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运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19240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运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在数学课堂的运用摘要: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借助信息技术,搜集信息,充实学习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借助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把知识还原于生活实际。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数学 激发学习兴趣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必然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转变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育观念与教学机制的整体深刻变革。以教师

2、使用信息技术为主演示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曾经是近些年来广大教师已经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计算机以其功能强大,交互能力强,具有资源丰富的特点,使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弥补了常规媒体的不足等。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及学习方式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组合教学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的联系起来,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及信息多媒体技术,将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课堂教学

3、效果最优化。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媒体应用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堂课成功的教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是很高的,信息技术是我们的好帮手。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使学生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在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个动画讲授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设置悬念,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

4、这样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心理。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在直线、射线、线段的判断中,学生对“线”的特征虽然了解,但应用于上把握不定。我们在设计课件这一部分时,采用动画显示直线、射线和线段。例如,可以使线段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射线是线段基础上一端的无限处长及把线段两端处长得到直线,这种在原有图形基础上的动画展示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线间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线”的特征的掌握。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起课堂高潮 例如我们对圆的认识设计采用了三

5、个问题情景:首先是向学生提出圆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有哪几种?等学生回答后,从计算机中调出圆的图象等几种,让学生集中精力观看后,情绪高涨,思路开阔;在对圆的判别中,设计插入一个绘制的车轮图象,使学生对圆的性质豁然醒悟;在对一堂课的归纳、小结时,采用网络技巧及特写处理,把本节课主要内容思想和解题技巧以以特写方式归于一张画面上,并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同学能轻松愉快地掌握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我在执教相遇问题一课中,用速度和乘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恐怕难以接受,于是用多媒体演示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3小时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车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车每小时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

6、线段,即速度和,走了3小时就有了3段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车走的路程和。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二、借助信息技术,搜集信息,充实学习内容信息技术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发展余地。善加利用,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综合优势。特别是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

7、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觉接受刺激,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一定会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例如在学习角的种类后,有学生提出,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是什么角?学生通过上网搜索不仅知道了这个角的名称,还了解了有关角更多的知识。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它彻底打破了学校教学方式的束缚,这种一体化的特性,使我们的教学既可以实施个别化教学,也可以实施合作教学,经过合作学习,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对同一个问题得较全面、科学的认识。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发现、自主

8、探索”式学习。网站上储存的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等内容,每一位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有目的的选择学习。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培养学生的搜索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能力,又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推导公式时,除用两个梯形的拼摆得出计算方法外

9、,如何利用一个三角形的切拼,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我们利用几何画板可以方便地表现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的手段三角形转化为已知的基本图形,进一步的理解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靠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地加强学生对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认识。多媒体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突破。四、借助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把知识还原于生活实际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

10、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例如:学习“在购物中的学问”这一内容时,从课前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商场购物、调查的实践活动入手,利用计算机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发挥其特有的其他工具所不可替代的功能,设计制作模拟网站及“网上商场”,同时把网上处理数据的方法用到数学计算实践活动课上,通过“网上商场”这一信息社会才有的产物,将购物、调查等实践活动引进课堂,使多媒体、网络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模拟、仿真等方式使活动内容更加生动、非常直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在获得学问性知识的同时获得体验性的知识。如调查、分析、设计、调整,而且获得综合性的知识,如计算器与口算与估算的综合运用,网络工具的功能等。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实现了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过去的“学”数学变为自己“做”数学。较好地落实了实践活动课应遵循活动性、应用性、综合性等教学原则。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我们的教学将会更完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懈地去努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