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感和学生学习的关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202557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情感和学生学习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情感和学生学习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情感和学生学习的关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情感和学生学习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必须准确理解其情感因素的作用,并学会调控,从而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反应,以激发、感染、陶冶学生,使其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发挥。可这正是我需要持续学习和提升的。因为教师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状态。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就会激发起潜能和积极性,使学生变得聪慧而活跃;反之,则会压抑其潜能和创造性,使其变得窒息而迟钝。教师富于表情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内在的视觉形象,有利于学生感知教学内容。教师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往往是通过表情传递给学生的。如教师伴随着教学活动而流露出来的期待的目光、疑问的目光、深邃的目光、严肃的目光等都表现了对学

2、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和要求,都无声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如教师显露出来的甜蜜的笑、温和的笑、满意的笑、苦涩的笑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影响。教师的手势亦可传递大量的信息:自然安详的手势协助教师陈述教学内容;柔软舒缓的手势协助抒情表意;急剧有力的手势协助升华激昂的感情。总之,教师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眼神手势都能够描摹事物的复杂状貌,传递潜在的心声,披露内在感情,增强其言语的感染作用,给学生留下鲜明的视觉形象,从而收到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的效果,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教师富于情感的言语活动,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教学过程中,教师充满情感的言语活动会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其记忆

3、准确而持久。教师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反应的敏感性、思维的活跃性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临渴逢源、豁然开朗的境界;有利于激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殿堂中流连忘返,等等。教师怎样调控情感,使其处于最正确状态呢?若就事论事,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因为情感的可控性、调控范围及水准取决于教师的情绪修养和个性品格,教师要苦练“内功”,才能擅长调控自己的情感。要注重陶冶情操,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要增强个性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以感染学生;要提升情绪涵养,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势态和情感势能;要注重业务水平的提升,切实领会教材,将情感融注其中;要擅长控制不良激情,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总之,教师只要充分理解和擅长调控情感因素,擅长深切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并融注于教学过程之中,就会创设和谐的教学心理气氛,从而激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提升学生的智力和情感智力,就能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现奠定基础,提供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