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辨析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219905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辨析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政治经济学辨析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政治经济学辨析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政治经济学辨析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政治经济学辨析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辨析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辨析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辨析题导论1、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判断:错误修改: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说明:该题搞错了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2、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人们既不能创造、改变它,也不能利用它。判断:错误修改: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人们不能创造和改变它,但可以利用它。说明:该题忽视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正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便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规律。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判断:正确说明: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手段(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在这三个构成要素中,生产工具

2、规定生产力水平的性质,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生产工具的发展,所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甚至是第一生产力。4、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判断:正确说明: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商品分配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5、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产关系。判断:错误修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说明:混淆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对象。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判断:错误修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说明:混淆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对象。7、政治经济

3、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判断:正确说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并且,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活经济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就是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关系还与上层建筑有关。(老师说我写的没有回答在重点上,我也不知道哪儿不对)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判断:正确说明:使用价值体现物品本身对人的有用关系,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就有使用价值存在。所以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判断:错误修改: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东西是商品。说明:商品是价值和

4、使用价值的统一体,该题忽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性。3.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判断:正确说明: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体现着商品劳动者之间互换劳动的关系。所以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4.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判断:错误修改: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说明:混淆了交换价值和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劳动。判断:错误(以前老师说可对可错,后来说是错的)修改: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性质的两个不同抽象方面。说明:混淆了劳动的结果和属性。6删除7.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判断:错误修改:

5、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量。说明:劳动生产率和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的数量成正比。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由单个的劳动生产率决定。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商品价值量显然下降。如果单个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不受影响。(这个老师也说我写的不对,但是我忘了他说为什么不对了。囧)8.不管劳动生产率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判断:正确说明:同一劳动提供的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9.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是本质的区别。判断:正确(上课时说错误现在又改过来,)说明:见教材P39公式下方10.在任何情

6、况下,只要商品价格总额增加一倍,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必然增加一倍。判断:错误修改:在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情况下,只要商品价格总额增加一倍,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必然增加一倍。说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在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情况下,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例关系。1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判断:正确说明:因为金银一开始是作为普通商品存在的,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随着货币的形成和发展就天然成了货币,由于金银具有价值高、易于分割、不易磨损、易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最适宜充当货币,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第二篇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个别企业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

7、率就可以使该企业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判断:错误修改:个别企业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该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说明:混淆了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获得的条件。(当所有企业都提高劳动生产率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降,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企业才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2、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判断:错误修改: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条件;或者必要劳动时间相对缩短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说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8、而使商品各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Ps,括号部分仅供理解题目,并且老师说答题不能用箭头)3、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判断:正确说明: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但在流通领域实现。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判断:错误修改: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说明:混淆了劳动与劳动力的本质区别。5、在任何情况下,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都是一致的。判断:错误修改:在物价水平不变和没有持续通胀的情况下,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9、的变动都是一致的说明:混淆了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影响因素。6、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一定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判断:错误修改: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并且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说明:混淆了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的含义。资本的价值构成变化和技术构成变化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判断:正确说明: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值,这同价值规律相矛盾。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

10、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l 8、劳动力为资本家劳动一天,资本家就支付一天的工资,所以劳动力与资本家的买卖是公平的。l 判断:错误l 修改:劳动力为资本家劳动一天,资本家就支付一天的工资,但是资本家表面上支付的是劳动的价值,但是实质上资本家支付的是劳动力的价值l 说明:劳动力是可变资本。但资本家会让劳动力工作时间远远大于必要劳动时间,所以资本家是有剥削的。l 9、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既不能没有生产资料,也不能没有劳动力,所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共同创造剩余价值。l 判断:错误l 修改: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既不能没有生产资料,也不能没有劳动力,只有可变资本创造剩余价

11、值。l 说明: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l 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l 判断:错误l 修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l 说明:忽视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必须形成价值增值。l 11、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是由资本家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l 判断:错误l 修改:资本积累是由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是资本家剥削的结果。l 说明:未搞清资本积累的来源和动力(原因)。第三篇 资本的流通过程1、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判断:错误修改:可变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值的过程。说明:资本按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

1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值,是可变资本;但就价值周转方式来讲,这部分资本又同投在劳动对象上的资本一样,属于流动资本。该题混淆了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的依据。2、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作为三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在资本循环中发挥不同的职能和作用。判断:错误修改: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说明:该题忽视了三者的内在联系 在购买阶段,货币资本执行的是只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力,为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物质条件;在生产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就是生产剩余价值;在售卖阶段商品资本的职能就是通过W-

13、G的转化:一方面,要回收资本家原来垫付的资本价值;另一方面,又要实现生产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因此,对于产业资本家来说,收售卖阶段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三者是紧密相连的。3、在预付总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流动资本占的比重小,则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就快。判断:错误修改:在预付总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流动资本占的比重小,则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就慢。说明:资本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周转额+流动资本周转额)/预付资本总额 在预付总资本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就会使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慢。因为固定资本的价值转移是一次投入,逐次转移的,而流动资本的价值转移是一次投入一次转移

14、。该题混淆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v+m)c(删除)5、流动资本就是流通资本。l 判断:错误l 修改:流动资本不等于流通资本,流通资本是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流动资本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资本。l 说明:该题混淆了二者的概念。流动资本是一次性投入,一次性收入的资本;流通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的资本。l 6、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重复,删除)l 7、购买阶段是资本循环中的决定阶段。l 判断:错误l 修改:生产阶段是资本循环中的决定阶段。l 说明:混淆了资本循环中不同阶段的职能l 8、资本积聚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

15、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l 判断:错误l 修改: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l 说明:混淆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概念l 9、社会总产品的补偿有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方面。l 判断:错误l 修改:社会总产品的补偿有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两个方面l 说明:搞错了社会总产品的组成l 10、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大致是相同的。l 判断:错误l 修改: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大致是不同的。l 说明:生产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比固定资本周转速度快。l 11、现代企业往往采取“快速折旧法”以减少无形磨损所带来的损失,因此固定资本的折旧越快越好。l 判断:错误l 修改:现代企业往往采取“快速折旧法”以减少无形磨损所带来的损失,但受产品价格影响,并不是一定固定资本的折旧越快越好。l 说明:还受产品价格影响。折旧费=固定资本的原始价值/固定资本的平均使用年限第四篇 资本的具体形式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