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诗三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223205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诗三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诗三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诗三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诗三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诗三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诗三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鸿优化设计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诗三首目标导学新人教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为共享资料 来自网络 如有相似概不负责7诗三首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1涉江采芙蓉中,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2短歌行是怎样抒发感情的?3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诗人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4这三首诗的诗句含意丰富,很好地体现了诗人的情感。赏析下列句子,体会诗人在其中蕴含的感情。涉江采芙蓉(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思维激活:可以从炼字角度,抓住“还顾”及“漫浩浩”两个词进行分析。(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短歌行(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思维激活:“人生”是这两句的关键词,明确

2、“人生苦短”的主要含义。(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思维激活:这四句诗体现了曹操招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雄心大志。归园田居(其一)(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自主探究1关于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子,“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2曹操在短歌行中抒发了“人生几何”“譬如朝露”的感叹,认为人生苦短。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曹操的这种感慨呢?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的“暧暧”和“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可以互换吗?为什么?文法导析涉江

3、采芙蓉1以反衬手法表现人物的心境此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来表达人的凄清心境。“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诗人先营造了一个美好、欢乐的情境。然后情绪一转,发出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感叹,为表达诗中人物的孤独寂寞之感张本。所以开头两句极写美好、欢乐,正是欲以乐景衬哀情,这是此诗表现人物凄清心境的独特之处。2意境高洁,含蓄不尽诗歌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感受到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缓和,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

4、“远道”的意思说尽。“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短歌行1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诗歌抒写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急切心情,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开阔胸襟奠定了诗歌激越高昂的基调,但他是在对人生短暂的感伤和不得贤才的忧思中来表现自己的抱负和胸襟的,所以笔调显得沉郁顿挫,形成了慷慨悲凉的风格。2巧用比兴短歌行继承了诗经的优良传统,对比兴手法的使用相当成功。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说自己忧虑贤才不至的思想就如那永远不会停止运行的月亮一样;再如“月明星稀

5、”四句,比喻还有贤才无所依托,表达自己应广纳贤才的心意;又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喻招纳贤才,多多益善。由于恰切地运用了这种手法,使诗人思贤若渴的心情表达得曲折婉转,很有艺术感染力。归园田居(其一)1融对比与比喻于一体(1)对比。诗人善于通过对比来体现诗的旨意。全诗第一层言出仕之苦闷,第二层道归隐之愉悦,这是对比关系;第三层“樊笼”与“自然”也是对比关系。其中第一层还有一系列的对比:如世俗与本性、丘山与尘网、鸟笼与树林、小池与深渊等。这些对比,将诗人崇尚什么、憎恶什么的心态,表现得十分鲜明。(2)比喻。诗中多处以比喻达意。如:“尘网”比喻人世间的种种束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则是

6、诗人对解脱困扰、重返自然的向往和追求的比喻;“樊笼”比喻官场生活。这些比喻都收到了使诗的旨意更加鲜明生动的效果。2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明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3淡中有味的白描诗歌中还运用白描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南野、田园、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炊烟、狗吠、鸡鸣,好一片田园风光!颇有乡村情趣的图景,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生机盎然。技法导练导练目标

7、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中,曹操那阴险的心理令人生畏:在京剧中曹操那白脸奸臣的角色在众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论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曹操到底是好是坏呢?这引起了众人争议。结合本课的短歌行这首诗,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从一个角度谈一下你对曹操的认识。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求贤若渴的曹操为了广招人才,他先后发布了求贤令求逸才令。在长期的征战中,凡是新攻占一个地方,他就注意访贤求才。曹操很重视树立和维护求贤爱才的形象,唯恐有害贤的名声阻塞贤路。甚至过去仇怨很深的人,哪怕是死敌,他都不再计较,欣然接纳。曹操有一个正确的求贤爱才思想方略和包容人才的胸怀。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等话题中。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

8、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在陶渊明笔下,平平常常的事物,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等话题中。佳作片段人说陶夫子是以虚张的诗意消解田园的艰辛,以朦胧的醉眼忽略生活的重荷,或曰他在狭小的天地中与世无争,放弃自身的责任,泯灭生命的意志。我却要说,乱世中,当我们见多了沽名钓誉、贪饵吞钩、奴颜婢膝、背信弃义等等卑劣无耻的行径之后,他这样安守寂寞,独善其身,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并非对稼穑之艰、耕作之苦视

9、而不见,从他归隐到去世,经历了丧妹、火灾、荒年等一系列打击,甚至以乞讨度日,他却仍然无怨无悔,“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萧统语),执着地坚守着他的精神家园,将种豆、采菊、饮酒、读书、睡眠、行路、乞食等日常生活和草木、飞鸟、片云、鸡鸣、狗吠等日常景物诗化,甚至于将死亡也诗化,“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有什么能够和这诗化人生相比的呢?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渝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

10、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文本图解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答案:课堂合作探究【问题导学】1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对她的“所思”表现出来,诗就显得平淡无味。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这些作用决定了这句话要位于中间。2提示:这首诗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它气韵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全诗本是由眼前的歌舞酒宴生发开来,却又抛开对空间场面

11、的具体描绘,而转为对时间的悠长思索,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由此而引出对贤才的渴慕之情。诗人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写心忧天下之情。诗人以一种高唱与低吟相互为用的形式来倾诉慷慨激烈的情怀。时而击节放歌,“慨当以慷”;时而沉吟不语,“忧思难忘”;时而因贤才不得而忧心忡忡;时而因贤才归附而喜不自胜。曲曲折折,一忧一喜,忽徐忽急,全是一片怜才思贤之意。3提示:诗人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

12、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近景与远景充满农家风味,动静结合,显现出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从诗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着盎然的诗意。正所谓以有情之眼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4涉江采芙蓉(1)提示:“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出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

13、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2)提示:“同心而离居”两句是在就男女双方的心境作对比之后所作的总结。在上文微嘘短叹之后,把心里的“忧伤”痛快地发泄出来,便陡然煞尾。表现得愈直率,情致就愈显得沉痛深挚。短歌行(1)提示: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借人生苦短抒发了及时建功立业的抱负。从表面看,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诗人是于己发出的感慨,实际上也是在巧妙的提醒那些广大贤士:人生如“朝露”,

14、要及时抓住时间,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所以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的消极之“叹”,而是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2)提示:诗人有宽广的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并且,他以礼贤下士的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才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这四句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在千古诗人中,只有曹操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睥睨一世的人物才写得出来,也只有他能与之相称。至今读之

15、,犹觉豪气逼人。归园田居(其一)(1)提示:这两句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的极度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2)提示:以动衬静的笔法,使画面一下子活了起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是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和谐统一。它恰当地表现出了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让人感到喧嚣和烦躁。【自主探究】1提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自圆其说即可。观点示例:“还顾”者就是“所思”者,不是“涉江”者。照这样看,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送给远方的男子;同时,“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发“长路漫浩浩”的欲归不得之叹。理由:首先,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是“闺怨”的基调。其次,“还顾”接“所思”,是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象,是“以他思写己思”的艺术手法。2提示:首先,产生这种感叹的原因,不是凡夫俗子的贪生畏死,而是旷世英雄因年华易逝、去日苦多却功业未就而产生的一种时间紧迫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