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知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223012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压药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降压药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降压药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降压药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降压药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压药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压药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降压药1 高血压为什么要服药?一般来说,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到目的水平(一般来说规定血压低于140/9mm),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如避免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及进展,同步可以有效减少死亡风险。2. 常用降压药有哪些?不同状况的选药原则近40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新的降压药不断问世,并且都通过了大型临床实验的科学评估。在国内常用的一线降压药重要有利尿药(如常用的氢氯噻嗪和速尿)、受体阻滞剂(如倍她乐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克制剂(ACE)(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I受体阻滞剂(ARB)(如迪之雅 代文 )、钙拮抗剂(,如施慧达络活喜)等

2、五大类。顾名思义,降压药的共同作用就是减少血压,但不同类别降压药因降压机制不同而各有其侧重点,这些侧重点正是医生为不同病情患者选择不同降压药的根据。1)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减少收缩压的作用优于舒张压,更适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或有心衰体现的患者,应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钾过低,同步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状况,请务必告知您的医生,避免使用此类药物。2) 受体阻滞剂合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迅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边血管病则不要使用该类药物。同步该类药物还会影响糖脂代谢,可增长糖尿病发病风险。3) ACI 、A类药物(如迪之雅)更适于有胰岛素抵御

3、、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步, AC、RB有助于避免肾病进展,但不可用于孕妇。) 剂型长效CB(如拜新同)有较好的避免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糖脂及电解质代谢无影响。5) 分子长效C(如施慧达、络活喜)除剂型长效CCB长处外,此类药物降压时并不增长心率,可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有效纠正异常血压节律,减少心血管风险。6)受体阻滞剂(前边没提到,但也较为常用)适于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质代谢紊乱的老年患者。. 有关单药治疗和小剂量原则当高血压不严重时,可以用一种药物小剂量开始治疗,这样不仅可以理解病人对某种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的反映,又可以将不良反映降到最低。如

4、小剂量疗效不佳,则可加大剂量或换药(对于老年患者特别要缓慢降压),如果血压还是无法控制,就要考虑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了。4. 为什么要几种降压药联合应用?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上述的单一药物治疗仍旧无法控制血压,而药物剂量增长常随着不良反映加重(如ACE引起的咳嗽),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这时根据不同类别降压药的降压机制上的协同作用,可以使得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长或较小增长不良反映,我们一般选择小剂量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以使得血压达标。联合用药已是控制血压的主流观念和措施了,因此您不必过于紧张是不是多种药物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反映。但是牢记:联合用药而不是同一种类的降压药反复用药,

5、由于一来疗效不佳,二来不良反映风险增长。5. 固定的复方制剂也是联合用药么?常用的复方降压药有哪些?另一种很常用的联合用药形式,那就是固定复方制的降压药,虽我们不能调节其中不同组分药物的剂量,但是患者使用以便。. 哪些是长效降压药?为什么要使用长效降压药?一般来说,长效降压药分为分子长效和剂型长效两种,分子长效药物重要是由于药物自身半衰期长,可以更好的平稳控制影响而不受饮食的影响,例如我们常用的施慧达(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而处方上或药盒上注明缓释或控释的降压药都是剂型长效药物,例如我们常用的迪之雅(坎地沙坦酯片)、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G6凝聚素、波依定(

6、非洛地平缓释片)、佩尔(盐酸尼卡地平缓释胶囊)等等。一般来说,长效降压药要比一般制剂贵某些,那么为什么要使用它们呢?由于医生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每天4小时把血压稳定于目的范畴内,可以有效避免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忽然升高而致猝死、卒中或心脏病发作,并且可以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器官损害,同步每天一次的用药频率还可以避免患者忘掉服药的事情发生,使得血压达到有效、平稳、长期控制的规定。7. 降压药有哪些不良反映,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不良反映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副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降压药在控制血压的同步,也会产生某些也许对我们身体不利的作用。例如利尿药氢氯噻嗪会导致血钾减少、尿酸升高;ACEI类药物

7、(如卡托普利)也许会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肿;钙拮抗剂也也许会引起头痛、水肿、面色潮红等。那么患者该怎么看待这些不良反映呢?一来不要被阐明书上的不良反映条目吓坏了而不敢吃药进而耽误了病情,二来对浮现的不良反映不要置之不理,记下自己感受,必要时或复诊时告知您的医生,请医生从专业的角度帮您调节治疗方案。总的来说,我们常用的降压药都是通过长期多中心的临床实践考验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8.降压药什么时候服用最佳?一般来说,我们每天的血压水平是规律波动的:2 h有两个血压高峰时间,即上午10时,下午8时(所谓的勺型曲线)。那么在这两个高峰前半小时服药,降压作用就会比较好。但也有某些特殊状况,例如有些患者凌

8、晨血压升高,那么就需要在睡前加服药一次。但话又说回来了,大部分人夜间入睡时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导致心、脑、肾等的器官供血局限性,因此与否睡前用药一定要在血压监测的基本上征询您的医生。9. 降压药需要调节剂量或换药么?我们的血压会收到诸如饮食起居、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工作忙碌、情绪激动、气候变冷,甚至有时候食用较多的动物脂肪也会加促使血压升高。既然血压变化,药物自然要调节,但这并不是说要随时随意调节,一般的老病人都在长期的用药过程中,同步在医生的指引下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一套调节的方略,但对于新病人或者浮现病情变化较大的状况下,

9、还是要及时就医,请您的医生给您重新制定方案。但牢记不可随意停药,特别是有些患者在获得较好的降压疗效后,就开始麻痹大意,既不常常监测血压,也常常漏服降压药;更有甚者在规律用药后停药数天发现血压仍旧正常,就主观的觉得自己 痊愈了,事实上这只是降压药在体内尚未代谢完而产生的后续效应而已,一旦降压作用消失,血压则又会飙升,故千万不可随意停药。降压药换药的问题也是人们常常议论的焦点。总的来说,降压药虽然种类繁多,但一般您的医生会根据不同种类降压药的特性和自己的临床经验为您选择最优的个体优化治疗方案。但有些患者紧张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像抗生素同样会产生抗药性,时间久了就开始忧心忡忡,其实完全不必这样想,高血压

10、自身就是一种长期治疗的过程,只要是在医生指引下的用药,还是相对安全的。至于与否更换降压药,一般取决于该药物的疗效、患者对于不良反映的耐受状况、病情的变化、药物能否买到等几种因素。如果这几点都没有问题,就不必随意换药。0 哪些常用的药物会升高血压?一般平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的升高血压的药物有:甘草、口服避孕药、类固醇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卡因、安非她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环孢菌素等。如果您将要或正在服用这些药物,一定要告诉您的医生,以便她可以虽然调节您的降压方案。1. 怀孕的准妈妈们不适宜使用哪些降压药?一般孕妇不适宜使用的降压药一是类和ARB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和缬沙

11、坦等),因其也许引起胎儿生长缓慢、羊水过少、新生儿肾衰、胎儿畸形等状况;二是利尿剂,因其可进一步减少血容量,使胎儿缺氧加重。2忌用牛奶服降压药。由于牛奶 中有丰富的酪胺,当人体内一种 分解酪胺的酶被降压药克制时, 酪胺就会大量蓄积,引起血压骤 升,心律紊乱,严重者会引起血压持续性升高。此外,牛奶分子 的颗粒十分细腻,与降压药同服,分子颗粒很易包裹在药物分子表面,影响药效。降压药的使用原则服用降压药切忌急于求成,降压不能过快,应循序渐进,平稳降压。降压药宜选用分子长效药物,平稳控制血压上午与下午的两个高峰,并且分子长效药物依从性好,可以覆盖偶尔漏服。 选用药物应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初次治疗应从单

12、药开始,阶梯加药。严重高血压例外。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单药治疗效果。纯熟掌握并坚持使用几种药物,新药、贵药、进口药未必是最佳的。不能骤然停药或忽然停掉某一药物。用药量须按规定剂量用足。选用不影响情绪和思路的药。大多数病人的药物治疗须持之以恒地继续下去,除非有必要变化治疗方案。错误使用措施1、单一大剂量用药长期单一品种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减少疗效。如果单纯依托增长剂量,又容易产生不良反映。2、临睡前用药夜间进入睡眠时,人体的血压会比白天下降20%左右。高血压患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导致心、脑、肾等器官供血局限性,甚至诱发脑血栓或心肌梗死。、间断随意用药有的患者血压升高就服药,血压

13、减少就自行停药;尚有的患者感觉症状消失就不服药,这都是十分危险的。用药七误区误区一:难受了才吃药吃吃停停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仅不利于血压稳定,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误区二:宁可相信广告不肯相信医生高血压患者应当征询医生的意见,避免延误病情的同步也蒙受金钱损失。误区三:来回换药其实任何药治病均有一种过程,降压太快的并不一定是好药。误区四:老盯着副作用其实,副作用只是对某些特殊患者或特殊状况做出的特别提示,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有时候药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为治疗作用。例如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步也许会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等副作用。误区五:用药时间不对血压会根据时间不断波动

14、,因此,吃降压药要讲究天时。诸多人早上起床后血压容易浮现高峰,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此类患者,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把降压药吃上,但诸多人偏偏喜欢晨练完,或者吃完早饭再吃药,很容易导致意外。建患者每年春夏、秋冬季节交替时做两次2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只有量体裁衣,才干达到抱负的降压效果。误区六:服药不测血压测试降压药有无效果、药量与否合适,不仅要观测症状与否减轻,更科学的措施就是每天测量血压。高血压病人每天要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每天上午起床后测量比较精确。误区七:跟风吃药有些患者不去看医生,自己到药店买药吃,或是看身边人吃什么自己也吃,尚有人喜欢打听偏方、买降压帽、戴降压皮带,这些做法都会延误病情。高血压是种有个性的病,每个人血压水平、危险因素、随着的其她疾病都不同样,治疗方案也不相似。因此,选什么药、怎么吃都需要医生具体指引,不能自己擅自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