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217935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50个小题,其中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60分)右图为“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数码代表的四条引水线路中,河水最可能自流入村的是A B C D2若图中等高距为50米,图中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A大于50米,小于100米 B大于50米,小于150米 C大于100米,小于等于150米 D大于150米,小于200米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

2、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誉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34题。3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4浅层地能的主要能量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能洗车指数是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图,完成56题。5图中、四地,洗车指数最低的是A B C D6对未几日天气的预测,最可能发生的是A受冷空气影响上海降温明显 B韩国南部出现强对流天气C日本太平洋沿岸出现巨浪 D海南岛将受强台风袭击下由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

3、线为地层界线。据此回答78题。7.根据左图判断,右图中丙地的地表形态属于A背斜岭 B向斜谷 C向斜岭 D背斜谷8.影响甲地冬季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例、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10.图中洋流的影响是 A.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B.加快途经海轮航速C.减慢海水净化速度 D.使沿岸大气降温减湿人口迁移差额率是指某一个

4、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之差。右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xxxx年人口迁移差额率变化情况,根据所知识完成1112题。11.根据人口迁移差额率变化的特点,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 A江西 B陕西 C广东D河南12该省级行政区在xxxx年期间,关于人口迁移及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该省人口流动量大,可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B该省获得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C该省人才大量外流,劳动力严重不足 D该省各年人口迁移差额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云南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因类型丰富而远销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地区。读图,完成1315题。13云南省蔬菜品种丰富,是得益于自然条件的

5、 A气温较高 B地形起伏大 C降水较丰沛 D土壤较肥沃14春节前,从云南运往香港的蔬菜需要 A采用保鲜技术 B采用防冻措施 C全部航空运输 D清除农药残留15每年春节前,新加坡超市蔬菜三分之一来自云南,一半来自泰国和越南。与云南相比,泰国和越南抢占新加坡蔬菜市场的优势是 A劳动力廉价 B热量充足 C品种众多 D运输成本低 由我国“中德环保有限公司”承建的山西大同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厂,自xx年11月投产以来,根据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出具的报告,其二噁英排放为每立方米0.034纳克,不仅低于1纳克的国家标准,还低于0.1纳克的欧盟标准。厂区内听不到嗓音,闻不到臭味,见不到灰尘,烟囱放出白色的蒸汽,看

6、上去更像个漂亮的公园。据此回答1617题。16影响这类电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 B原料 C技术 D环境17有关大力发展该类发电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未来城市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B工业污染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C给城市其他功能区带来严重污染 D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平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1819题。时期(年)198519901990xxxxxx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6.495.72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3.774.283.7918.1985xx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 先增后减 B. 先减后增 C

7、. 不断增加 D. 逐渐减少19.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 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 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 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 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2021题。20.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 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 水源丰富A. B. C. D. 21.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右图为世界某岛屿略图。

8、读图完成2223题。22该岛分水岭东侧地区比西侧地区A自然带生产量小 B土壤有机质含量高C河流水量变化大 D地形坡度大23图中甲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2mm,其主要原因是该城市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沿岸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C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 D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读某大陆示意图,回答2425题。2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四图中季节与其他三幅图不相同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5.丁图中14等温线在N处弯曲的原因是A.受城市的影响 B.受洋流的影响C.受河流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读非洲及周边洋流分布图,完成2627题。26此时,印度半岛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

9、风 D西北风27图中序号所示各地中,气候类型相同、但 成因不同的是A BC D读世界两区域图,完成2830题。28制约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29甲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游牧业 D乳畜业30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灌溉,在乙地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渍化 D洪涝灾害右图为我国某科考基地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有冰川分布,R河2月份流量最大。读图完成3132题。31“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 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如

10、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这里”最可能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2.该科考基地位于 A南极长城站 B北极黄河站 C格陵兰岛 D青藏高原 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过去几十年来,咸海水量已经减少了70%以上。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回答3334题。33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B大量引用入湖河水灌溉C湖泊沿岸植被被破坏 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34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右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矿石进口地。读图回

11、答3536题。35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的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36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右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3738题。37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A西高东低 B中间低四周高 C东高西低 D北高南低38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C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D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单位:mm)。据此回答3940题。39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

12、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高山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大部分为湿润区 B. 甲等值线的数值可能为400 C. 该地区南部降水较少,北部降水较多 D. 该地区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下图中n和n+4为两个不同纬度,读图完成4142题。 4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温线的温度 B甲地受洋流影响,增温增湿C受乙系统影响甲地吹偏南风D河口处左岸堆积作用明显42有关该河流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A处河流的含沙量比B处大 BA处在开发中不易产生生态问题C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DB处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一位学者于当地时间9月29日13时乘飞机自加拿大多伦多(西五区)回上海。途中飞行时间为12个小时。读图回答4344题。43.飞机到达上海的时间为A. 9月28日1时 B. 9月29日14时 C. 9月30日1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