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15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落锤冲击后压缩试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218303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 15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落锤冲击后压缩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验 15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落锤冲击后压缩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验 15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落锤冲击后压缩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验 15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落锤冲击后压缩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验 15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落锤冲击后压缩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 15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落锤冲击后压缩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 15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落锤冲击后压缩试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13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落锤冲击后压缩试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后压缩性能测试的方法原理、试样 试验条件、试验设备、试验步骤和结果计算。2. 掌握具有多个纤维方向,且纤维方向相对试验方向均衡对称的连续纤维增强型 塑料层合板45/0/-45/90的冲击后压缩强度的试验方法。二、术语、定义和符号1. 固化后单层名义厚度2. 固化后单层名义厚度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单层厚度,数值上等 于纤维材料面密度除以纤维材料密度和纤维体积含量之积。3. 符号i, j,k复合材料层合板中某一单层重复连续铺贴的次数n复合材料层合板铺设镜面对称的次数S对称铺层层合

2、板三、方法原理矩形试样沿厚度方向在试样中心受到一定能量的冲击后,对试样沿厚度方向施加 压缩载荷,直到试样失效。四、试样1. 试样形状及尺寸试样形状及长度、宽度尺寸如图所示试样尺寸公差为土 0.25mm2. 试样厚度试样厚度为4.06.0mm,尽可能接近5.0mm3. 层合板的铺层方式a) 单向层合板铺层顺序为45/0/-45/90ns,其中n为整数。如果预计的厚度值小于4.0mm则n 值应变为n+1。针对不同的固化后单层名义厚度推荐层合板的铺层方式,见表13。 层合板的 0纤维方向与试样长度方向一致。b) 机织物层合板铺层顺序为(45/-45)/(0/90)ns,其中n为整数。如果预计的厚度值

3、小于4.0mm 则n值应变为n+1。记号(45/-45)和(0/90)表示机织物单层。针对不同的固化后单 层名义厚度推荐层合板的铺层方式,见表 2。层合板的 0纤维方向与试样长度 方向一致。c) 其他铺层方式 层合板应有多个纤维方向(对单层为单向纤维的层合板纤维方向至少为 3个,对 机织物层合板至少为两个铺层方向),它们相对试验方向是均衡对称的。通常铺 层方式应选择45i/0i/-45j/90kns单向层合板或45i/0jns织物层合板,使得纤维在4 个主方向上每个方向的分布不少于 5%。表13对不同固化后单层名义厚度推荐的单向预浸带层合板铺层方式固化后单层名义厚度/mm层数铺层最小值最大值0

4、.0850.104845/0/-45/906s0.100.134045/0/-45/905s0.130.183245/0/-45/904s0.180.252445/0/-45/903s0.250.501645/0/-45/902s0.500.75845/0/-45/90s表13对不同固化后单层名义厚度推荐的单向预浸带层合板铺层方式固化后单层名义厚度/mm层数铺层最小值最大值0.0850.1048(45/-45)/(0/90)12s0.100.1340(45/-45)/(0/90)10s0.130.1532(45/-45)/(0/90)8s0.150.1828(45/-45)/(0/90)7s0

5、.180.2024(45/-45)/(0/90)6s0.200.2520(45/-45)/(0/90)5s0.250.3616(45/-45)/(0/90)4s0.360.5012(45/-45)/(0/90)3s0.501.008(45/-45)/(0/90)2s1.001.504(45/-45)/(0/90)s4. 试样制备按照热压罐工艺、热压机工艺或RTM工艺制备层合板,根据图1尺寸切割试样。5. 试样数量每组有效试样应不少于 5 个。五、试验条件1.冲击能量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E Ch(1)EE 冲击能量,单位为 JC 规定的冲击能量与试样厚度的比,取 6.7J/mmEh 试样厚度,

6、单位为 mm2.压缩加载速度为 1.25mm/min0.5mm/min。3.试验在室温(23)和相对湿度小于 60%条件下进行六、试验设备1.落锤冲击试验装置落锤总重量为5.5kg0.25kg,应带有直径为16mm0.1mm、硬度为60HRC 82HRC的半球形光滑冲击头。如果试验中使用了不同的冲击头,则应记录其形状、 尺寸和质量。落锤冲击头应有导向装置,冲击点的重复性偏差应不大于 3mm。试验装置应有防止二次冲击的装置。如果没有防止二次冲击的装置,可以通 过在冲击头离开试样表面反弹后,用一片刚性材料(木头,金属等)插到冲击头 和试样之间,以防止二次冲击。落锤高度可调,高度标尺精度为0.5mm

7、。冲击试验支撑夹具上下表面的平行 度应能够保证试样支撑夹具上下表面的平行度应能够保证试样在受冲击位置水 平放置,导向销必须保证试样中心收到冲击,铰接夹及其橡皮头,在试样收到冲 击过程中能够压紧试样。2. 冲击后压缩试验夹具冲击后压缩试验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尺寸精度,以保证试样均匀受压,并且不会发生屈曲,如图13.2所示。七、试验步骤1.检查试样外观2. 测量试验中心点(冲击点)四周四点的厚度,取平均值;在试样中心线测量试 样的宽度。3. 计算对试样中心施加的冲击能量,将试样放在冲击试验支撑夹具上,使冲头对 准试样中心,试样四个角压头处垫上硬橡胶并固紧。冲击高度按照公式(2)进 行计算,根据计

8、算的冲击高度对试样进行冲击。H =旦(2)mGH 为冲击高度,单位为米 (m) ; E 为冲击能量,单位为焦耳 (J) ; m 为试样质量,单位为千克(kg); G为重力加速度,取9.81m/s2。4. 测量并记录冲击表面和背面的损伤情况,包括冲击凹坑尺寸和背面的裂纹形状、 尺寸等目视破坏情况。然后,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凹坑深度,使测量凹坑的最大深 度;在超声扫描仪上,进行吴敦检测,观察损伤面积,分析损伤尺寸。5. 将试样安装在试验夹具中,按照规定的速率在施加载荷直至达到最大值,在载 荷下降约 30%的最大载荷时终止试验,以防止真实的破坏模式被大范围的畸变所 遮蔽,同时也防止损坏支持夹具。记录实验

9、过程中的时间、位移、载荷等数值。八、结果计算 冲击后压缩强度按照公式(3)进行计算:CAI =血式中:aCAl为冲击后压缩强度,单位为(MPa); P为最大压缩载荷,单位为牛顿 (N); b和h分别为试样的宽度和厚度,单位为毫米(mm)。九、实验结果1.撞击参数:落锤质量5.277kg试样厚度4.4mm宽度100.59mm长度150.59mm下落咼度154.5mm撞击能量8J2.压缩参数温度22 C湿度51%抗压强度112.18MPa最大压缩力2458.04N3.力-位移曲线如下:(由于实验仪器出现故障,导致所有组的实验图像有问题)Il0DM0032D.M13I0 0011OOOD?1:J.EK7!L.DDOS,QOQUi-JfKKi2fl MO-1f- r 棒wmiDJ024O.Q1|力忙)OMM214.破坏结果:破坏形式是复材板受压失稳被压皱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