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信息经济学理论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18482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信息经济学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信息经济学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信息经济学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信息经济学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信息经济学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信息经济学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信息经济学理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信息经济学读书笔记信息经济学概述及发展史看到“信息经济学概述及发展史”这个主题时,我主要带着以下几个疑问和 要点进行相关文献的查找和阅读:1什么是信息经济学;2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及 其发展过程3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和传统经济学有哪些关联和区别; 4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5信息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 这些问题,我阅读了十篇文献列表如下:题号题目作者期刊主要内容回答哪些疑问1信息资源与信息经济学乌家培经济学动态1996.2信息经济学应当和必须把信息资源合理配置问题作为研究主题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2信息经济学与现代金融领域的发展瞿强经济学动态2000.2通过

2、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金融中介机 构在资金的最终需求者和最终供应者之间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经济学 领域的成果 及贡献3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关系分析丁乃鹏情报杂志1999.7基于信息经济学组成结构,试图对这两种 经济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找岀异 同点。信息经济学 与传统经济 学的差异4信息经济学及其应用陈禹、谢康1998一、信息经济学的经济哲学基础 ;二、信息 经济学现有成果如何体现信息经济学基本 内容;三、一般均衡理论是否依然成为信息 经济学理论基础;四、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学 科/ 一种透视方法?五、信息经济学对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特别国有企业改革有什么意 义。信息经济学 的研究内容 及应用5信

3、息的特征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许晶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对信息商品、信息资源和市场信号的宏观 和微观经济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宏观信息经济和微观经济学的内在本质联 系,构建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三层次理 论体系。信息经济学 的研究内容6西方微观信息经济学评述谢康经济学动态1994.2对西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 和基本原理作简要的评述。市场信息的四 种基本形式及对经济活动的影响2.如何实现最优信息经济什么是信息经济学7西方宏观经济学评述谢康经济学动态1997.3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与测度、第四产业 与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8我国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之综述查先进图书与情报1995.3

4、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信息经济和信息 产业、信息商品和信息市场、信息经济效 益、信息经济管理 5方面着手,研究和评 价国内信息经济学理论界比较流行和代表 性的理论研究观点,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 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未来趁势。信息经济学 的研究内容 及未来发展 方向9微观信息经济 学的产生与发 展谢康图书情报1995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过程与理论发展的 基本线索作了概要描述,指岀微观信息经 济学与目前国内某些学者理解的信息经济 学存在一定差别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0入世后信息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宋小川经济学动态2002不对称信息与假冒伪劣产品,逆向选择与保险市场,信号效应与就业市场信息经济学的应用一

5、、什么是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最基本的元素是信息,信息是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主线,因此要解 答什么是信息经济学,就必须首先理解信息的含义。有一些文献对信息进行详细 的分类,例如谢康(1994)提出市场信息有四种基本形式即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 同质信息和异质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所谓的 公共信息就是指常识,即大众都知道的事情,而私人信息是个体拥有而其他人可 能不知道的信息。公共信息是市场运行的基础,私人信息是市场存在的基础。同 质信息指的是那些具有同等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结果的经济信息;异质信息是指那些性质上有差异并将导致不同经济结果的信息。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表示的是 信息的

6、完备程度。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则是用来衡量交易双方掌握信息的相同 程度的。此外李绍荣(2001)在总结赫什利弗对信息经济学所做贡献时提到: 赫什利弗认为信息可以分为先知知识和发现,先知知识指的是人们对未来进行预 测的能力,先知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发现是看不到但可能存在的东西(如决定某 一物质性质及规律的因素)的正确认识。2002年,乌家培,谢康和肖静华所著 的信息经济学给信息做出的定义是“信息是传递中的知识差”。这个定义一方面表面信息具有传递性的特点,同时也说明信息是通过传递来体现其价值的。 这个定义表明了知识是信息的组织体,也表明人们获取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自 己的知识。丁乃鹏(1999)对信

7、息做以下几个定义:(1)信息兼有主观性与客观性。(2)信息兼有广泛性与专用性。(3)信息的同构性与效用性并存。(4)信息兼有主动传递性与被动定向传递性。(5)信息兼有新颖性与时效性。(6)信息的安 全性与保密性共存。(7)信息的语义性与可转换性共存, 对信息在经济性方面的 含义没有过多和详细的阐述,相比这些特性的归纳,许晶华(2001) iv提出了在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的几个特性:(1)信息作为商品的经济特性。信息是价值和使 用价值的共同体,这也就是表明信息具备商品的特性。当然信息作为一种商品时, 它是有别于其他的普通商品的:信息作为一种商品它具有一种奇特的特征, 就是 它的边际成本很低,即可以在

8、不增加成本下无限地进行大量的生产和复制,例如一份电子资料可以被无数次地复制拷贝,但是复制和拷贝的成本几乎为0,正是由于这个特性,如何保证产权就成了信息产品所有者要考虑的问题。(2)信息作为资源的经济特征。在微观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时具有5个特 性:a.信息的可共享性,b.生产中的不可分性,c.使用中不可分性。这个特性主 要强调的是:只有完整的信息才能体现其价值,d.不同一性。信息是无形的,当 其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时,信息之间会存在差异,e.对技术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在 经济活动中,信息要发挥其作用,必须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辅助,通过一定的方法 被解释或被解码之后才能成为资源为人所用。(3

9、)信息作为产业的经济特性。目 前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同时信息也必须附属于物质产品和服务起 作用,并且这种作用随着信息处理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产生越来越重要 的影响,于是信息产业这一种新的产业群得到迅速发展。二、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信息经济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919 年,美国经济学家索尔斯坦凡勃伦在资 本的性质中论述了知识的增长是构成财富的主要来源。传递中的知识差体现的 就是信息的含义,因此这个论述比较粗糙和简单地流露出信息经济的思想,直到1921年,弗兰克奈特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出版后,信息经济的思想才 以较为完整的形式在神圣的经济学殿堂中出现。就目前的研究而言,信息经

10、济学 主要可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因此要较准确地理清信息经济学 的发展脉络,就必须对这两方面进行区分。由于目前信息经济学的主流研究领域 是微观层面的,并且我们目前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微观信息经济学的范畴,因此, 这次对于“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史”主题的读书笔记,我侧重关注的是微观的信息 经济学。就宏观信息经济学 的研究范围而言,在1997年,谢康的西方宏观经济学 评述v指出,在80年代后期,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包括宏观信息经济 理论与测度、第四产业与信息市场、国际信息贸易以及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这四个主要领域。在宏观信息经济理论与测度方面,作者主要讨论了物质和能 源生产必须

11、有相应的知识、计划、调节与控制的信息;在第四产业与信息市场方 面,作者从较宏观的角度主要列举了信息市场功能与特征,信息产业及市场的竞 争与合作。从信息生产率的角度讨论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方面。国际信息贸易方 面则主要探讨信息作为贸易商品进行交易中所包含的问题。谢康在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评述中指出: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波拉特信息经济的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的丰富了西方宏观 信息经济学理论。微观信息经济学方面,谢康(1995)在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 生与发展vi中对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做出了详细的阐述。这篇文章中

12、作者将 微观经济学的诞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19年至1959年,称之为酝酿阶段,在这个阶段,贝叶斯定理的提出奠定了统计决策的基础,同时也为信息 经济学提供了最初的数学分析基础。弗兰克奈特在1921年发表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讨论了不确定性是企业利润的期初,同时还论述了不确定性与知 识交流之间的关系。哈耶克等著名经济学家对传统经济理论中隐含完备市场信息 的假设提出了挑战,为该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1959年至1970年是信息经济学 发展的第二阶段,即信息经济学产生与形成阶段,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的文章信息经济学评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之后西蒙、斯蒂格利茨以及 肯尼思阿罗等分

13、别从管理与统计决策、信息搜寻和信息论视角分析,为微观信息 经济学奠定了科学基础。谢康将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拓展时期:70年代至80年代初,演进时期: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在 1970年 提出的基于旧汽车市场进行分析的柠檬理论, 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到达发展阶 段,微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也是在这一阶段逐步形成的,这个时期也提出了很多 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除了 1970年阿克洛夫的柠檬理论,还有1971年斯 彭斯的信号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和搜寻理论等。 在演进时期,信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被逐渐系统化和逻辑化,著名学者们也针对具体的理论相继发表代表性 著作

14、,如斯蒂格利茨的信息经济学和麦克尔的不确定性与信息经济学,这些著作描述和剖析了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主 题,在此基础上,信息经济学得到不断的发展并且创造出了很多理论成果。1979年赫什雷弗和赖利首次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 两个分支学科,并认为微观经济学讨论的是市场不确定性, 宏观经济学讨论了技 术不确定性。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及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3.1.信息经济学研究范畴乌家培(1996)vii认为信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信息资源的配置。在 他的信息资源与信息经济学这篇文章中,信息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 义的信息资源指的仅仅是信息内容的

15、本身;广义的信息资源除了信息内容本身 之外,与信息紧密相关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也是其 定义的范围。信息资源特别是狭义的信息资源具有时效性,即信息的价值会随 着时间快速下降,因此信息资源在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上的配置会严总 地影响其效益的发挥。要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效用,就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合 理配置,所谓的合理必须保证经济上的合理性,就是用最小的配置成本取得一 定的配置效益,或者说用一定的配置成本使其效益发挥到最大。除了资源配置 问题,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信息资源的交换或流通问题也是信息经济 学的研究内容。针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查先进1995在我国信息经济学理论 研究之述评中指出:不同学者之间的看法和理解各不相同。结合这篇文章中所 列举的分类以及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可以将这些观点归纳为两方面。一种观点认 为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涵盖五个方面,分别是信息活动的经济机制和经济规律, 信息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有关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影响信息活动和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