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216219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方案(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国家电网公司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方案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9月依据公司2013年技术监督工作部署,为掌握国内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以下简称“仪器”)质量情况,对公司设备选型工作提供参考,有效实施状态检修策略,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组织开展仪器性能检测工作。一、 工作组织本次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工作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与物资部组织,中国电科院、北京公司及冀北公司实施。各相关仪器供应商配合开展检测工作。二、 工作内容1. 检测对象检测对象包括如下三大类九种带电检测仪器:1) 局部放电类检测仪 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仪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仪 超声

2、波局部放电检测仪 暂态地电压局部放电检测仪2) 介损及电流类检测仪 电容型设备相对介损检测仪 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仪 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检测仪3) 红外成像类检测仪 红外热像仪 红外成像检漏仪2. 检测项目及依据1) 红外成像类检测仪检测项目及依据见附件1。2) 局部放电类、介损及电流类检测仪性能检测分为通用检测项目和专项检测项目。通用检测项目及依据见附件2;专项检测项目及依据如下: 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仪见附件3。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仪见附件4。 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仪见附件5。 暂态地电压局部放电检测仪见附件6。 电容型设备相对介损检测仪见附件7。 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仪见附件8。 变压器铁心接地电

3、流检测仪见附件9。三、 工作方式工作方式分为性能检测和报告有效性审核。1. 性能检测红外成像类检测仪性能检测由中国电科院负责,冀北电科院承担附件1中红外成像检漏仪性能专项检测项目;局部放电类检测仪专项检测由国网北京电科院负责;介损及电流类检测仪专项检测由国网冀北电科院负责。检测工作结束后,各检测方出具相应检测报告。2. 报告有效性审核中国电科院负责性能检测报告有效性审核,并向国网运检部提交性能检测审核报告。 局部放电类检测仪、介损及电流类检测仪通用检测项目由第三方实验室负责试验检测,附件10为第三方实验室参考名单。中国电科院只对仪器供应商提交的检测报告进行有效性审核,审核要点如下: 仪器供应商

4、不应与检测方是同一企业法人; 检测机构应通过CNAS认可,检测项目与检测能力表一致; 检测项目齐全,满足附件2要求; 检测报告应有CNAS标识; 报告批准人应是授权签字人; 检测日期应在2010年1月1日之后。四、 进度安排本次性能检测工作按照公告发布、检测报名、检测送样、试验检测、报告有效性审核流程开展,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 检测报名报名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参加检测的供应商向中国电科院提出检测申请,并填写报名表(详见附件11),加盖单位公章后传真至中国电科院。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12日18:00。报名原则:凡已中标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协议库存招标的供应商相关种类仪器须报名参加,其它供

5、应商自愿报名参加。2. 检测送样报名后供应商即可送样,检测方收样后对样品进行封存,并履行相关手续。送样截止时间为10月20日18:00,以检测方收到样品日期为准。3. 试验检测10月21日起,检测方开展试验检测。在此期间,检测方依据到样时间顺序,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向供应商出具检测报告。4. 报告有效性审核试验检测结束后,仪器供应商将红外类检测仪检测报告、其他仪器专项检测报告和通用检测报告原件送中国电科院进行有效性审核。中国电科院完成报告有效性的审核确认,并将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审核报告报送至公司运检部。五、 检测要求1. 本次检测工作以公平、公正为原则,检测方应认

6、真做好过程记录,保证检测效果,仪器供应商不得查看非本单位产品的检测数据。2. 检测样品的接收、封存和返还环节,均由检测方和送检方双方确认并签字留存过程记录文件。3. 送检方应自行选取送检仪器的种类及型号,送样至相关检测方进行检测;配合开展检测工作,遵守检测方实验室相关规定,按照检测方规定的时间完成调试工作,调试结束后离场。4. 送检方应提供送检仪器完整资料,包括送检仪器清单、使用说明书(中文)、企业标准或产品技术规范文件、出厂试验报告和企业质量认证体系证书等。检测报名时将电子版完整资料(加盖单位公章扫描件)提交至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检测送样时将纸质版资料(加盖单位公章)与样品一同送至相应检测方

7、。六、 其他说明1. 样品接收地址(1)红外成像类检测仪接收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实验室接收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南中路16号 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邮编:102200。接收人:高彬 13311217982(2)局部放电类检测仪接收单位:北京市电力公司电科院接收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中路30号,邮编:100075。接收人:郁冬 13683028180(3)介损及电流类检测仪接收单位:冀北电力公司电科院接收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地藏庵南巷1号,邮编:100045。接收人:吕明 138011066652. 联系人(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杨 圆 010-8281338

8、3-117,010-82813372-116(传真)(2)国网北京电科院 程 序 010-63677204, 010-63677128(传真)(3)国网冀北电科院 宋楠 010-88072878,13581947827 010-88072809(传真)(4)总部联系人 焦 飞 010-66598294 fei-3. 检测费用送检样品试验费用由送样单位承担。附件:1.红外成像类检测仪性能检测技术方案2.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通用性能检测技术方案3.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仪专项性能检测技术方案4.高频局部放电检测仪专项性能检测技术方案5.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仪专项性能检测技术方案6.暂态地电压局部放电检

9、测仪专项性能检测技术方案7.电容型设备相对介损检测仪专项性能检测技术方案8.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仪专项性能检测技术方案9.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检测仪专项性能检测技术方案10.通用检验项目第三方实验室参考名单11.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报名表附件1红外成像类检测仪性能检测技术方案本方案为红外成像类检测仪检测项目技术方案,其检测项目主要保证仪器的基本参数、性能、功能满足使用要求。本方案适用于红外热像仪和红外成像检漏仪的性能检测。一、检测依据GB/T 19870-2005 工业检测型红外热像仪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 2423.2

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8268-200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 电磁兼容性要求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二、性能要求1 外观主机及其各种配件的壳体不应

11、出现明显的划伤、凹陷、变形、脱漆。壳体应清洁无污迹。主机壳体外贴装饰件不应缺少、错装、倒装,应与主体平贴粘紧。装饰件文字、数字、符号标志应正确、易辨、清晰,颜色应无异常色斑、色晕、色点。图案文字丝印精细。2 噪声等效温差(NETD) 环境温度在235,50mm焦距,相对孔径为1时,NETD宜小于0.15K;3 最小可分辨温差(MRTD)MRTD宜小于0.5K (四杆靶图案观察法);4 图像质量评价在同一NETD或MRTD下对红外温度图像在清晰度,灰度级,靶的几何失真,图像干扰和彩色满意度五项分级评价。5 准确度测温准确度应不超过2或测量值乘以2%()(取绝对值大者)。6 特征测温范围其量程应不

12、小于100,在此范围内图像应清晰、层次分明,且测量数据满足准确度的要求。7 连续稳定工作时间在满足二(5)的前提下,热像仪连续稳定工作的时间不小于。8 环境温度影响当热像仪所处的环境温度在其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内变化时,测量值数据满足准确度的要求。9 测温一致性测温一致性的值应不超过2或视场中心区域测量值乘以2%()(取绝对值大者)。10 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应符合GB/T 18268-2000中表C1的要求;工频磁场抗扰度要求热像仪在磁场强度:100A/m下能正常工作。11 外壳防护 热像仪应能够符合GB 4208中外壳防护等级IP54的要求。12 环境适应性要求12.1 湿

13、热环境温度:40,相对湿度:85%,通电工作正常。12.2 高温环境温度:50,通电工作正常。12.3 低温环境温度:-10,通电工作正常。13 功能要求对样品进行操作和使用,要求下列功能应能正常使用且便捷。)通过按键调用中文操作界面;)通过菜单或其他方式改变显示模式和调节色标;)通过菜单或其他方式冻结图像;)通过菜单或其他方式存储图像到相应的存储器上;)通过菜单或其他方式调用单个或多个温度测量点,并显示测量温度;)通过按键或其他方式调用中文菜单或中文提示;)通过菜单或其他方式设置目标距离、目标发射率、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应可在温度测量结果体现大气透过率和发射率的修正效果;)内置可选功能及外置

14、功能(见使用说明书);)将热像仪的输出视频信号连接到外部监视器上,正确设置后,图像应能正确、完整地显示。14 红外成像检漏仪专项检测项目14.1 最小检测限仪器的最小检测限应符合仪器说明书的指标,即在规定的检测距离d下能够检测出被试仪器设计最小检测限的泄漏。14.2 测量重复性在d距离下,对于最小检测限的泄漏量,被试仪器应多次均可检出。14.3 响应时间检测仪器响应时间小于10s。三、试验项目及方法1 外观用目测和手感按照二(1)的要求逐项进行外观检查。2 噪声等效温差(NETD)调节标准温差黑体的温差设置(T=2K),目标图像占全视场1/10以上,分别测量信号及噪声电压,按公式(1)计算: (1)式中:T设定温差,单位为开(K);S信号电平;N均方根噪声电平。3 最小可分辨温差(MRTD)观察被测系统的靶标像在确定的空间频率下刚好能分辨出四杆靶图案高宽比时目标与背景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