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213341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描述:目前国内检测混凝土强度最为广泛的无损检测方法是回弹法,根据多年检测经验积累,本文列举了影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相关因素及如何提高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精确度。摘要:目前国内检测混凝土强度最为广泛的无损检测方法是回弹法,根据多年检测经验积累,本文列举了影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相关因素及如何提高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精确度。回弹法使用简便、灵活、快速、经济等特点而倍受工程检测单位的青睐,是我国目前工程检测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策略之一。但同时也由于检测仪器的不准确性、检测人员操作的随意性、检测主体骨料的不均匀性、回弹值修正的多方面性等因素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回弹值的精确度,使得测

2、量误差偏大或测量值的不定性。现就几种常见的影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相关因素做简要阐述。1、回弹仪的要求1.1规定回弹仪的标准冲击能量为2.207J,示值系统宜采用指针读式,删去原规程中“采用其他示值系统的同类冲击能量的回弹仪”;测范围由原规程强度换算表中抗压强度适用范围的1050MPa扩大到1060MPa,超过60MPa时可采用冲击能量大于2.207J的混凝土回弹仪另行制定检测方法及专用测强曲线进行检测。1.2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且弹击锤起跳点应位于指针指示刻度尺上的“0”处;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数字式回弹仪应带有指针

3、直读示值系统,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读示值相差不应超过1;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2、检测过程的要求2.1检测人员:首先检测人员需持证上岗,坚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2.2抽检数量:抽检数量对于混凝土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一批同类构件的检测应采用批量检测,批量进行检测时,应随机抽取构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不宜少于10件。当检验批构件数量大于30个时,抽样构件数量可适当调整,并不得少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最少抽样数量;对于单个一般构件,测区数量不宜少于10个。当受检构件数量大于30个且不需提供单个构件推定强度

4、或受检构件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m时,每个构件的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2.3期刊论文发表测区: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宜选在能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也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测区宜布置在构件的两个对称的可测面上,当不能布置在对称的可测面上时,也可布置在同一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应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2;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

5、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峰窝、麻面。3、回弹值测量的要求测量回弹值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并应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每一测区应读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精确至1。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只弹击一次。4、混凝土主体的要求4.1养护方法的影响。标准养护与自然养护的混凝土含水率不同,强度发展不同,表面硬度也不同,尤其在早期,差异更明显。国内外资料都主张标准养护与自然养护的混凝土应有各自不同的校准曲线。蒸汽养护使混凝土早期速度增长较快

6、,但表面硬度也随之增长,若排除了混凝土表面湿度、碳化等因素的影响,则蒸养混凝土的测强曲线与自然养护混凝土基本一致。4.2湿度的影响。国内外一致认为湿度对回弹法测强有较大的影响。试验表明,湿度对于低强度混凝土影响较大,随着强度的增长,湿度的影响逐渐减小,对于龄期较短的较高强度的混凝土的影响已不明显。4.3碳化及龄期。水泥经水化就游离出大约35%的Ca(OH)2,混凝土表面受到空气,CO2的影响,逐渐生成硬度较高的CaCO3,这就是混凝土的碳化现象,它对回弹法测强有显著影响。随着硬化龄期的增长,混凝土表面一旦产生碳化现象后,其表面硬度逐渐增高,使回弹值与强度的增加速率不等,显著影响了fcuR的关系

7、。对于三年内不同强度的混凝土,虽然回弹值随着碳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碳化深度达到某一数值如等于6mm时,这种影响基本不在增长。使用吸水性模板会改变混凝土表层的水灰比,此时混凝土表面硬度增大,但对混凝土强度并无显著影响。试验表明:只要模板不是吸水类型且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时,它对回弹法测强没有显著影响。4.4非泵送混凝土中很少掺加外加剂或仅掺加非引气型外加剂,而泵送混凝土则掺加了加气型泵送剂、砂率增加、粗骨料粒径减小、塌落度明显增大。故有必要对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修正。4.4.1混凝土分层泌水现象使一般构件底边石子较多,回弹读数偏高;表层泌

8、水,水灰比略大,面层疏松,回弹值偏低。4.4.2钢筋对回弹值的影响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极其密集程度而定。资料表明:当保护层厚度大于20mm,钢筋直径为46mm时,可以不考虑它的影响。5、地区专用测强曲线的要求被检测的混凝土应与制定该类测强曲线混凝土的适应条件相同,不得超出该类测强曲线的适应范围,并应每半年抽取一定数量的同条件试件进行校核,当存在显著差异时,应查找原因,不得继续使用。6、保证措施针对以上影响回弹法测强的因素,在工程检测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浅析这些不足,采取必要的措施,使误差降低到最小或消除。6.1回弹仪应在有效检定期限内,测前应对回弹仪进行率定试验;测人员应通过相关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测试动作要规范,切忌随意操作;测区选择要正确。6.2碳化深度值时,应按规范要求,力求准确,做到可靠,禁止凭感觉估算碳化值。若个别构件出现碳化异常偏大,提议选择多个构件测其碳化深度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混凝土碳化深度值。7、结语影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因素还很多,提高其精确度的方法也需更多的研究,检测人员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与责任心,工作时做到灵活应用技术规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