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21053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周末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宿建德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一个字是?_2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_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梅 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数(sh sh)枝梅为(wi wi)有暗香来2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来表现_。3从“凌寒独自开”可以看出梅花_的品性,这种品性也正是_的写照。4“暗香” 喻指_,由此我们明白_。3. 阅读乐园。赠刘景文苏轼荷尽

2、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注释)刘景文:北宋时人。苏轼看重刘景文,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交谊颇深。擎(qng)雨盖:指荷叶。橙黄橘绿:橙子黄了,橘子绿了。1解释加点的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尽:_ 犹有:_诗句意思:_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_3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_4描写菊“犹有傲霜枝”的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_4. 读一读,做一做。_,_。五岭逶迤_,乌蒙磅礴_。_,_。_,_。1补充诗句,并用“”画出中心句。2“千山”在诗句中指的是、和。“万水”指的是、。3这首诗是的作

3、者是_。这首诗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_的英雄气概和_精神。其中表现红军把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5. 阅读鲁迅的自嘲,完成练习。自 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注释)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表示愤恨和轻蔑。孺子牛:春秋时齐景公跟儿子嬉戏,装牛趴在地上,让儿子骑在背上。这里比喻为人民大众服务。1根据意思写诗句。(1)破帽遮脸穿过热闹的集市,像用漏船载酒驶于水中一样危险。_(2)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_2下面对自嘲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

4、的一项是( )A.华盖,指像花那样盖在头上的云气,这里指好的运气。B.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在检讨、回顾、剖析了自己过去的人生观、战斗姿态后表示对目前情况的自剖、自嘲。C.诗中这些自嘲中的矛盾、悲哀和伤痛包含着一位伟大人物严于审视自己的自谦、自叹。3对待敌人时,我们应该“_”;对待人民时,我们应该“_”。(选择诗句填空)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_。_,飞入菜花无处寻。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2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3“急走”的意思是_。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C.“急走

5、”“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_7. 古诗赏析。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注释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乱花:纷繁的花。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浅浅的青草。行不足: 百游不厌。足

6、,满足。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的诗句是。(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是、。(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多选)A.比喻 B.拟人 C.对偶 D.夸张 E.反问(5)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_8. 古诗鉴赏。江南春_,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_。1补全诗句。2这首诗是_代诗人_所著。他与李商隐并称为_,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你还曾学过他的_。3“南朝

7、四百八十寺”一句中,你如何理解“四百八十”这个数量词,作者为什么这么写?_4这首江南春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请你说一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9. 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2诗句的意思是_3诗句赞美竹子_的精神品格。A.无私奉献B.坚韧顽强C.硬骨头10. 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明月别枝惊鹊,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词题是。(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明月别枝惊鹊,。(3)词中的“见

8、”读,它的意思与“”相同。(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_。_,任尔东西南北风。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2解释重点字词。咬:_坚劲:_任:_3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B.深山里C.破岩中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_5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_12. 课内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_。卷地风来忽吹散,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词语。翻墨:_卷地风来:_水如天:_3说说“卷地风来忽吹散

9、”的意思。_4诗人描写的是_,表达了诗人_之情。13.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A.圆圆的月亮。B.新月。2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越中山色镜中看。()A.越过中间。B.周代诸侯国名。3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兰溪三日桃花雨。()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4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_(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_5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东栏梨花 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诗歌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_2看到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