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规划三级助考资料(33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18349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10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规划三级助考资料(3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人力资源规划三级助考资料(3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人力资源规划三级助考资料(3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人力资源规划三级助考资料(3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人力资源规划三级助考资料(3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规划三级助考资料(3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规划三级助考资料(33页)(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 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 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2.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3. 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 : 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 职责权限, 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 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 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4. 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工作岗位分析为招聘,选

2、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使人力资源管理的 “人尽其才, 岗得其人, 能位匹配” 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 工作岗位分析为员工的考评, 晋升提供了依据。 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 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工作岗位分析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工作岗位分析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工作岗位分析还能使员工通过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充分了解本岗位在整个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5. 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书面资料任职者报告同事的报告直接的观察岗位规范的概念: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

3、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6.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岗位劳动规则:包括:时间规则、 组织柜子、 岗位规则、 协作规则、行为规则定员定额标准: 包括: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 时间定额标准、产量定额标准或双重定额标准岗位培训规范岗位员工规范7. 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 :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管理岗位培训规范、 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 生产岗位操作规范、 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8. 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9. 管理岗位培训规范 :指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10. 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 :应知、应会、工作实例11

4、. 生产岗位操作规范 :岗位的职责和主要任务;岗位各项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以及完成期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程度12. 工作说明书 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 工作任务、 职责权限、 岗位关系、 劳动条件和环境, 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13. 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基本资料、 岗位职责、监督与岗位关系、 工作内容和要求、 工作权限、劳动条件和环境、 工作时间、资历、身体条件、心理品质要求、 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绩效考评14.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本阶段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 规

5、定调查的范围、 对象扩大化与丰富化 1工作扩大化(1)横向扩和方法。 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大工作( 2)纵向扩大化 2工作丰富化( 1)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任务多样化 ( 2)明确任务的意义 (3)任务的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整体性 ( 4)赋予必要的自主权(5)注重信方案。( 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 ( 2)确定调息的沟通与反馈。(二)岗位工作的满负荷 (三)查的对象和单位。 ( 3)确定调查项目。( 4)确岗位的工时制度(四)劳动环境的优化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 ( 5)确定调查的时间、18. 企业工作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为企地点和方法

6、。 3、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还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实现“位得其人、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人事相宜” 。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19. 改进工作岗位设计的意义企业劳动分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4、根据工与协作的需要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 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加产出的需要劳动者在安全,健康,舒适的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5、组织有关人条件下从事劳动活动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要。步骤和调查方法。 必要时可先对若干个重点岗20. 工作岗位设计的方法:传统的方法研究技

7、位进行初步调查分析, 以便取得岗位调查的经术、现代工效学的方法、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验。(二)调查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21. 方法研究的具体工作步骤:选择研究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象、用直接观察方法记录全部事实、分析观察究。(三)总结分析阶段本阶段是岗位分析的记录的事实, 找出改善的方案、 贯彻执行新方最后环节。它首先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法。细致的分析,最后,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22. 方法研究具体应用的技术包括: 1、程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分析。 2、动作研究:人体的利用、工作地布15. 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体步骤需置和工作条件的改善、有关工具和设备的设要

8、在企业单位内进行系统全面地岗位调查,并计。起草出工作说明书的初稿。 企业单位人力资23. 工业工程 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源部组织岗位分析专家, 分别召开有关工作说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 进行设计、 改善和明书的专题研讨会, 对工作说明书的订正, 修设置的一门学科。 它综合运用数学、 物理学和改提出具体意见。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16. 工作岗位设计的原则 : 1 明确任务目标的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原则 2 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3 责权利相对应的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原则:因事设岗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24(工业工程)的基本功能是:研究人员、1

9、7. 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岗位工作物料、设备、能源、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离。 2,制度化管理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是理规划、设计、评价、创新性精神合理化的体现。3,适合现代大型企业25. 制定企业定员的方法主要有:按劳动效率组织的需要。定员、按设备定员、 按岗位定员、 按比例定员、34. 制度规范的类型 :1企业基本制度2 管理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确定定员人制度 3 技术规范 4 业务规范 5 行为规范数3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构成:基础26. 企业定员的作用 :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性管理制度和员工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基础企业用

10、人的科学标准。 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管理方面的制度包括: 组织机构和设置调整的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科学合理定员规定;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工作的规定;岗位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先设置和人员费用预算的规定; 对内对外人员招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牌的规定; 员工绩效管理的规定; 人员培训与质。开发的规定; 薪酬福利规定; 劳动保护用品与27. 企业定员的原则 :(一)定员必须以企业安全事故处理的规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二)定员必须以精简、对员工进行管理的制度包括: 工作时间的规高效、节约为目标。 (三)各类人员的比例关定;考勤规定, 休假规定, 女工劳动保

11、护与计系要协调(四)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划生育规定, 员工奖惩规定, 员工因私出境规(五)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定,员工内部沟通渠道的规定,差旅费管理规境。(六)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定,员工佩带胸卡的规定, 员工合理化建议的28. 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1. 国家劳动定员标规定,员工越级投诉的规定。准 2. 行业劳动定员标准3. 地方劳动定员标准36.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特点: 1、体现4.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由录用、保持、29. 劳动定员标准按综合程度分类:1. 单项定发展、考评、调整五种基本职能构成。2、体员标准 2. 综合定员标准现了物质存在与精

12、神意识的统一。30. 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区分为:效率37.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 1共同发定员标准、 设备定员标准、 岗位定员标准、 比展原则 2 适合企业特点 3 学习与创新并重 4例定员标准、职责分工定员标准符合法律规定 5 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6 保持动31. 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1. 定员标准水平要态性。科学、先进、合理2. 依据要科学3. 方法要先38.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1)进 4. 计算要统一5. 形式要简化 6.内容要协调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 ( 2)满足企业的实际需32. 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1. 概述 2. 标准正要;( 3)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

13、 ( 4)注重系统文3.补充性和配套性;( 5)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33. 制度化管理的优点:1,个人与权利相分39.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广泛征求意见,认算的可比性真组织讨论逐步修改调整,充实完善42. 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一)注重内40. 制定具体人力资源制度的程序1 概括说明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1、 关注政府建立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因,在人力资有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用三条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 对负责本项人力资线即基准线、预警线和控制下线来衡量本企业源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 业务分工, 以生产经营状况, 以确定工资增长幅度,维护企及各级参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人员的业和员工双方各自合法权益。2、定期进行劳责任,权限,义务和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3 明动力工资水平的市场调查(薪酬调查)3、关确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注消费者物价指数。 (二)注意比较分析费用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使用趋势(三)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4 说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的依据和43. 人力资源费用控制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