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敌人金融斗争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217356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密敌人金融斗争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密敌人金融斗争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密敌人金融斗争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密敌人金融斗争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密敌人金融斗争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亲密敌人金融斗争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密敌人金融斗争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电影简介二、 市场环境:锂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 石油和锂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 “移动系统” ,并且提供着动力。在汽车工业中,锂的黄金时代已经降临,导致全球锂矿的争夺战愈演愈烈。目前全球的锂矿资源产业集中度很高,前三大公司安格、 克雷资源、 布兰顿矿业,共占有65% 的市场份额。恒指继去年狂升,今年年初小有调整,虽然徘徊在低位,但是大有蓄势待发之态。二、参与者简介:投资银行:UA盛通董事经理一戴瑞克李(安格财务顾问)高旗董事副总经理一艾米梁(布兰顿财务顾问)三大公司:安格 CEO 夏威克雷环球CEO凯瑟琳伯莎布兰顿矿业CEO 欧文(公司近百亿美元市值)布兰顿最大股

2、东 陈建东三、 “点石网”财经博主一亨利马四、 事件发展过程:简述电影里面的斗争策略Time 1 、市场条件: 1 、 UA 盛通代表安格资源私下与布兰顿谈判,提出与布兰顿合并,以现金和股票与布兰顿换股,溢价20% 。2、高旗代表布兰顿反对收购案,认为公司现在发展太快,资不抵债,造成安格乘虚而入,虽然矿业板块处于低谷,但是下游行业开始复苏,这会帮助布兰顿在两三年内重回顶峰。 布兰顿:目的:反对安格的收购。策略:假意谈判,同意合作,提出一个高价,以拖延时间,接下来争取股东支持,同时放出消息,说安格与克雷都要收购布兰顿,以拉升股价,增大安格的收购难度。结果: 次日,股市开盘,布兰顿矿业股票大幅拉升

3、。 最有可能的收购方是与布兰顿比肩的另外两家世界矿业巨头安格资源和克雷环球,但克雷表示暂无此意向。 安格:目的:为了产业升级,准备以每股32 元的价格收购布兰顿股票。策略: 争取中东基金的融资,对收购结构和估值分析重新进行确认,融资安排到位,预算可以达到 75 亿美金,相当于每股32 港元。方法:除了现金和换股,还需要融资25 美元,按中东基金的承诺,还有剩余资金。 结果:布兰顿没诚意,无法收购。Time 2 、市场条件: 布兰顿反收购, 安格未能收购布兰顿。 想利用目前暂时低估的价格获取优质资产。布兰顿手段: 1、破坏艾米与陈建东见面,并赶在其前面见陈建东。布兰顿资本结构存在重大缺陷,股东利

4、益的不到体现。 如果收购完成,陈的股权价值将大幅提高,持股将会摊 薄,但仍是重要股东,在新的框架里,会在董事会给陈留一个席位。2、广告宣传,布兰顿联手安格。3、安排商业间谍,得知罗纳德将以每股35 元为布兰顿注资。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以每股 40 元收购布兰顿,最大限度保证股东利益,也帮助布兰顿管理层解决顾虑。4、媒体早餐会,管理层一定要对股东负责,股民投钱是因为信任,布兰顿缺乏社会责任。布兰顿要启动“毒丸计划” ,将优良资产置换给潜在买家。为了不让安格的收购成功,布兰顿宁愿鱼死网破。他们这样践踏股民利益,没人回赢。从而破坏布兰顿形象, 以降低股价。布兰顿应对方法: 告全体股东书 ,与安格说的截

5、然相反,安格在诽谤,安格形象受损。 安格应对方法:控制损失,想出应对策略,媒体封锁该消息,减低损失。结果:陈建东没有同意两边的方案,收购僵持不下。Time 3、市场条件: 1 、布兰顿股价上涨,安格收购困难。2、澳洲政府提高森林砍伐标准,安格矿区开发被阻,面临资源枯竭危机。从而导致安格股票下跌,收购布兰顿的计划将搁置。3、澳洲法令还没有出台,公司还有其他矿区可开采很长时间。中东基金撤出融资,收购困难。 安格:手段: 1、与财经记者亨利联手,亨利到澳大利亚实地观察布兰顿矿区情况。曝光布兰顿新项目问题,资金不足,港口停工,报表遮遮掩掩。致使布兰顿股价下跌4.5 美元,跌破9.7% 。布兰顿资金危机

6、,反收购陷入被动。因为布兰顿一直比较冒进,疯狂扩张,在澳洲买四个矿,大幅举债,所以融资紧张,与市场预期不符,造成股票大跌。2、与布兰顿最大股东联手,诱使克雷环球趁虚而入,加入收购战。只有克雷加入,布兰顿两边权衡,才会很快接受合作方案。布兰顿:策略: 克雷一旦收购成功,就形成行业垄断, 安格将是下一个目标。布兰顿与克雷文化差异大, 资产结构上也不对接; 另外, 需要权衡股东价值根据股东利益向他们提出建议。 结果: 1、中国市场对产品的优先购买权从四成提到五成。2 、布兰顿出资源,安格出资金,双方共同管理,建立新的管理层。总公司设在多伦多。前面由瞿晓慧负责四 揭密投行 , 投资银行 6 大内幕内幕

7、一:投资银行都做些什么 ?剧情: 亲密敌人中,黄立行是一家投资银行的董事总经理,他服务的 A 公司即将针对 B 公司进行收购,而负责服务B 公司并购项目的财务顾问,竟是供职于另一家投资银行的前女友徐静蕾。疑问:虽然大街上叫 “投资银行 ”的大楼越来越多,但对大多数内地老百姓而言,银行的概念仍只局限于存钱取钱办房贷的业务范畴。 那些总在电视新闻和电影里出现的所谓的“投行 ” 究竟是干什么的呢?他们为谁服务?他们经营哪些业务?业内解读:投行其实就是高级中介一般的投资银行有三大块传统的业务:自营、经纪、和证券承销。自营,简单的说就是指投行用自己的钱投资股票债券,损益风险自担。经纪,指客户投资通过投行

8、接经纪,就是服务客户, 相当于证券公司。 但大投行一般只服务大机构或者非常有钱的个人。 第三个 业务证券承销就是跟上市并购相关, 也是最传统的投行业务, 上市就是帮公司重新包装满足上市要求, 并购就是买别的公司。 虽然现在的投行不断开发着新的业务类型, 但这三大项还 是投资银行最本源、 最基础的业务, 也是投资银行业兴起至今给该行业带来最丰厚利润的业务,投资银行工作的性质总体来说,就是 “服务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上最高级别的中介。在亲密敌人中,黄立行的工作,就是帮自己供职的投行并购一家锂矿开发公司, 而徐静蕾则是黄立行要收购的这家公司聘请的来自投资银行的来为自己的公司充

9、当财物顾问角色的人,徐静蕾所做的,也就是投行传统业务的第三项主要业务。内幕二:新闻和广告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力有多大?剧情: 影片黄立行的公司欲对某矿业公司进行收购, 作为董事总经理的黄立行最大的任务, 就是负责压低该矿业公司的股价, 使自己供职的投行能以最低的价格将该公司并购。而徐静蕾的公司则负责帮助该矿业公司保住自己的股价,说白了就是帮该公司卖个好价钱。在这场压价与抬价的拉锯战中, 徐静蕾与黄立行都不约而同的对媒介进行了利用, 比如以巨幅楼体广告的形式宣传本公司的实力, 或者利用财经界记者给对手公司制造负面新闻, 利用新闻发布会向记者群体性散播竞争对象的不良信息等等。疑问:新闻和广告两个看似和

10、金融并无太大关系的行业真的有影响股价的威力么 ?利用媒介的公众影响力,来实现对股价的干预目的,是投资银行们经常爱耍得手段么?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金融界新闻是否很多是人为制造的 ?业内解读:没见过两家投行对着打广告的“两家投行为了一个项目,互相打广告的例子在现实中其实是并不多见的,至少我还没见过。 Mary说:不过一些投行有时候会为自己打一打广告,比较经典的例子应该就是摩根士利丹在刚刚从JPMorgan 中被拆分出来的时期做的广告:一道闪电刺破乌云,标题是 如果上帝要融资,他也会找摩根士丹利。 像亲密敌人里那种,两家银行楼对楼的做巨幅广告,现实中其实还没怎么见过。 ”新闻媒体对企业并购的影响则是非

11、常显著的,利用新闻来实现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也是银行界常用的技巧。 Mary 表示: “新闻报道本来就是会对股价产生影响,而投资银行的人为了更好的服务,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也是很必要的技能。 ”在亲密敌人里我们就看到, 徐静蕾看到澳洲的报纸上报道了关于澳洲政府对森林地区开采的新政策, 而这个政策对黄立行的公司是非常不利的, 因为黄立行的公司掌握着很多这方面的东西, 所以她就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财经狗仔李治廷,让他去进行实地勘察,李治廷回来针对事情做了相关的报道,于是黄立行的公司立刻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他们公司的股票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当然在投行界, 你可以利用新闻,但是不能制造假新闻,如果制造假新

12、闻, 那就算是恶意操控股价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Mary补充内幕一内幕二楚燕子负责内幕三 :为什么要巴结大股东?剧情: 亲密敌人中,赵宝刚饰演的角色是黄立行和徐静蕾供职的投行争相 巴结 的大股东,为了争取到与赵宝刚合作的机会,黄立行和徐静蕾不惜从香港追到了伦敦,又从伦敦一路追其到南非, 期间两人为了能更先与大股东建立联系, 更使出了各种损招儿, 黄立行为了拖住徐静蕾,甚至不惜在酒店内制造火灾。疑问: “大股东 ”到底是个什么人?为什么他这么重要?为什么两家公司要争相“巴结 ”他?业内解读:谁搞定大股东谁拥有控制权在收购兼并时, 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存在博弈关系。 收购方希望以低价获得大部分股权,被

13、收购方希望保留股权或者以高价卖出股权。 因此, 往往在这种博弈中,主要股东就会起到关键作用, 大股东的股权往往决定公司所有权的归属, 是收购成败与否的关键, 所以他们的态度是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都非常重视的。 亲密敌人里面所讲到的,黄立行和徐静蕾都去巴结赵宝刚这个大股东是因为,赵宝刚是黄立行要收购的矿业公司大多数股票的掌控者, 黄立行所代表的投行在收购过程中如果想掌握更大的权利, 让收购更有保障, 就要争取赵宝刚站在自己的一边, 或者说服赵宝刚将自己手里的股票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卖给自己的公司, 这样黄立行的公司收购该矿业公司的项目就非常顺水推舟了。 而徐静蕾的任务就是要说服赵宝刚不要轻易抛售股票,

14、或者被黄立行公司的利益诱导, 只有大股东不抛售股票, 矿业公司的股价才不至于被欲收购的公司打压。不过后来,又有更大型的投行介入的此项并购,企图 “渔翁得利” 。这个时候,黄立行的公司和徐静蕾的公司都陷入了不利境地,最终两家公司决定联手,一家出钱, 一家自组董事会,从而实现给并购显得更加稳定和有保障,赵宝刚最终也正是被这种稳定感打动,所以选择了他们的合作方案。内幕四:投资银行的 “心机 ”与做 “内奸 ”下场 ?剧情: 徐静蕾的公司在巧妙保住代理公司的股价之后, 却在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当天发现对手竟然先走一步, 尽管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已对所有角色极力保密, 但仍没能防住商业间谍的无孔不入。 尽管收买

15、内奸的黄立行对这种行为非常抵触, 但金融界的残酷仍旧让他不得不做出违心的选择。 而被陷害的徐静蕾, 也因内奸身世值得同情而仅仅将其进行了辞退的处理。疑问: 现实生活中的投资银行是否也会使用收买、 贿赂竞争对手公司员工的方法来拿到自己需要的情报?在真正的投资银行中,做内奸被查出来, 将会面对怎样的惩罚?仅仅是被辞退这么简单么 ?业内解读:真正的 “内奸 ”会被诉之于法“这种事其实更多的都是在电影里出现, 真正的内奸、 黑幕怎么会让大家知道。 ” Mary表示: “这种事都是严格保密的,当然华尔街上也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坊间传闻,比如说高盛与雷曼兄弟的事件中, 就有很多关于内奸的传闻, 不过这些事都属于机密中的机密, 也许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就算我们知道也不能举例。不过像亲密敌人里演的那样,出事竟然出在司机师傅的身上, 应该是没有的, 这种事情就算出也是要出在比较重要的人物身上。” Mary还介绍道投资银行内部都会进行非常高科技的反窃听工作和保密工作,他们一般会在密闭空间里进行重大决策,出了密闭空间就完全不提工作上的事。 “另外,如果是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