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22065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货币政策工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哪三大工具?一、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 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 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 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 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 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 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 亦然。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十多年来,经历 了四次调整,在当时都

2、起到了积极作用抑制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 快、货币投放过多的状况。目前,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方向 是要逐步恢复存款准备金支付清算和作为货币总量调控工具的功能,改 变原来主要功能不在调控货币总量而在发挥集中资金,调整信贷结构的 作用。 二、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是指各种有价证券自由成交,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价 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 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来调节信用规模、贷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 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 此业务的操作方法:当中央银行判断社会上资金过多时,使卖出债券,相应地收回一部 分资金;相反,则央行买入债券

3、,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我国的公开场业务从外汇操作起步,1996年又开办买卖国债的公开 市场业务。 三、再贴现口 口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 定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 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作的票据转让。 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向 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转让有效票据银行承兑 汇票为前提的。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 款准备金)之一,它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筹资成本,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 张,控制货币供应总量,而且可以按国家产业政策的

4、要求,有选择地对 不同种类的票据进行融资,促进结构调整。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再贴 现利率具有以下特点: (1)一种短期利率。因为中央银行提供的贷款以短期为主,申请 再贴现合格票据,其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最长期限也在1年之内。 (2) 一种官定利率。它是根据国家信货政策规定的,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 (3)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如英格兰银行贴现及放款有多种 差别利率,而其公布的再现贴现利率为最低标准。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是,它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 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再贴现业务的 主要缺点是再贴现业务的主动

5、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这就限 制中央银行的主动性;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有限。繁荣时期提高再贴现 率未必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因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更高;萧 条时期降低再贴现率也未必能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因为此时的盈 利水平更低。而且再贴现率不能经常调整,否则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 会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业务的最大缺点在于它具有顺经 济走势的倾向,繁荣时期的物价上涨使得再贴现票据的金额上升,货币 供给增加;萧条时期的物价下跌,又使得再贴现金额下降,货币供给减 少。货币政策因此可能在繁荣时期“火上加油”,而在萧条时期“雪上加 霜”。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如下优点:第一,中央银行能

6、及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 买卖任意规模的有价证券,从而精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 币,使之达到合理的水平。虽然其发生作用的途径同再贴现率政策和准 备金政策基本相同,但它的效果比这两种政策更为准确,并且不受银行 体系反应程度的影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央银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 的地位,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实施货币政策。依弗里德曼之意,中 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第二,公开 市场操作没有“告示效应”,不会引起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意向的误解, 因而,也不会造成经济的不必要紊乱。这就可以使中央银行连续、灵活、 不受时间数量方向限制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不会因为经济主

7、体的适 应性调整,造成经济运行的紊乱,即使中央银行出现政策失误也可以及 时进行修正。这是具有强烈“告示效应”的再贴现率政策和准备金政策所 做不到的。第三,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其它证券的收益 率或利率,因而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另外,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普 遍运用,广泛地影响社会经济活动。据此,弗里德曼坚持主张中央银行 可以用公开市场操作,完全取代法定准备金制度和进行再贴现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1) 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2)要有一个发达、完善和全国性的金融市场,证券种类齐全且达到 一定规模;(3)必

8、须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如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 就不能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 最大的不足是缺乏这三个条件的国家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个政策手段;此 外,它的收效缓慢,因为国债买卖对货币供给及利率的影响需要一定时 间才能缓慢地传导到其它金融市场,影响经济运行。与其它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如下优点:(1)中央 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2)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 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都必须立即执行;(3)准备金制度对所有的商业 银行一视同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作用过于巨大,其调整对整个经 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都太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 的工具,中央银行因此有将准备率固定化的倾向;二是其政策效果在很 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在商业银行有大量超额准备 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会将超额准备的 一部分充作法定准备,而不收缩信贷规模,这就难以实现中央银行减少 货币供给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