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19151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诗词哲理精华积累 1、“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刘禹锡金陵怀古 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之所为,山川险要并不能起决定的作用。国家的兴亡当取决于清明的政治、正确的政策和策略。诗人以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示警当世,议论高深,识见卓越。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走过了重重的山峦,曲折的河水,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花红柳绿的小山村.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生出许多希望。 沉舟侧畔千帆过

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 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多雨的季节里,天气阴晴不定。若说是晴天,西边还下着雨;若说是雨天,东边还出着太阳。 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9、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

3、,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 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竹枝词 每逢秋季,就会抒发自己的悲伤寂寞愁苦的情思,可是我却觉得秋日要胜过春天。你看那晴空万里,秋高气爽,一行白鹭笔直的飞向云端,我的诗情也随之冲向那美丽的苍穹。刘禹锡在诗中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强调“学习”与“思考

4、”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自古及今,人间天上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人生中有无法克服的遗憾,希望各自珍重。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具有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1、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顾况行路难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尊重客观规律;矛盾具有特殊性。 5.横看成岭

5、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前一句: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后一句: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分析,就容易被局部现象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总的来说;认识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具有局限性。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摆脱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12、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 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

6、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遵循客观规律。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人和事物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矛盾具有特殊性。 13、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杨万里桂源铺 万山阻挡了小溪奔流的去路,但小溪仍然不屈不饶千方百计地找

7、出路,曲折蜿蜒,不停地向前奔走,日夜在山间暄闹不停。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规律的客观性。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第1页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4、“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 万物都为我而存在,孟子的哲学以心为万物之本,“万物皆备于我”,即备于我心, 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2、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王充论衡.超奇 王充指责了那些儒生读千卷无以致用的毛病,提出了“文贵能用”的主张。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15、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文心雕龙) 静水观澜 摇晃树木,见到叶落归根;看到水流的波谰,不知不觉就追溯起它的源头来。

8、静水,代表那些平静的事物澜;代表那些波澜汹涌的变化。用来描述那些有先见性的人,他们可以居安思危,了解事物的规律,洞察事物的走向。 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2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 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强调了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16、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 第一句:羽毛虽然轻

9、,但积聚多了,就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然轻,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众口一词,就是金石也可以消融;流言诽谤多了,骨肉之亲也可以消灭。 第二句:严寒酷暑由春秋逐渐发展而来,事物的兴衰成败开始于极小的得失。 体现质量变辩证关系原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寒署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晋书 24、相对主义 就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事物性质的相对性,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相对主义是诡辩论的认识基础,由于它

10、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主观的、任意的,取消了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因而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成为进行诡辩的最应手的工具。 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古希腊的克拉底鲁、19世纪奥地利的马赫等。 1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老子道德经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2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论语 雍也 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别人才会对你豁达。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正

11、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18、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兵法 处处加以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 强调抓主要矛盾;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寡与众的位置可以相互转化。 2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彼此不相违背。 尊重客观规律。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19、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 我们心里的烦恼、忧愁,就像江上一艘搁浅的大船一样,怎么都拖不动。但慢慢等到春天,河水渐渐涨到某个程度的时候,船就自然浮起来了。形容人的修养到了相当程度的时候,便是“此日中流

12、自在行”的境界了。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2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眼观岸边野花,渐使游人为之着迷;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乐观的看待人和事。 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农历的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开。 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 喜怒哀乐各种感情还没有向外表露的时候,是不偏不倚的,叫做中;向外表露的时候却能够有所节制,能

13、合着自然的道理叫做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 和,是为人处世之道。儒家很重视“中庸”,把“中庸”看成是做事至高无上的原则。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第2页 21、“多难兴邦” “好事多磨”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9、“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一尺之捶”,今天取其一半,明天取其一半的一半,后天再取其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如是“日取其半”,总有一半留下,所以“万世不竭”。 这个辩论讲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有限之中有无限。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学习可贵之处在于有怀疑。有自己的思考,打破迷信。小的怀疑则有小的进步。大的怀疑就会有大的进步。意思是说,读书要学会思考,学

14、会质疑。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辩证否定即“扬弃”。 30、“求同存异”与“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 是不抛开“异”,就难以求同;而“和而不同”是离开了“不同”,就谈不上“和”。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同”是指矛盾的特殊性或斗争性,“和”指矛盾的普遍性或同一性。 “求同存异”是指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和而不同”是指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3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不做大量有益的事情就不能成为一个声誉卓著的人,不干坏事就不会成为毁灭自己的人。 要重视量的积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15、结果。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同理。 37、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 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诗人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二者要结合起来。王安石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31、“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陈宠清盗源疏 严重的事是以轻微的事为开端的,比喻忽视小处会酿成大祸,做好小事,认真对待和完成最简单、最可行的事情。 事情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林外斜横出两三枝艳丽的桃花,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晓。 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3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论语宪问 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意思就是,君子以夸夸其谈为耻。而行动中总是力求做得更好!这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