目取k=4已足够。系数的定值见导则附录B。扩散参数b x =b y =y i x i,b z= 2 x 2,各指数、1.1.2.2 小风静风(U 10U1o30.5m/s)和静风(UV0.5m/s)情况,t时刻地面任何一点(乂
5、”,0)的浓 度为:C (x, y,0) =3 Ga(2兀)3/2y 2 y201 02式中:B + 2 AA 1 V A :(B BA 14111)+ 2 :A(B B ) t TA 2321A0A3=x 2 + y 2 + 01H ; A =一 ; A3 e J 12 22 0201=exp12A0(ux + )-A0+ (v 2 + u 2) e=中时;-A21 k1+Fa J上-A kt-T 2 J(1=eXP- A1 k 顽-A2 J式中,u,v分别为x,y方向的风速;Y 01、Y 02是小风静风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按导则附录B选取,o。y=Y 01(t-t),Oz=Y 02(t-t
6、,)非地面点时,按He=He-z进行计算。1.1.3单源扩散的地面轴线最大浓度对于有风正常排放点源扩散模式,其地面浓度cm (mg/3 )及其距排气简的距离Xm(m), 建议按下式计算:m e.兀 U.H2.P e 1式中:2v -y -a /a的求最大浓度值。1.1.4对源强和有效源高的修正1.1.4.1地形对烟羽的影响此前的扩散模式都假设地面是完全平整的(烟囱底部是一个无限大的水平面,其高程为 0),因此在扩散过程中烟羽的中心线可保持水平不变。但如果在预测点X,y,z)处,地面有 一定的高程hT(0z),则在对(x,y,z)式应用以上模式时,应对有效烟羽高度进行一些修 正。假定烟羽路径始终
7、与起伏的地形保持平行,或者假设烟羽轴线保持固定的海拔高度,并 与高于烟羽的地形相交,都是不正确的,实际情况应该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具体的修正方 法如下。(1) 中性和不稳定天气条件令:hT为凸出的地形高度;H为烟轴高度(即有效高度);T为烟轴高度修正系数(或 地形系数),修正后的烟囱有效高度应该是TH T则应按下式取值:T = 1/2,当H h 时(2) 稳定天气条件(D-E、E: F)T 丁在稳定天气条件下,当烟羽逼近孤立山体时,烟羽以临界高度H为界分成两部分,临 界高度以上的烟羽有足够的动能爬越山体,而临界高度以下的烟羽,只能被迫绕着山体过去。 临界高度H c可由下式确定:CHc=Hmu0
8、 /(gd0 /dz)i/2式中 Hm孤立山体高度,m; mHC临界高度,m;0 z高度处大气位温,K;d0 /dzz高度处位温梯度,K/m;u平均风速,m/s;g重力加速度,m/s2。例如,0 =300K,d0 /dz=0.01K/m,u=2m/s,Hm=200m;则 Hc=Hm-111=89m,烟囱有效 高度大于89m时,烟羽将有足够的动能爬越山体。 m对于山体高度Hm已定的情况,大气越稳定,则Hc越小。所以一般只需计算在F稳定 度下的Hc,如果烟羽有效高度HeHc(F),则可认为烟羽能够爬越山体。1.1.4.2热浮力对烟羽的修正1. 混合层顶穿透问题高架源热浮力烟羽对混合层并非只有“完全
9、穿透”和“完全不穿透”两种情况,还须考 虑到“部分穿透”问题。定义p为穿透系数:P=1.5-(h-H)/A H当 PW0 时, H1=minA H,2(h-H)/3,Q1=Q;当 P 1 时, H=h-H,Q=0;当 0P 1 时, H1=(2/3+P/3)(h-H),Q1=Q(1-P)式中,Q H1分别为修正后的源强和抬升高度;h混合层高度。2. 风向切变和热浮力问题高浮力烟羽在z方向受风向切变及热浮力的影响可按下式对。y和。z进行修正:a 2 c2 2 +( H/3.5)2+(0.03A a 2x2)a 2/a 2z+(A H/3.5)2式中,;yc、a zc分别为修正后y、z方向的扩散参
10、数;(H/3.5)2热浮力修正项;(0.03A a 2x2)风向切变修正项。 a按下表确定:表 风向切变修正参数 a / Z (度/m)稳定度ABCDEF a / Z0.0050.0100.0150.0200.0250.0351.干沉积的含义在重力、湍流扩散、分子扩散、静电引力以及其他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大气中的颗粒物或某些气体随时会被地表(土壤、植物、水体)滞留或吸收,使这些物 质连续不断地从大气向地表作质量转移,从而减少其在空气中的浓度。通常,把这一与降水 作用无关的质量转移过程,称之为干沉积。在对中距离大气污染物输送的研究中发现,差不 多一半以上的质量转移是干沉积过程引起
11、的。为些,对一些物理、化学特性和空气相差较大的大气污染物(例如颗粒物),或者对于输送距离比较远的高架源的浓度预测,都应当考虑其干沉积的影响。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干沉积扩散模式。2.源亏损模式源亏损模式主要用于粒径小于10M m易产生沉积的颗粒物或气体。假定因各种机理造 成的大气污染物向地面的沉积通量Wmg/(s - m2)由下式表示:W=VdC(4.9-79)式中 Vd沉积速度,m/s;C大气污染物地面浓度,常取自距地面1m高度处。大气污染物自烟囱出口排出后,其初始源强Q (0)因沉积作用将随下风距离逐渐减弱(亏损)。根据式(4.9-79)可导出亏损后的源强Q (x);因为将W从一8到8对y积
12、分恰是.dQ(x)/dx,再对x积分则可得j * b -i expdxQ(x)=Q(0)exp|- i- VI 5由式(4.9-80)可见,问题的关键是给出沉积速度Vd。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为求得 Vd,在实验或模式化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对于SO2, Hanna曾推荐如下Vd(cm/s)的野 外实验值:高约1m的庄稼地、城市、水面为0.7;高0.1m的草地为0.5;酸性土壤为0.4 (干)或0.6 (湿);石灰质土壤为0.8;干积雪为0.1。在模式化方面,通常是把沉积速度和 电流类比,假定沉积速度与各种阻力的总和成反比。上式可用数值积分计算。采用1小时取样时间的国标扩散参数计算结果表明,D稳定度 时亏损最明显,不稳定或更稳定时亏损依次减少。设He=100m,Q(0)为100,Vd为0.007m/s, U为3m/s,则在10000m处Q为下表所示:稳定度A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