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巨人》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18345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假如我是巨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假如我是巨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假如我是巨人》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假如我是巨人》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假如我是巨人》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假如我是巨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如我是巨人》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假如我是巨人授课人:马金华课时:1课时地点:博荣中心校时间:2015年4月17日课型: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根据课标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设课,教材从大众耳熟能详的格列佛游记出发,情趣盎然的儿童作品令人忍俊不禁。不仅画面生动有趣,而且很多细节都做了巧妙地处理,这为孩子们本课的创作引领一个好的方向。版面右侧的学生作业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同学们把自己想成高大的巨人,描绘了巨人与现代小人国之间发生的神奇故事,引导大家将巨人的活动场所多样化。学情分析;小学二年级,正是孩子们想象力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们快乐的想象会像小小的火山一样喷涌不止,如果引

2、导恰当,就会有大量充满情趣的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助人,争当环保小主人的思想。教学重点: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教学难点:画面的布局和形象的对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生作业纸、彩笔、油画棒教 学 设 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激趣 二、展开想象三、 创设情境,进行联想四、 大小对比关系五、 艺术实践六、说一说、评

3、一评猜谜:站立好像一铁塔,坐下犹如一小山,两脚就像电线杆,力大无穷把山搬。板书课题:我是巨人1、 假如你是巨人,你会不会比谜语中的巨人还要大呢?-那你有多大?2、 欣赏看课件格列佛游记欣赏故事视频和插图观察:在小人国里,大巨人会做那些事?提问:你觉得这个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1、 闭上眼睛,假如你一觉醒来,变成了巨人,你发现了什么?2、 你站在小人国里,你会帮助他们做什么呢?怎样使画面中能突显大小对比关系呢?1、 巨人的巨大与其他人的微小,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大与小。2、 画面中只表现巨人的身体的局部,其他人则画出全身,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体现大与小。3、 背景的微小,衬托巨人的巨大。作业:1、

4、把你编的巨人故事画成一幅画。然后讲给同学听。2、 大胆创新,画面中明确大小关系,构图合理。用多种形式评价自评他评师评接示谜底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欣赏,体验大与小的对比学生思考回答概括出:善良、勇敢、宽容、乐于奉献、热爱和平、捍卫和平发现:桌子小了朋友小了钢琴小了一切都小了-摘果子-过河-制止战争学生感受、体味、领悟学生实践说一说,评一评设置谜语,调动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引入新课,导出课题。创设轻松的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欣赏,循序善诱,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总结概括出大巨人格列佛受人欢迎的原因。师生互动,在情境中感受巨人的体验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5、帮助学生理解画面中大小对比关系学生主动实践,创作表现。培养表现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评价能力及合作意识 板书: 假如我是巨人范画 大-小 问题:1、她有多大? 对比画 2、 怎样使画面中能突显大小对比关系呢?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巨人的形象,并且这个巨人能在生活中帮助大家解决好多困难,带给周围人快乐,希望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也能这样,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的时代巨人。教学反思:每个孩子都爱幻想,不受时空约束的自由遐想,可以说幻想是孩子最快乐的事情。孩子们是在童话故事和动画的陪伴下长大的。一段新奇,有趣的动画片,可以让学生神之以往: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更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

6、的翅膀。于是,我在教学开始,以谜语引课,展开想象,并播放了学生们都很喜欢的传奇人物-格列佛游记中的视频片段及动画插图让学生欣赏。从贴近学生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激发学生想变成巨人的强烈愿望。“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样做?”学生的回答未达到惊人的效果,他们只是述说身边的事情,缺少想象的翅膀,如果教学时我恰当点拨,学生定能说出神奇的想象,描绘现实外的另一方乐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本课的难点-画面布局与形象对比这点时,我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画成巨人”这个问

7、题,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构图的多种方法。在讲授中,我强调了构图方法,学生在创作中,还是忽视了构图的问题,把站立的巨人画成了横构图,我多么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如泉涌般的创作思路啊,当我提示他们注意怎样构图时,他把快速画好的画换成了空白的作业纸,准备着重新画,这时我产生了一种做错事的感觉,真好奇这位同学把画继续画完后的表情。也许他会把这张站立的姿势用环境景物把横构图画满,同样会出现“大”“多”“满”的构图效果,那时,孩子脸上洋溢的该是胜利的微笑吧!作画中,也有学生把巨人的耳朵画大,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小朋友们要到他的耳朵里玩捉迷藏。多好的构思呀,我却因看错了时间,没有让课堂上这些有个性、有见解的小作者讲一讲自己的画,这也是我的另一个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