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例解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191181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例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例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例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例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例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例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例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例解母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子公司的股权,其过程和结果可能是:(1)分步将所持 子公司的股份全部售出,不再持有原子公司股份;(2)分步处置一部分股权投资,但不丧失对 子公司的控制权;(3)分步处置对公司的股权投资,从而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但保留部分 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现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为例,分析研究各种情况下分步处 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适用的会计政策规范及其解读掌握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必须首先了解其适用的会计政策。一、适用的会计政策企业会计准则正文对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未作规范,适用的该类规范见于 以下列举的各文件中:1. 企业会计准

2、则解释第5号(以下简称5号解释)规定: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 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执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 上市企业做好2009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0916号,以下简称财会200916号)和企 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以下简称4号解释)的规定,对每一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分 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应当将各项交易作 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 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为其他综 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

3、的损益。5号解释还列举了符合“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四种情况,并规定了在上述任何一种或多种情况下,应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 会计处理的具体条件。2. 财会200916号规定:企业处置对子公司的投资,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账面 价值的差额,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 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投资收益;如果处置对子公 司的投资未丧失控制权的,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 资会计处理的复函(财会便200914号)规定,将此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 本

4、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当调整留存收益。3. 4号解释规定:企业因处置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比如经母公司批准,子公司吸收了第三方达到对子公司控股的权益性投资,作者注)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 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1)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处 置的股权,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处理;同时,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者其他相关金融资产,处置后剩余 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相关规定进行会计 处理;(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 新

5、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原 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连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投资收益,并 在报表附注作详细说明。二、现对以上规定进行解读:1. 对于个别财务报表,即母公司的账务处理:(1)无论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开始时是 否已确定属一揽子交易,或者交易发生时母公司是否已丧失控制权,都应当按照企业会计 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按照处置取得的价款与处置股权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2)对于剩余股权仍未丧失控制权的,核算方法不变;已丧失控制权但符合权 益法核算条件的,转按权益法核算;不符合权益核算条件但股权有活跃市场、

6、其公允价值能 够可靠计量的,改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在金融市场没有报 价、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的,应以丧失控制权日的账面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采用成 本法核算。2. 对于合并财务报表:(1)属丧失控制权之前处置的股权投资,几个文件的规范已趋于 统一,即不论最后结果是否导致丧失控制权,其处置价款与对应的享有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 差额,均计入资本公积(5号解释中称为其他综合收益);如果后来的处置导致丧失控制 权,则应将以前计入资本公积的处置损益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2)4号解释 中“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原子公司 自

7、购买开始连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已被5号解释的“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 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所替代,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两者的金额是相等;(3) 由于合并财务报表时,确认的分步处置股权投资时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子公司净 资产份额的差额(以下简称处置损益),已包含在个别财务报表并被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所以合并财务报表时不应再另外确认,否则,会造成重复计量。但是,由于在丧失控制权之 前,合并财务报表时确认的处置损益不计入当期损益而计入资本公积,因此具体处理时应将 这一部分处置损益从合并财务报表的投资收益转入资本公积中,在丧失控制权时再转入投资 收益。三、母公司分步处置子

8、公司股权的账务处理(一)确认处置股权确认处置股权总的原则是注销处置股权的账面价值,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 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具体账务处理是:按实际取得的处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按处置股权已提减值准备,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处置股权的账面余额, 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其差额,贷(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如果股权价款中包 含已确认的原子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则以上分录中还应贷记“应收股利”科 目,且投资收益数额也需作相应变动。分步处置的各次交易均作以上分录。(二)变更剩余股权的核算方法如果分步处置后母公司对子公司未丧失控制权,则剩余股权不作账务处

9、理;如果在经分 步交易处置后母公司对子公司丧失了控制权,则剩余股权应变更核算方法:1. 如果剩余股权符合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条件,即丧失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以后,投资 企业(原母公司)对被投资单位(原子公司)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该项剩余股权应转按 权益法核算,并以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剩余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即:(1)如果处置部 分股权之前已对该股权计提了减值准备,则应按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科目,按剩余股权已提减值准备,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剩 余股权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2)如果处置部分股权前未提取过减值准备, 则按剩余股权的账面余额

10、,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由于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分步调整剩余股权的账面 价值:第一步,追溯调整剩余股权在初始投资时投资成本与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原投资时 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作账务处理;前者 小于后者的,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科目,贷记“盈余公积”(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科目(假定初始投资发生在以前年度且当年应提盈余公积)。第二步,追溯确认应享有或应承担原子公司自原投资日至丧失控制权日这

11、一期间的净 损益剩余份额:(1)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原投资日至丧失控制权当期期初原子公司的净损益中原母公司应计份额,减去原子公司已发放或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应计份额后的余额, 借(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或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2)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丧失控制权当期期初至丧失控制权日 这一期间原子公司实现净损益的份额,减去这一期间已发放或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应计份 额后的余额,借(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科目,贷(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第三步,追溯确认原子公司其他权益变动应计份额。原子公司在购买日至丧失控制权 日期间,因除损益以外的原因

12、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剩余股权改为权益法核算时,原母 公司应按剩余持股比例计算的应计份额,借(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目,贷(或借)记“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经上述处理后,剩余股权应按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2. 如果剩余股权虽然存在,但原母公司对原子公司已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 影响,不过剩余股权在活跃市场中具有报价、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将其从长期股权 投资转为相关的其他金融资产,即按照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和已提减值准备,借记“可供出 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剩余股权的账面 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

13、目,并开始采用公允价值对剩余股权进行后续计量。3. 如果凭剩余股权母公司对子公司既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而剩余股权 在活跃市场中又没有报价、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则仍应采用成本法核算。丧失控制权 之前已提减值准备的,应按其账面价值和减值准备余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 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在丧失控制之前没有 提取减值准备的,剩余股权不作账务处理。四、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涉及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处理需掌握以下步骤:(一)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分步处置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按照财会200916号和财会便200914号的规定,母公司在不丧失

14、控制权的情况下处 置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净资产份额 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溢价不足冲减时,应当调整留存收益。(二)母公司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合并报表的处理1. 剩余股权的重新计量:按照4号解释的规定,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 原因丧失了对子公司控制权的,在合并报表时应对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 计量,即按照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长期 股权投资”项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项目。2. 其他综合收益的确认:按照5号解释的规定,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在丧 失

15、控制权之前,合并财务报表时每次均应确认其他综合收益,计算公式为:每次应确认其他 综合收益=本次处置股权投资取得的价款-本次处置时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X本次处置的 股权投资占子公司股份比例。以上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因为已包含在个别财务报表确认的处置损益中并已并入合 并财务报表的“投资收益”项目,所以应从处置损益中转入资本公积,即借记或贷记“投资 收益”项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项目。 在导致丧失控制权的那一次处置股权交易发生时,因为本次应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也 已在母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并已并入合并利润表的“投资收益”项目中,因此只需要 将以前确认并计入资本公积的其他综合收益,一并转入丧失控

16、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即借记 或贷记“资本公积”项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项目。案例【案例】B公司是A公司于2X08年1月4日通过购买合并取得的全资子公司。购入时, B公司净资产为1 000万元,A公司合并成本为900万元。2X09年1月2日,A公司与C 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约定通过三次交易,分步将持有的B公司股权的60%份额转让给C 公司,第一次交易在2X09年1月3日,A公司收到C公司支付的处置股权价款326万元(已 扣除相关税费,下同),同时向C公司交付了对B公司20%的股权,当时B公司净资产1 500 万元;合同约定以后两次股权转让交易分别在2X10年4月1日和2X11年4月2日,每次 转让股权各为B公司股份的20%,转让价款分别按照交易当时与转让股权对应的B公司净资 产份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