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DOC 11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21878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DOC 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DOC 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DOC 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DOC 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DOC 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DOC 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DOC 11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酸-碱-盐一、酸、碱、盐的组成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二、酸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吸水性 脱水性强氧化性 腐蚀性用途金属除锈制造药物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金属除锈浓硫酸作干燥剂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 酸 盐 + 氢气(3)碱性氧化物 + 酸 盐 + 水(4)碱 + 酸 盐 + 水(5)盐 + 酸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酸根的检验试剂Cl-AgNO3 及HNO3SO42-Ba(NO3)2及HNO3HCl 及BaCl2CO32-HCl 及石灰水三、碱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

3、灰制法Ca(OH)2+Na2CO3= CaCO3+2NaOHCaO +H2O= Ca(OH)2用途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工业:制漂白粉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建筑: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3)酸+碱 盐+水(4)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CuO +H2O 2Fe(OH)3 Fe2O3+3H2O常见沉

4、淀:AgCl BaSO4BaCO3 CaCO3 Cu(OH)2 F e(OH)3 Mg(OH)2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定义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所有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化学性质(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CO2+H2O= H2CO3SO2+H2O= H2SO3SO3+H2O= H2SO4(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Na2O +H2O= 2NaO

5、HK2O +H2O= 2KOHBaO +H2O= Ba(OH)2CaO +H2O= Ca(OH)2(2) 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CO2 +Ca(OH)2= CaCO3+H2O(不是复分解反应)(2) 碱性氧化物+酸 盐+水Fe2O3+6HCl= 2FeCl3+3H2O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2、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0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

6、的pH(读数为整数)习题练习1. 下列物质不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氧化铜 C. 镁条 D. 二氧化碳1. 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2.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3. 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4. 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5. 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

7、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6. 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7. 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8. 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9. 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8、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10. 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11. 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12. 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13. 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

9、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14. 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15. 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 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 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 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16. 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A. 过量烧碱溶液 B. 适量稀硫酸溶液 C. 过量稀盐酸

10、溶液 D. 适量硝酸钾溶液17. 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跟水反应的是 A硫酸 B石灰石 C生石灰 D氧化铁18. 下列溶液放入锌片,一段时间后取出,能使锌片质量增加的是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镁溶液19. 已知某无色溶液里含有硫酸,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CuSO4 BCaO CZnSO4 DCu(OH)220. 下列物质中,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AFeCl3 BAgCl CCuCl2 DFeCl221. 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粉的铁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过滤,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是 AH2SO4 BCuSO4和FeSO4 CH2SO

11、4和FeSO4 DFeSO422. 下列关于酸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的水溶液的pH都小于7 B酸能跟所有的金属都发生置换反应 C酸都具有刺激性气味 D酸能跟各种盐发生复分解反应23. 将锌粉放入含有Mg(NO3)2、Cu(NO3)2、AgNO3三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不溶物和滤液;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由此可知析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ACu、Ag BAg CMg、Cu、Ag DCu29.人被虫咬(甲酸),痛痒难忍,涂抹下列哪种物质可以缓解A.肥皂水 B醋 C酒精 D食盐水 酸碱盐化学实验题汇编1.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2、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2.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图8(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