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利上城国际二期测量方案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203411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利上城国际二期测量方案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港利上城国际二期测量方案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港利上城国际二期测量方案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港利上城国际二期测量方案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港利上城国际二期测量方案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港利上城国际二期测量方案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利上城国际二期测量方案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港利、上城国际二期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定 人: 编制日期: 目 录一、工程概况4二、施工测量基本要求4三、工程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设计与测量放线7四、施工期间变形观测16五、各种测量标桩形式与埋设17六、施工测量组织机构18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港利、上城国际二期B标项目,由6栋住宅构成。位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三环北路北侧、迎宾路西侧,拾新路南侧,三队路东侧,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下部地下车库、上部住宅楼(地下1层,地上住宅结构18-28层),建筑面积77724.63m2,其中地下12613.57m2,地上住宅64532.26

2、m2,该工程是由徐州港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徐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施工单位为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基准点的情况 根据甲方提供的数据,控制点有二个:(西围墙内南变压器下及北变压器北)点 号X坐标Y坐标高程(m)北变压器北(A3点).450.46636.121南变压器(A4点).307.17936.075二、施工测量基本要求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高层建筑设计及施工规程测绘出版社控制测量学、建筑施工手册制定本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基本要求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地理位置便利,建筑规模大,工程施工进度要求高,工

3、程质量要求高,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高层建筑施工规程等相应规定,结合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应规定制定本工程的工程施工测量基本要求。本工程采用整体控制分级布网的原则布设场区施工控制网、建筑物控制网作为建筑定位放线的施工控制,以下根据规范规定建筑允许偏差(建筑限差)作为起算数据推算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1.1、建筑物定位限差与场区施工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根据规范规定,场区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是根据场区面积大小及工程重要性等因素并结合工程测量经验来确定,结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2010)相应规定,本工程建筑定位允许偏差取2cm 为宜,建筑物定位点位中误差为10mm,根据工程测量误差理论与

4、误差分配要求可以推算出本工程场区控制网的精度为:测角中误差2边长相对中误差1/30000控制点点位中误差10 mm1.2、结构构件施工允许偏差与建筑物控制网精度 本工程主要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柱、剪力墙、定位要求最高,其相对建筑轴线的允许偏差为5 mm,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建筑屋主要轴线作为起算数据推算建筑物控制网的精度为:控制线中误差1.8 mm测距相对中误差1.8 5/80005=1/9938(取用1/10000)测角中误差1.8 5/(80005)=20.8 (取用20)高层建筑施工规程规定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轴线间距30-50m 并组成封闭图形,其测距精

5、度不低于1/10000,测角闭合精度不低于20,证明本工程的建筑物控制网精度是符合本工程实际和规范规定,是科学合理的。1.3、标高测设与高程控制网精度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层高允许偏差5 mm,全高允许偏差30 mm,以此作为起算数据推算高程测量允许偏差:层高允许偏差3mm,全高允许偏差20 mm,场区高程控制网精度取用三等水准测量精度。1.4、竖向投测与轴线竖向投测精度要求本工程建筑高度最高87.3m,层间竖向允许偏差5 mm,全高允许偏差H/1000,以此作为起算数据推算本工程轴线竖向投测精度为:层间竖向测量允许偏差3 mm,全高允许偏差H/1000 且20mm。2、施工测量仪器与工具

6、序号仪器名称型号精度指标数量用途备注1水准仪Ds33mm2标高测量良好2经纬仪DJ2水平2垂41测量放线良好3全站仪SET211误差 21控制测量良好4铅直仪5 5mm/100m1轴线竖传递良好5放线钢尺50 m/5 m2/4放线良好6吊线锤1Kg4放线良好7尺垫2个水准测量8铁锤、油漆、排笔、钢钉、墨斗、等配合工具根据需要配备放线良好9计算器5测量计算良好三、工程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设计与测量放线1、控制点和水准点的复核本工程施工测量以甲方红线作为起算数据,在场区控制网布设前必须严格细致科学的进行校核(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小1/30000,测角中误差5控制点点位中误差10mm 水准测量往返测

7、闭合差限值为4N N 为水准测量测站数)。高程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高程为基准。2、控制点向场地内引测 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均在施工现场外,即南变压器跟前及北变压器北;因此必须建立场内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建筑施工图、施工测量要求,设计施工现场控制网,根据场地方正规则的地形条件,在保证场地内工程控制点的通视条件下在场地内选点,选点时尽量设在离基坑较远,土壁稳定的位置,控制点之间距离尽量均衡,并且考虑到后续工作的方便,为配合土建的分段施工在总体测量的布置下,按2、7、8、9、13、15、S1、S2号栋号分别以单栋的轴线放出控制点,同时将地下室的内外轴线特别是地下室的拐角处,布设控制点。3、

8、建筑方格网本工程建筑方格网采用基线法布设,建筑基准点布置于建筑物之外,并与建筑主要轴线平行,建筑物基线上的控制点不少于3 个,工程放样方法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控制点初步放样出主轴线,初步测设的主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2cm。初步放样出主轴点后将主轴点与已知控制点联测,联测可以采用导线测量、三角测量等方法精确测量出主轴线点的坐标,并进行角度观测,测量主轴线的直线度,同时采用全站仪精确测量主轴线距离。3.1、下面结合港利上城国际二期一标段项目工程介绍施工过程中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图1)。图中为施工控制点,为三角标志,作控制方向用,在打桩期间通过围墙内甲方给出的两点及高程,把甲方给出的两点引入北面围

9、墙内侧三点3#、4#点作为控制点,(由这两个控制点引出的5#点作为备用点)。建立施工方格网。由于挖土及建造过程中5#控制点不能再利用,5#点只能作为备用点。 随着施工建筑层不断升高,用架设在施工控制点上的仪器直接投线有困难时,将利用已投至外部布置的三角标志作为控制。在该工程中确定以轴线为主要中心“十”字控制。当中心点用串线法确定后,仪器必须架设在中心点上,分别实测“十”字四个交角,看是否满足906的要求。中心点确定后,以设计距离逐步进行放样。另以三角标志作校核用。在施工时,均所定轴为中心控制轴线。考虑到建筑物结构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外部布置的三角标志逐渐失去控制作用,在地下结构部分浇筑到0.00

10、时,在0.00面层上根据所定轴线测定四个主要轴线点,组成一矩形内控制,并在上升的每层楼板上与该四个所定轴线相对应的位置留出20cm20cm的预留孔,作为该四个所定轴线点向上作垂直传递用,且与所定轴线作相互校核。当主楼施工到一定高度时,外控制和远方三角标志均失去作用,此时必须以内控制作主要依据。必须注意,外控制、三角标志、内控制之间的关系必须保持一致,这样无论施工到哪一阶段,都能确保一定的精度。在该项工程中控制点之间距离误差要求达到2mm,测角中误差5,其余均按施工测量规程进行。 图1港利上城国际B标项目平面控制图3.2、根据规范规定主轴线测量精度为:主轴线点点位中误差10mm测角中误差2.5

11、主轴线直线度限差1805(中误差1802.5)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 3.3、短轴线测设:在主轴线上采用全站仪精确测出轴线交点,并将轴线全长误差分配到各短轴线间距上,避免误差累积。定出轴线交点后在轴线交点上设置经纬仪,根据主轴线方向定出短轴线方向,精确测量短轴线距离定出短轴线端点。3.4、短轴线测设精度要求:短轴线点点位中误差10mm主轴线与短轴线交角限差905(中误差902.5)测距相对中误差1/20000测量完成后编制施工场区控制网(方格网)成果图及轴线点坐标作为建筑物控制网布设的首级控制。4、平面控制4-1、在工业企业建筑场地上,一般地面较为平坦,适宜于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平面位置

12、的放样。在平面位置的放样方法中,通常用的是极坐标法、直角坐标和投影法。4-1.1、当用极坐标法放样时,要相对于起始方向先测设己知的角度,再由控制点测设规定的距离。4-1.2、当用直角坐标法放样时,则先要在地面上设有两条互相垂直的轴线,作为放样控制点。此时,沿着Z轴测设纵坐标,再由纵坐标的端点对Z轴作垂线,在垂线上测设横坐标。为了进行校核,可以按上述顺序从另一轴线上作第二次放样。为了使放样工作精确和迅速,在整个建筑场地应布设方格网作为放样工作的控制,这样,建筑物的各点就可根据最近的方格网顶点来放样。4-1.3、当用投影法放样时,根据建筑物的对应控制点,投影建筑物的轮廓线。具体作法如图2所示。将仪

13、器设置在A2,后视A2,投影A2A2方向线,将仪器移至A3,后视A3,定出A3A3方向线。用同样方法在B2B3控制点上定出B2B2,B3B3方向线,此方向线的交点即为建筑物的四个角点。图2建筑物放样示意4-2、下面分析用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放样点位的精度4-2.1极坐标法设有通过控制点O的坐标轴Ox和Oy,待放样点C(图3)的坐标等于x和y。放样是用极坐标法,由位于Ox轴上离点O距离为c的点A来进行。也就是说,在A点测设出预先算得之角度,再由点A测设距离到点c。因此,为了放样C点,需要进行下列工作:图34-2.2、在Ox方向上量出由点O到点A的距离。;4-2.3、仪器对中;4-2.4、在A点安置仪器测设角度;4-2.5、沿着所测设的方向,由A点量出距离b;4-2.6、在地面上标定C点的位置。以上各项工作均具有一定的误差。由于各项误差都是互不相关的发生,所以彼此均是独立的,按误差理论可得用极坐标法测设C点的总误差: 式中 ,1丈量c与b的误差系数;e对中误差;m测设角度误差;标定误差。由上式可看出,C点离开A点O点愈远,则误差愈大。尤其是b的增大影响更大。此外,我们还可看出,总误差不取决于角度的大小,而是决定于测设角度的精度。为此,为了减少误差M,需要提高测设长度和角度的精度。4-3、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是极坐标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