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19048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高二政治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1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指()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D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说明()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联系C.关键的部分的性能与状态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 D.量变引起质变3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从哲学上

2、讲,这是因为()A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B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 C部分对整体没有太大的影响D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4.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5前几年我们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有效地抑制过热的总需求;当前我们对付通货紧缩,需求不旺,则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进行调节,从哲学上看,主要体现了()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要全面地把握客观实际B共性和个性是相互联结的,要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C矛盾都有特殊性,要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矛盾D事物不断发展变

3、化,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7当前,我国对国有小企业采取放开政策,鼓励大企业对小型企业进行兼并。在这个改革过程中,有的兼并只是进行简单的组合,结果并没有改变亏损状况;而有的进行资产重组,优化组合,转换经营机制,结果扭亏为盈,焕发了生机。这说明()A.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B.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C.只有把事物统一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D.局部必须服从整体,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8“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

4、现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9一批珍贵的花瓶在炉中烘烤,一座家神蜡像被人不经意地放在炉旁,开始熔化。它使劲抱怨炉火:“瞧,你待我多么无情!你使这些东西被加固,却让我熔化”。炉火答道:“这只怨你自己的本性,至于我,不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我都是火”。这寓言反映了A一切事物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B事物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与性质C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D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10唐代柳宗元在(敌戒)诗中写道:“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意思是:有敌人存在可以促使人们去消除祸患;没有敌人,则往往使人丧失

5、警觉,从而导致错误。说明敌人存在是坏事也是好事,没有敌人是好事也是坏事。可见()A人们不要过分认真地去区分什么好事或坏事B好事和坏事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C好事和坏事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本质的区别D各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和各人的需求不同,对好事和坏事的标准就不同1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句话中主要体现了()A.普遍联系原理 B.矛盾普遍性原理C.规律客观性原理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

6、理12“先进典型的经验值得推广,放到哪里,哪里就出成果。”这个看法()A懂得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B懂得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C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不懂得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13联系、发展、矛盾之间的关系是()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就是矛盾双方的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于事物的联系,引起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改变,从而构成事物的运动和发展ABC D14.首例上海磁浮列车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A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

7、物是旧事物矛盾质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15.“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有关专家认为,这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进行宏观调控的又一个举措,表达了中央试图尽快解决这个焦点问题的决心。促进中部崛起,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体现的哲理是()A.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B.要重视飞跃,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D.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16、我国古代哲学家说过:“万物莫不有对”,“万物莫不相异”。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矛

8、盾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有主次之分矛盾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矛盾就是既对立又斗争A B C D17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面向市场与优胜劣汰的竞争,使得部分职工下岗。对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实施再就业工程,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信息,举办多种实用技术培训。一些下岗工人很快便重新上岗。然而还有一些人留恋“铁饭碗”,又不愿从事服务业等工作,致使实现再就业困难。从哲学角度应这样认识上述问题()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职工有上岗必须有下岗 B下岗分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上岗必然会转化为下岗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影响一些下岗工人实现再就业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转变就

9、业观念18仲由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不能。”冉求也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干吧!”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孔子说:“冉求很畏缩,我要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这个故事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决定的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有机统一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D对不同的人应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19“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A.要求人们不要去做重复性的工作 B.要求人们坚持联系的观点C.鼓励人们要有创新精神 D.鼓励人们要敢于改变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20.实践基础上的

10、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创新B、先有理论创新,后有实践创新C、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因素 D、理论创新无止境21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剑”,对经济、金融有利有弊。权威人士认为,如果人民币盲目升值,将对中国的经济、金融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可谓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权威人士的观点说明()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D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2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规范市经济秩序,信用是关键。这体现的哲理是()A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影响着

11、主要矛盾的解决B.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D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23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在于()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前者要分析的是不同事物之间诸多矛盾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同一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二者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BCD24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说,一只愚蠢的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觉得很轻。后来,当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棉袋往水里浸泡,结

12、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就错在()不懂得事物是联系的,孤立地认识问题 把个性当成了共性把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 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ABCD25.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A.否定过去的一切 B.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C.要有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D.着眼整体,顾全大局26.“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是清代阮元吴兴杂诗中的名句。这一名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C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 D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7.下列说法

13、符合辩证否定原理的是()A.把写好的字又涂掉B.将虫子踩死C.改革是自我完善和发展D.将小麦磨碎28.“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AB CD29.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A.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B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30.“城市越来越大,汽车越来越多,会讲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谈起中国这些年的变化,加拿大DPA工业有限公司总裁韦恩麦克金农用了一连串的“越来越”。这一连串的“越来越”反映了()认识的发展 实践的发展 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