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复试记账讲义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213153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复试记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会计基础复试记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会计基础复试记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会计基础复试记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会计基础复试记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复试记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复试记账讲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复式记账讲义本章要求了解复式记账法的概念,重点掌握借贷记账法下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会计分录、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记账方法是指利用一定的形式和技术,借助会计科目和账户,在账簿中记录经济业务的具体方法。按记账的方式不同,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第一节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特点:1、记账手续简单,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账户记录不相互联系;2、不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

2、个以上账户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特点: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分类记录。2、由于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的账户中登记,因而可以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复式记账法可以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三种。目前,我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采用的记账方法都是借贷记账法。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内容:(1)记账方法的平衡原理(2)记账方向的符号和账户结构: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3)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

3、相等(4)试算平衡方法: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记账符号是指账户的左右两方的名称用专门的符号来表示。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借”与“贷”不表示任何经济意义只是单纯地成为借贷记账法记账方向的符号,分别代表账户的左方和右方。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期初)余额一般在借方。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2、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期末(期初)余额一般在贷方。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3、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4、的结构。收入类账户的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或转销额。期末无余额。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或转销额。期末一般无余额。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一)一借一贷的情况:10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10月1日获得乙公司追加投资100000元,存入开户银行。该项经济业务,属于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的类型。2、10月5日,甲公司向供应商购入原材料一批,价值20000元,货款暂欠,材料已验收入库。该项经济业务属于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3、10月10日甲公司以银

5、行存款支付上月所欠购原材料款10000元。该项业务属于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4、投资者丙收回投资100000元,用银行存款向其支付。该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属于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类型的经济业务。5、10月18日,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备用。该项经济业务属于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的业务。6、10月25日向工商银行借入一年期借款20000元用于归还前欠材料款。该项经济业务属于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的业务。7、经批准企业用盈余公积50000元转增资本。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的是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的变动,属于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业务。8、以盈余公积10000元向所有

6、者分配利润。该项经济业务属于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业务。9、经批准将企业原发行的10000元应付债券转为实收资本。此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属于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业务。(二)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情况无论多复杂,在借贷记账法下,都应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例如,甲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价格255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25000元,余款用现金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根据会计基本等式的恒等关系和借贷记账法的借贷记账规则,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分为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1、发生额

7、试算平衡法。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余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验证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试算平衡表编制步骤:1、将本期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并全部登记入账。2、将所有总账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分别进行合计,计算出各总账的本期借方发生总额和本期贷方发生总额。3、根据各总账的期初余额,分别计算出各总账的期末余额。4、将所有总账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

8、抄入试算平衡表并加计合计。余额试算平衡表在日常会计核算中,一般是在月末进行一次试算平衡,可以分别编制发生额试算表和账户余额试算表,也可以合并编制一张发生额和余额试算表。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数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第二,如果试算表借贷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第三,即便实现了有关三栏的平衡关系,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例如:漏记某项经济业务,将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发生等额减少,借贷仍然平衡;重记某项经济业务,将使本期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发生等额虚增,借贷仍然平衡;某项经济业务记错有

9、关账户,借贷仍然平衡;某项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中,颠倒了记账方向,借贷仍然平衡;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发生多记少记并相互抵销,借贷仍然平衡;等等。第三节会计分录一、会计分录的概念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例如:借:原材料25500贷:银行存款25000现金500二、会计分录的分类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分录。例:借:原材料贷:银行存款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例: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

10、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注意: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三、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1、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2、确定涉及到哪些账户。3、确定涉及的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即应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4、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的金额是否相等。例如,仍以前面所举甲公司2009年10月的经济业务为例,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银行存款100000贷:实收资本100000(2)借:原材料20000贷:应付账款20000(3)借:应付账款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4)借:实收资本1

11、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5)借:现金2000贷:银行存款2000(6)借:应付账款20000贷:短期借款20000(7)借:盈余公积50000贷:实收资本50000(8)借:盈余公积10000贷:应付利润10000(9)借:应付债券10000贷:实收资本10000上述分录都是一借贷的会计分录,属于简单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例如,以前面所举甲公司购入原材料25500元的经济业务为例,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原材料25500贷:银行存款25000现金500再比如,乙公司以银行存款偿还到期的短期借款4000元,支付借款利息150元。借:短期借款4000财务费用150贷:银行存款4150四

12、、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和登记账户的举例(见教材)第四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含义和关系账户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不同,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和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1、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2、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3、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求做到:1、凭证相同。2、方向一致。3、期间相等。4、金额相等。通过平行登记,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在登记金额上就形成了如下关系:总账账户的期初余额=所属明细账户期初余额合计总账账户的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