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哪些好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19618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哪些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哪些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哪些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哪些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哪些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哪些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哪些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哪些好我是2014考生,本科是学经济的,跨考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一战成功,初试成绩第八。前几天北大发出了拟录取通知,我被录取了,高兴之余,也来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一、政治 我政治复习得比较晚,而且投入很少,所以66分不高,没有多少发言权。而且今年政治有点运气的因素在里面,我一共只背了五道大题,结果就命中四道,其中有一道竟然还是考前那一晚梦到的,真是太幸运了! 我高中是文科生,政治还比较熟悉,尤其是哲学这一块,所以复习的时候几乎没怎么背。七八月份报了一个政治辅导班,那种好几百人上课的大班。这种考

2、研班上课效果其实并不好,但作用还是挺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种大班一般都是集中上课,暑假的时候一天上6小时以上,属于突击复习,上完一天课,脑子里面几乎什么都记不住,所以效果并不好。但是在暑假的时候,政治大纲还没出来, 自己看的话会非常迷茫,尤其是理科的同学更是如此,这个时候跟着老师大体过一遍内容有个印象还是很好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辅导班可报可不报,关键看个人。底子好的文科生,可以不用报,9月份开始看政治就可以;政治底子不太好的同学们可以报一个,打一个基础。 9月份大纲解析出来,好大一本书,每天看的很慢很慢,也不会找重点,我觉得我那段时间几乎没多大成效。后来等到风中劲草系列出来,我就对照看,同时

3、做着肖秀荣1000题,每天看个20页左右吧,用个2小时就能搞定,这时候是10月份。不过这段时间我整个的状态都不是很好,效率比较低,感觉非常疲惫,这大概是暑假和整个9月份学得太忙的结果吧,所以十月就进入疲惫期了。我稍微调整了一下,把每天的任务量减小,但是保证每天看一定量的政治,所以政治一直都没有落下。进入11月,速度稍微加快了一下,主要是做风中劲草的练习题,当车轮战一样的做;题其实非常基础,但我因为没有背,所以做得并不好。很多人这个时候就开始背书了,我觉得要看个人吧,专业课和英语比较好的,这段时间可以拿出来时间背背;专业课比较紧张的,还可以再推一下。这个时候要注意政治的选择题,因为选择题占很大的

4、分值,而且丢分比较容易。十二月份,各种政治资料就陆续出来了,冲刺班和点睛班也都开始了。这个时候,我也和大部分人一样,买了肖四、任四、启航20天20题神马的,每天上午俩小时晚上俩小时背书,这时候给政治分出的时间久多了。当时辅导班也分析了30个重点吧,我又结合买的那些资料整合了一下,弄出了5个五星级重点,10个四星级重点,还有12个还是13个一般重点,然后根据各家资料整合答案,尽量精简;同时也在不断做选择题。到考前的五天的时候,我纠结了一下要不要背大题答案,问了学长学姐;很多学长学姐告诉我,背多了很可能没用,尽量要记要点。于是我就着重背了一些内容就上考场了,还好今年运气比较好。不过今年下来以后,遇

5、到好多同学说,上了考场发现大题都是背过的,但是就是记不起来了,背得东西太多有点混淆了。看来大篇幅地背也是有风险的,同学们注意抓重点吧。 政治考得不高,同学们参考一下意见就可以了,不要被我误导,嘿嘿。 二、专业课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两门专业课,分别是汉语基础和汉语国际基础。前者主要包括现代汉语、语言学、古代汉语等内容,后者主要包括中外文化、中外文学、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等内容。北大不指定教材,要看的书非常多,大家作好买书的心理准备。 我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在2012年的后半年主要是搜集资料,了解各个专业的内容。我不太想从事理论经济学方向,所以不想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而我一直都喜欢学语言,

6、很喜欢英语和汉语,学了第二外语,觉得对外汉语比较适合我,看了专硕的题,觉得我有那个能力考上,所以就开始准备了。正式的准备是在寒假,买了好多书,但是有些迷茫。三月份北大复试完之后,认识了学姐,学姐提供了很多非常有用的信息,对我非常有帮助。在这之后,我就开始了我说紧张不紧张、说轻松也不轻松的考研生活了。 我先讲一下我的时间安排,自认为还不是很合理,同学们批判地看待哈。 三月到五月,我把基本的专业课书目都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包括北大版现汉、刘珣的引论、文化要略、语法教程等,现汉和引论都作了非常详细的笔记。但这个笔记只起到了帮助我理清书本的作用,后期帮助不是很大,但也不可忽视。在这里说一句,做笔记的时候

7、要注意尽量不要抄书,要学会概括、学会抓重点。抄一遍书,费时又费力。这个时候,我早上六点起,坚持早读,做的就是背单词,有时候也会背古诗词古文吧。然后,除了上课时间,我一有空就到隔壁的山西大学旁听专业课,主要是现代汉语和文学史,周末还去听语言学概论。利用这个机会,我把黄廖版现汉也仔仔细细过了一遍。这个时候,我真的不论风吹雨打,骑着我的小自行车往返于我们两个学校之间,真的弥补了好多跨专业的不足,所以,跨专业就不能算个问题了。当时在看书、做题的时候遇到的问题,我都抓住去山西大学听课这个机会,课下找老师帮我解决。可以说这几个月非常忙,除了我自己的专业课,我还去山西大学听课,还要看完这些书,还要完成背单词

8、的任务,真的是相当累。曾经想过为什么要这么累,但我最后还是告诉自己:忍一段时间就好了,忍过去就是美好的明天。进入北大,我就能像我表姐一样,去听牛人的课,享受最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就能结交优秀的朋友,就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就能让自己像胡适先生那样静心研究自己喜欢的问题,孜孜不倦地向着目标前进而不像现在这样处于一个慵懒而堕落的环境中。 六月初是我第一个疲惫期。我这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选择远行,所以去了西安。古城很美丽,真的适合放松一下心情。回来以后,心情好了,自然就有力气好好奋斗了。 六月基本把时间给了我的本专业,奋斗了一下期末,但我每天都抽出时间看考研的东西。考研复习是一个链条,一旦这个状态断开

9、,就很影响复习进度。 七月份我去找学姐补课了,补了一周吧,主要是抓重点,把现汉和引论好好吃了一遍,作文狠狠地练了,可以说,这一周是我整个考研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七天,为我后来的复习整体把握好了方向,一点都没走偏。 之后上了半个月政治,我回了几天家就赶紧回到学校进入复习。八月份和九月份的我,完全处于军事化学习状态。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早读,主楼下面总有我的身影;八点到十二点是主要的专业课,这个时候我把现汉和引论的重点又啃了一遍,并且把黄廖版现汉和北大版现汉上面所有的例子都看了一遍。文化要略做了非常完整的笔记,精简而丰富。同时,我也完成了英语所有的真题阅读。坚持每天一篇英语作文。这段时间是我整个考研过程

10、中最忙碌却最充实的一段时间。 但也要告诫同学们,一定要劳逸结合,否则你会迎来一个很可怕的疲惫期。整个十月,我都处于这个疲惫期。这个时候,我还是选择了出行。我真的算是心态很好的人,这个时候不仅不紧张,而且看得很开。我认为,一个人因为心情不好浪费的时间要远远多于他休闲所用的时间。这个时候正逢我期待了很久的偶像来北京,所以我就去北京看演唱会了,哈哈。回来以后还亢奋了一周左右。当时在我们班同学眼中,我应该是没啥希望了,就剩百天不到了还为了追星去看演唱会,简直就是不把考研当回事么。哈哈,各位,考研确实很重要,但我认为我的人生中还有许许多多事情,考研不是我人生的全部,所以我肯定不会放弃全部来投入考研。我认

11、为,我心情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心情好了,当然也会效率高;心情不好,每天再书桌前做十几个小时都是白搭。还有许多人喜欢看别人,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是有害的,整天看别人在做什么容易打乱自己的规划,而且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非常不利。在这一点上,我可以说做得还不错,整个考研过程中,就是一开始的时候受了一点别人的影响,还得我半个月学习效率都很差;之后的几个月都坚持自己的原则,该学就学,该休息就休息。 另外给同学们提一个建议。许多人喜欢按时间定计划,我几月几日之前要看完哪本书,我今天几点到几点要做什么。这样不如按照工作量定计划。比如,我给自己规定,每天看25页政治大纲解析,看多少页专业课,做多少题

12、,我就按照这个计划来完成;计划完成以后,我就可以休息了,没必要赶。所以后半年我学得基本是轻松的。那时候韩剧一直追着,一集都没落下,韩国综艺也没落下,照看不误,在别人眼里我一点都没有刻苦的样子。但我知道我自己的情况呀,我把该学的都学会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花好多时间呢。反而好多非常刻苦的同学这次没有考好,我觉得用力要用在点上,不一定非要特别特别辛苦。 在疲惫期的时候,我当时果断的把课本扔开,拿起真题来做。基本上每天能做两个学校的真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哪里学得不清楚、哪里没记住,再翻到那个地方好好记。除此之外,还看了一些其他教材,比如周小兵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导论和赵金铭那个系列的跨文化交际学,

13、还看了一些文学和文化的课本,就像看课外读物一样看,反而记住了不少。到了11月,我的疲惫期就基本结束了。 11月这一个月,我主要把知识点进行了整合。 这个时候我大致已经发现北大的出题规律了。2010年、2011年和样卷的模式一样,2012年和2013年基本上是这样的:第二部分汉语应用能力这一块,语音、汉字会各出一道问答题,词汇、语法会出一道简单的分析题,古文阅读和样卷形式相同,第三部分汉语语言分析部分,语音、词汇各出一道大题,语法出两三个分析题。所有的这些题目都来源于北大版现代汉语和陆俭明的现代汉语语法教程。所以,我把北大版现代汉语每一课后面的课后题全部都搞定,陆俭明那本书上面按照句型问题把问题

14、全部归纳,然后把这两本书上面所有涉及语法分析的重点全部收集到笔记本上,大概有50个左右。这个笔记被我奉为专业课一复习宝典,几乎涵盖了所有语法难点,我在考前认为北大后的语法题一定不会跑出我这50个重点范围内,结果也真的如我所料。 专业课二的复习主要在教育学心理学上。北大的教育学心理学部分向来出题方向很难把握,不知道出题来源。我用的是陈琦、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这本书的好处是每章后面都有这一章节的所有重点名词解释和习题。我基本是按照这个重点名词解释看的,看得比较快,也抓住了重点。除此之外,我把刘珣的引论又做了一个系统的笔记,主要是列表,比较各个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流派、教学法,帮助记忆。 12月份

15、,留给政治的时间多了,专业课除了背重点以外,就是真题模拟。我把手头所有学校2012年的真题留下来这个月用来模拟,每天掐好时间,作文也要写,锻炼的就是临场的感觉。这个时候就要重视作文了,要做到有限时间内写得有条有理、详细具体,不能一味多写。自己怕写得不好可以向学长学姐请教,也可以和同学研友们互相讨论,但一定不能不练作文。这一个月,我果断回归最基础的教材,主要是北大版现汉、黄廖版现汉、陆俭明的语法教程、中国文化要略、刘珣的引论等,放弃了一些文学、文化类的扩展书目,把最基础的东西掌握了个一清二楚。千万不能贪多,要抓重点,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整个复习过程,我大概说完了。其实我觉得,每天集中精力用

16、七八个小时时间学习,所有的学习任务就可以完成。我记得圣诞节前后我病了一场,扁桃体发炎了,我没着急,每天八点钟起床去上自习,上到中午回来,吃完药睡一下午,晚上再去上自习,一天学习七八小时,但这七八小时我一点都没有白过,利用率都非常高。很多人看似很刻苦,但去了教室以后时间利用不佳,学一上午不一定学到一个重点,甚至精神状态都是不好的,去了因为休息不好而提不起精神。我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回家睡觉! 有的人复习过程很紧张。我曾经在自习室外面遇到一个同学背书,我问她为什么有椅子不坐,她说她顾不上坐下。这样刻苦的同学很多,但我的复习过程绝对没这么学霸,这么励志,反而很是消闲。我记得我和同自习室的研友还经常玩iPad上面的游戏,看电影,看视频等等,但我学习的时候就全身心投入了。我不能做到一天十小时一直都全身心投入,我不知道别人可不可以,反正我学累了就休息。 还有的人经常说:我一定要考上。对于这种人,我只能呵呵了。反正我不是上帝,我真的没办法说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