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语文版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196605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度语文版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度语文版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度语文版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度语文版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2011学年度语文版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度语文版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度语文版高一语文单元测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单元测试高一语文试题(2)【语文版】 命题范围:必修3第三、四单元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金开诚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默契”的形成和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又由于创作和欣赏

2、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但这变动乃是在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出现的;任何一方如果突然间严重破坏“默契”,那么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便趋于破裂,艺术作品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就京剧的伴奏而言,使用简单的民族乐器早已形成“默契”。这种“默契”还不仅仅是出于谅解与定势,而且也符合求美求新的愿望。因为对许多老观众来说,主要以京胡伴奏唱腔自有其美妙的感受,特别像徐兰沅、王少卿为梅兰芳伴奏,在老观众心目中都已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增加更多的音响只会起消极的作用。客观地看,这些伴奏与演唱之间也确有水乳交融之妙。虽然这样的珠联璧合已不易见于当世,但因心理定势的

3、关系,老观众仍感到以苍劲或细腻的琴声来伴奏各种风格唱腔是最符合听觉要求的。同时老观众也并不保守,在伴奏的发展中,京胡加上了二胡,又加上了月琴;名琴师们还不断设计一些花过门、花点子,并在托腔时准确运用琴声与唱腔的离合变化,这都已被接受并受到欢迎,所以双方的“默契”事实上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但是,当伴奏突然变为庞大的交响乐队时,由于背离原有的“默契”太大了,所以表示不能欣赏。这种不能欣赏,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默契”运动规律的制约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不过,艺术“默契”虽然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事情,是在创作与欣赏这个大系统内所出现的一种规律性互动,却也必然受到系统之外

4、的种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制约。现在只就新观众对京剧演唱与伴奏的听觉感受来说,由于听的能力缺乏训练而未能入于唱腔与伴奏的精细之处,整个听觉既然处于极为粗略的宏观状态,就不能不感到京剧的唱腔与伴奏是过于单调以至于陈旧的。但从美学上说,京剧的佳妙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确蕴藏着中华民族创造的大量艺术精华。因此许多创作人员和热心人士深感到对它的继承与发扬负有历史的责任,为此而进行种种探索以求改革振兴,试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就是这类探索的一种。这种探索,特别需要得到懂行的老观众在精神上的赞助与支持,这也是一种社会性的默契。 【注】托腔:戏曲演出时用乐器衬托演员的唱腔。1下列对“艺术默契”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

5、一项是( )A艺术默契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对京剧艺术所持有的一种理解和认识。B艺术默契的稳定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的谅解、求美心理决定的。C艺术默契的变动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相互依存关系趋于破裂而导致的。D艺术默契的形成是受到艺术运动的规律和种种社会历史因素制约的。2下列对京剧伴奏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以京胡为主的简单民族乐器为京剧伴奏,获得许多老观众的充分认可。B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民族乐器,标志着传统京剧伴奏的逐渐变化和发展。C使用交响乐队为京剧伴奏,就完全背离了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默契。D京剧伴奏引进新乐器新形式,是为了振兴传统京剧艺术而作出的新的尝试。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

6、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要接受现代庞大的交响乐队为传统的京剧演唱伴奏的表演形式,老观众就需要抛弃因循守旧的观念。B只就听觉感受来说,即使训练听力并改变听觉的粗略状态,新观众也很难进人京剧艺术的佳妙境界。C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意味着京胡、二胡、月琴等简单的民族乐器将逐渐退出京剧艺术的舞台。D有懂行的老观众的精神支持和缺乏听力训练的新观众的用心贴近,京剧探索中新的默契就可能形成。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黄州快哉亭记苏 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

7、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

8、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合沅、湘,北合汉、沔 合:汇合B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即:就,就着C 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舍:房舍,房屋D 有风飒然至者,王披

9、襟当之 披:敞开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B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C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6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描述“快哉亭”可以观赏江流胜景,并说明“快哉亭”得名的缘起,描写和议论有机结合。B 第二段:描述亭上所见之景物,真足以畅快人心,再叙凭吊附近往古历史之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C 第三段:借宋玉与楚襄王对“风”之不同的看法,作为下段抒发议论之过渡。D 第四段:盛赞张梦得能不以物伤性,虽在贬谪中,亦能从其中领悟出“快哉”来。7把文

10、言文材料中的画线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4分)(2)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3分)(3)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寄 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8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9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歌台暖响, ; ,风雨凄凄。(阿房宫赋)(2)或取诸怀抱, ; ,放浪形骸之外。

11、(兰亭集序)(3)云销雨霁, 。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趵突泉的欣赏老 舍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的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这又是个中国人的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市场。南门外是一片喊声,几阵臭气,从卖大碗面条与肉包干的棚子里出来,进了门有个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这里,“

12、一毛钱四块!”和“两毛钱一双!”的喊声,与外面的“吃来”联成一片。一座假山,奇丑;穿过山洞,接联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磁,东洋玩具,东洋加劲的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这里很不易走过去,乡下人一群跟着一群的来,把路塞住。他们没有例外的全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小脚妇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许你痛快的过去。到了池边,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全是唱鼓书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哟”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产科医院的病室。除了茶棚还是日货摊子,说点别的吧!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

13、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新近为增加河水的水量,

14、又下了六根铁管,做成六个泉眼,水流得也很旺,但是我还是爱那原来的三个。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前年冬天一把大火把泉池南边的棚子都烧了。有机会改造了!造成一个公园,各处安着喷水管!东边作个游泳池!有许多人这样的盼望。可是,席棚又搭好了,渐次改成了木板棚;乡下人只知道趵突泉,把摊子移到“商场”去(就离趵突泉几步)买卖就受损失了;于是“商场”四大皆空,还叫趵突泉作日货销售场;也许有道理。(1)文章开篇说“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2)试比较,文章两段所描写的趵突泉之景有什么不同?(3)第段中连用了三个“永远”,两个“永不”,有什么作用?(4)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趵突泉素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趵”是跳跃的意思,“趵突”形容泉水腾跃喷涌而出,所以以“趵突”二字作为泉名。B写大泉,作者用浓笔重彩,渲染铺陈,状其恢宏之景象,抒发了真切的感慨。C写小泉,文中用了一组比喻句,描摹出小泉的各种姿态。D从审美对象而言,对大泉作者欣赏到的是“豪气,对小泉欣赏到的是“秀气”。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纨绔嗜好(sh) 碛口(z)相形见绌B书藉哆嗦(su) 敕造(ch) 一射之地C惫懒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