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论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214134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论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 第 3 页 共 29 页目录1 引言211金融业简介212课题的意义213课题的内容和任务22 建立模型及多元回归221模型建立322多元回归43 回归模型的检验和预测53.1经济意义上变量的检验53.1.1拟合优度检验53.1.2对方程的检验53.1.3对方程的检验63.2计量经济学检验63.2.1多重共线性检验63.2.2异方差性检验153.2.3序列相关性检验203.3滞后变量模型263.4模型参数的检验27 3.4.1点估计273.4.2区间估计273.5模型的预测28结论29参考文献291 引言 1.1金融业简介金融业指的是银行与相关资金合作社,还有保险业,除了工

2、业性的经济行为外,其他的与经济相关的都是金融业。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随着WTO来临以及IT技术的日益精进,金融业已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行业,在国家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行业运转是否良好,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 1.2课题的意义从整个经济市场的发展趋势出发,考察了货币供应量、上市公司数量、股票的发行量、股票筹资额等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因此,通过研究这些货币供应量、上市公司数量、股票的发行量、股票筹资额等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推动我国金融业的一体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的进程,优

3、化了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竞争能力,改进了金融服务,降低了经营成本,增加了盈利,对发展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实力有很大的帮助。 1.3课题内容和任务本文将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采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并借助于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对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上市公司数量、股票的发行量和股票筹资额等对金融业进行初步的实证分析。2 建立模型及多元回归表一1993年到2010年金融业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年份金融业总资产(亿元)Y货币供应量(亿元)X1黄金储备(万盎司)X2外汇储备(亿美元)X3上市公司数量(个)X4股票的发行量(亿股)X5股票筹资额(亿元)X619931669.74534879.812672

4、11.9918395.79375.4719942234.84446923.51267516.229191.26326.7819952798.50360750.51267735.9732331.6150.3219963211.68576094.912671050.2953086.11425.0819973606.76290995.312671398.9745267.631293.8219983697.667104498.512671449.59851109.06841.5219993816.459119897.912671546.75949122.93944.5620004086.6861346

5、10.312671655.741088512.042103.2420014353.456158301.916082121.651160141.481252.3420024612.80118500719292864.071224291.74961.7520034989.396221222.819294032.511287281.431357.7520045392.97525410719296099.321377227.921510.9420056086.826298755.719298188.721381567.051882.5120068099.082345603.6192910663.414

6、341287.775594.29200712337.55403442.2192915282.491550637.24098680.17200814863.25475166.6192919460.31625180.293852.21200917767.53606225338923991.521718415.966124.69201020980.63725774.1338928473.382063928.3711971.932.1模型建立根据统计数据表一金融业总资产模型,首先建立下面的模型:其中是金融业总资产,是货币供应量,是黄金储备,是外汇储备,是上市公司数量,是股票的发行量,是股票筹资额,是常

7、数项,()是待估参数, 随机干扰项。通过Eviews软件,得到上述模型的散点图:图1 散点图2.2多元回归对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应该满足以下基本假设:1) 解释变量是非随机的或固定的,且相互之间互不相关,即无多重共线性。2) 随机干扰项具有零均值,同方差及不序列相关性,即 3) 解释变量与随机干扰项不相关,即4) 随机干扰项满足正态分布5) 样本容量趋于无穷时,各解释变量的方差趋于有界常数。6) 回归模型的设定是正确的。再助于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3.1,对数据进行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图所示: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6

8、/01/12 Time: 20:40Sample: 1993 2010Included observations: 18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 X1-0.0301830.023155-1.3035140.2190X21.2390301.0836631.1433720.2772X31.0099080.3629652.7823840.0178X43.2316081.9401841.6656190.1240X5-1.3816850.864258-1.5986950.1382X60.2730280.1223992.2306310.04

9、75C897.54541102.4220.8141570.4328R-squared0.994299 Mean dependent var6922.547Adjusted R-squared0.991189 S.D. dependent var5673.176S.E. of regression532.5272 Akaike info criterion15.67845Sum squared resid3119438. Schwarz criterion16.02470Log likelihood-134.1060 F-statistic319.7300Durbin-Watson stat1.

10、950283 Prob(F-statistic)0.000000图2 最小二乘估计的回归结果估计模型结果如下: 3 回归模型的检验和预测 3.1经济意义上变量的检验 3.1.1拟合优度检验从Eviews回归结果来看,模型拟合优度很好。 3.1.2对方程的检验 1)对进行检验提出原假设;备择假设,()假设显著水平,查自由度为11的分布表,得临界值,故接受,拒绝,即变量是不显著的。 2)对进行检验提出原假设;备择假设,()假设显著水平,查自由度为11的分布表,得临界值,故接受,拒绝,即变量是不显著的。 3)对进行检验提出原假设;备择假设,()假设显著水平,查自由度为11的分布表,得临界值,故拒绝原

11、假设,接受,即变量是显著的。 4)对进行检验提出原假设;备择假设,()假设显著水平,查自由度为11的分布表,得临界值,故接受,拒绝,即变量是不显著的。5)对进行检验提出原假设;备择假设,()假设显著水平,查自由度为11的分布表,得临界值,故接受,拒绝,即变量是不显著的。6)进行检验提出原假设;备择假设,()假设显著水平,查自由度为11的分布表,得临界值,故拒绝原假设,接受,即变量是显著的。 3.1.3对方程的检验 假设显著水平,查自由度为6和11的分布表,得临界值是显然的,故统计量的值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下的情况下是显著的。 3.2计量经济学检验 3.2.1多重共线性检验计量经济学中多重共线性产生

12、的原因:1) 经济变量相关的共同趋势;2)滞后变量的引入;3)样本资料的限制。多重共线性的后果有:1) 完全共线性下参数估计量不存在;2) 近似共线性下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变大;3) 参数估计量经济含义不合理;4) 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和模型的预测功能失去意义。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1)排除引起共线性的变量;2)差分法;3)减小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多重共线性的检验:1) 检验多重共线性是否存在;2) 判明存在多重共线性的范围(判定系数检验法、逐步回归法)。下列用相关系数检验法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经过计算得到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如图所示:图3 相关系数矩阵由上图知,相关系数在0.90以上,这说明解释变量之间高度线性相关,即存在比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