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悦大道-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19035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9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悦大道-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甘悦大道-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甘悦大道-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甘悦大道-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甘悦大道-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悦大道-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悦大道-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排水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甘悦大道道路段工程一次性详细勘察报告2、甘悦大道道路段工程工程范围内地形图 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执行规范、规程、标准。1.2设计原则1. 雨水管道及合流管道(1)结合城市竖向规划,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放入水体。根据分散和直接的原则,使雨水管道及合流管道渠尽量以最短的距离重力排入涵洞。在地面坡度太大的地方,为了减少管内流速,防止管壁

2、冲刷,在适当地方设置跌水井。(2)合理确定雨水汇水面积和污水服务面积,设计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根据排放受纳水体、既有管道情况分段排放。(3)确定合理的管道埋深。雨水管道及合流管道起端埋深以使所服务街坊雨水支管能顺利接入为准,并满足与其他管线竖向交叉的需要。(4)结合建筑布局和城市道路布置,使街坊、小区内雨水以最短的距离排入雨水管道及合流管道管渠中。雨水管道及合流管道渠平行于道路敷设,尽量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5)尽量避免设置雨水提升泵站,尽可能使雨水重力排放。(6)雨水口的布置应使雨水不致漫过路口而影响交通,在道路交叉口的汇水点、低洼处设置雨水口。道路两侧雨水口的间距根据道路纵坡

3、、雨水口的进水量,经计算确定。(7)合理布置雨水排出口。2. 污水管道(1)污水管道按远期规划设计,管径按远期设计流量确定。(2)污水管道布置力求符合地形变化趋势。尽量采用重力形式的顺坡排水,避免提升以节省运行能耗;尽可能线路短捷,减少管道埋深和管道迂回往返,降低工程造价,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3)考虑近期的可实施性,管道尽可能沿规划的主干道敷设。(4)仔细研究管道敷设坡度与地面坡度之间的关系。所确定的管道坡度,既能满足最小设计流速的要求,又不使管道的埋深过大。二、 工程概况2.1概况甘悦大道位于翠云片区地产集团用地红线范围内,起点顺接已建沙井湾立交,由西向东延伸,与春华大道立交后在桩号k4+

4、120处结束。地产集团储备地范围内整个甘悦大道全长4120m,采用设计速度采用60km/h,为城市主干路,标准路幅宽度为44m。道路全线主要节点有:甘悦大道(K0+424.926)与B区纵四路节点立交、甘悦大道(K1+056.797)与秋成大道节点立交、甘悦大道(K3+937.808)与春华大道节点立交、隧道和甘悦大道与公园东、西路的节点立交。2.2片区排水现状及设计概要1、片区排水现状规划区除公园东路和西路有雨、污水排水管网,其余无雨污水排水管网。2、设计概要雨水管道:原则上按道路坡向布置,并结合地形地貌,以就近排放为目标,合理疏导排向,最终排入规划道路雨水系统或自然水系。污水管道:按道路坡

5、向布置,分段排入规划道路污水系统,最终接入规划污水处理厂。3、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1)设计年限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2)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3)设计规模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渝北区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污水按城市综合污水量(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的85%)和规划人口进行计算,规划人口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4)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功能:道路雨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道路路面、相邻地块及上游雨水管道转输之雨水流量。根据规划及该项目的实际情况,道

6、路雨水管道布置情况如下:1)Y5-38Y5-63段雨水管径为D4002000,布置于南侧人行道下,距离路缘石1.5m随道路坡度在Y5-65处排入规划路雨水系统;2)Y5-39Y5-63段雨水管径为D4002000,布置于北侧车行道下,距离路缘石1.5m随道路坡度在Y5-65处排入规划路雨水系统;3)本次设计道路下穿通道为单向坡,K4+120至K3+995段排水沟在K3+995处排入下穿通道已设计排水沟;K3+590至K3+815段排水沟,在K3+815处接下穿通道排水沟出水,在K3+590处排入道路雨水检查井。5)污水管道布置功能:道路污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相邻地块及上游污水管道转输之污

7、水流量。根据规划及该项目的实际情况,道路污水管道布置情况如下: W5-37W5-62段污水管径为D400D500,布置于南侧人行道下,距离路缘石1.5m随道路坡度在W5-64处排入下游污水管; W5-38W5-62污水管径为D4000,布置于北侧人行道下,距离路缘石3.5m随道路坡度在W5-64处排入下游污水管; 6)管材、基础及接口6.1管材管径d300的雨水口连接支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管;管径小于等于d800的雨水管道和全部污水管道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排水管,HDPE材质;1600mmd800mm的雨水管道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径d1600mm的排水管道管材选用玻璃钢夹砂管

8、。埋深超过5.0m的HDPE双壁波纹排水管和玻璃钢夹砂管环刚度采用12.5KN/m2,其余HDPE双壁波纹管和玻璃钢夹砂管环刚度统一采用8KN/m2。工程所用的管道、管件密封圈、粘接剂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的规定。管材的外观质量及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本工程中所标注管道大小均值管道内径。6.2 接口HDPE双壁波纹管接口形式采用橡胶圈承插连接,玻璃钢夹砂管采用双橡胶圈承插连接,详细作法参照厂家使用说明。钢筋混凝土管接口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做法详06MS201/1-28、29、30。在高填方区域管道采用柔性接口,其中钢筋混凝土管接口采用橡胶圈承插连接。6.3 基础HD

9、PE双壁波纹管管道及玻璃钢夹砂管基础采用砂垫层基础。管道覆土在3.0m以下,采用120砂基础;管道覆土在3.0m以上6.0m以下,采用180砂基础;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的凹槽,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挖。凹槽长度为0.40.6米,深度为0.050.1米,宽度为管道外径的1.1倍。在接口完成后,凹槽随即用砂回填密实。管顶覆土深度在0.75.0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120混凝土基础,做法详06MS201/1-17;覆土在5.07.5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180混凝土基础,做法详06MS201/1-19;覆土大于7.5m或小于0.7m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采用360满包混凝土加固。管基混凝土标号为C1

10、5。在高填方区域管道采用柔性基础。管道与检查井连接采用短管连接,管道与井壁间采用中介层,加水泥砂浆及素灰浆,承插头距离检查井0.51.0米。 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应满足道路工程和管道基础对承载力的要求。管底填方高度不大于3米时,可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到路基标高后,再开挖管槽。管底填方高度大于3米时,应按照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至灌顶以上1.5米后,再开挖管槽施工管道。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7) 检查井、跌水井及其它构筑物7.1 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根据“渝市政委2010204号”通知要求:人行道上采

11、用新型复合材料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B125类型。井座采用方形,井盖采用圆形;车行道上采用防盗铸铁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D400类型。井盖盖座内空应与检查井砌块收口尺寸一致(700mm)。爬梯采用新型复合材料成品,爬梯参考尺寸为:长 295宽 220(180)。检查井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路面平整,并满足检查井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3)检查井应设置防坠落设施。7.2 跌水井当跌落水头大于1.5m、管道穿越地下障碍物或管内计算流速超过最大设计流速需要采取跌水消能时,设置跌水井。跌水井井盖、井座、爬梯同一般检查井要求。7.3 雨水口1)本工程采用混凝土砌块双

12、篦雨水口,雨水篦采用球墨铸铁材质,所选雨水篦应符合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水篦(CJ/T212-2005)的要求。2)本次设计按双篦雨水口泄流能力25L/s的原则进行计算、布设雨水口。3)双篦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300mm,四篦雨水口连接管管径为d400mm。以1.0%的坡度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4)道路竖曲线最低点及道路交叉口附近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点,局部的地方可增设雨水口,以保证有效收水,雨水口标高比路面低3cm。三、施工部署3.1质量目标全部工程质量符合合同文件及合同条款约定的质量标准(即国家标准与招标文件要求标准中取高者)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达到优良工程质量标准,

13、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95%以上,单位工程优良率95%以上。3.2、安全目标杜绝职工因工亡人事故,杜绝火灾及交通亡人事故,杜绝一切机械、交通运输及其它大事故,杜绝一切重伤事故3.3、工期目标按照合同文件的要求,工期在现场设立项目经理部,按项目管理法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权代表我单位全面履行合同责任和义务,在合同执行中对有关施工技术、工程进度、现场管理、质量控制、结算与支付等工作全面负责。3.4、环境、文明施工目标合理规划,节约土地,降低能源消耗,施工现场扬尘符合有关标准,杜绝车辆带泥上路(在雨天或雨后施工对出场车辆的轮胎进行冲洗,因施工污染的市政路面和村道砼路

14、面及时进行清扫);相关方面环境行为符合管理体系要求。为此,我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小组,具体人员分工如下:四、施工准备及计划4.1技术准备1、严格掌握合同条款的权利与义务,保证按合同履约。认真熟悉和审查图纸,参加设计交底,同时取得各项技术资料及有关图集,立即制定施工措施,组织技术交底。2、摸清建设规模和工艺流程,结构形式和构造特点施工方式、方法,主要材料和特殊材料,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以及坐标和标高等,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及对施工的要求。分工种详细核对各工种的详图,核查有无错、漏等问题,并对有关影响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等问题。3、工程项目开工前,详细勘察施工沿线地形、地貌情况,并依据设计

15、提供的地质报告,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时严格按此施工。4、施工人员进场后按施工图及业主提供的沿线各种地上、地下障碍的位置,如自来水、排水、电缆等,组织测量人员对施工障碍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现场复核,做好标记并记录(拴桩)。4.2、物资准备根据工程量,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按设计图纸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规格、数量要求,及时组织各种材料进场,以及各种施工机械的进场,并设专人负责验收,在施工现场沿线落实大型设备、管材以及各种材料存放场地,并做好防风、防雨、防盗措施。4.3、劳动力组织准备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量、合同工期、施工进度计划、劳动生产率及其它因素制定项目施工各阶段的劳动力计划,并依此组织各专业施工队的施工人员及时进场。各专业施工队按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满足工程进展所需的数量,特别是保证具备完成本项目所必需的技术素质。从事技术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应专业培训,并具有上岗证件,确保持证上岗。尤其对管道工、起重工、电工等特殊技术工种人员需加强培训,保证其技术素质。4.4、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型号、数量应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提前进行检修,保证满足施工需要,进场检测仪器做好校验,并建立记录档案。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