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代记划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220640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演代记划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导演代记划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导演代记划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演代记划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演代记划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 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 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 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 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从艺术技巧 而言,、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 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中

2、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 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 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之手。但两人相比,郑正秋 比张石川更有艺术主见与追求,张石川的制片方针是处处惟兴趣是尚,郑正秋 则提出影片不仅要迎合观众,而且要引导观众的欣赏趣味。他的影片故事性强, 结构严谨,戏剧冲突较强。特别是后期的姐妹花十分注重故事的雅俗共赏, 表演的朴素细腻,导演手法的自然流畅,使得该片在上海新光影院上映创下连映 60天的记录。二、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 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

3、、沈西 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 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第二代导演最大的成就是,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 从单纯的娱乐一一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 发挥社会功能。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 、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代导演的 、戏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 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追求戏剧悬念、 戏剧冲突、戏剧程式。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

4、才显出自己独 立的价值。、第二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蔡楚生、郑君里、费穆、吴永刚、桑弧、汤 晓丹。这个时期,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也属于由萌芽到起步阶段。来源:(http:/.en/s/blog_5dc756050100el4n.html)-中国电影导 演代系划分_为什么要电影_新浪博客三、第三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 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这一代导演在遵循现实主义 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在影片努力反映时代,深入地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 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十分有益的探索,而且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在、第三代导演中成荫、水华

5、、崔嵬、谢铁骊、谢晋、凌子风、李 俊最有代表性。、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代导演在 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在影片努力反映时代,深入地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的追求上,都有十分有益的探索, 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四、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六十年代电影学院的毕业生,还包括在同一时 期自学成材的人。他们虽然学艺于六十年代,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其艺术才华 到1977年以后才发挥出来。几近不惑之年的、第四代导演,一旦冲出起跑线, 便显示出稳健的创作实力和持久的艺术后劲。他们以开放的视野,吸收新鲜的艺 术经验,不懈地探索艺术的特性,承上启下

6、,力图用新观念来改造和发展中国电 影。他们提出中国电影要、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 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的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 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和人生的哲理。、第四代导演有理论,有实践,是这一时 期获得重大成就的一支导演力量。在、第四代导演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黄健中 滕文骥。除上述导演外,郑洞天、谢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陆小雅、于 本正、颜学恕、黄蜀芹、杨延晋、王好为、王君正、张子恩、宋崇、丛连文等都 以不同风格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五、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这批导 演在

7、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 了 10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 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 找新的角度。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 选材、叙事、刻划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 代导演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当他们一旦作为一个群体的 力量出现时,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第五代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 新。在、第五代导演这一群体中,还涌现了其他一些优

8、秀人才,如张军钊、李少 红、胡玫、周晓文、宁瀛、刘苗苗、李少红等在这一时期也拍出了各具特色的作 品。六、第六代导演:张元,路学长,贾樟柯,王小帅等、张杨、第六代不仅是一个时空意义上的聚合体,更重要的是由一个文化姿态、 创作风格相对一致而形成的在1990年代带有先锋性、前卫性、青春性的创作群 体(或群落)。他们在当代中国影坛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电影趋势或电影现象。 、六十年代生人的、第六代成长于80年代,浮出海面却是在1990年代初,这是 一个中国人内心世界产生极大转变的年代。也许是创作历程的艰苦,也许是自身 艺术生活的独特性,也许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第六代的电影从一开始就体现 着一种灰色调,他

9、们的视角与以往有很大的变化,摇滚人、艺术家、同性恋、小 偷、妓女一一一群不被关注的边缘人进入他们的视野,在混乱的情感纠葛、迷茫 的追求、琐碎的细节描写和俚语脏话式的台词包装下讲述当代城市青年成长的故 事。2004年,贾樟柯、王小帅、朱文组成的第六代,终于集体登堂入室。在 历经了十年坎坷之后,这些奔四张的导演,开始挣扎着在电影市场的夹缝中艰 难求生。这些依旧希望张扬自我的导演面对艺术、官方、市场,、一个头两个大。看来,即使上岸了,第六代仍然徘徊在主流的边缘.2005,中国电影百年,第六代导演突然迸发出强劲的创作力,寂寥的中国 影坛突然焕发了勃勃生机。陆川的可可西里寻枪、徐静蕾的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信、贾樟柯的小武三峡好人、王小帅的青红十七岁的 单车每一部,都有参加过国际电影节的光环,而且相继在国内上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