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07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182420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07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07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07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07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07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07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07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4431707课程总学时:48周学时数:3学 分:3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通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将文化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规范化,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为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奠定基础。2、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学生已经接受教师口语、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学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并逐步达到下列要求:(一)了解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重点熟悉新课程下教师教学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基本要求;(二)掌握教

2、学设计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地设计,学会编写课时教案;(三)熟悉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课堂导入、课堂讲解、课堂板书、课堂提问、课堂反馈强化矫正、课堂结束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技能;(四)熟悉课堂教学中课堂演示、课堂非言语行为、课堂管理、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技能要点,并初步具有相应的教学技能;(五)掌握说课、听课、评课的基本要求,具有说课、听课和评课的基本技能。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绪 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本课程的研究任务、主要内容及基本结构,明确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规律,熟悉常用的参考资料,为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重点与难点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及方法是教学重点,熟悉学习

3、的内容及其结构是教学难点。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主要内容一、学习的理论基础二、学习的意义三、学习方式四、学习内容五、参考文献实验实践教学环节观看优秀教师的演讲报告参考书目施良方等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傅建明主编: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1、教师怎样走向自我专业成长之路?2、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这些素养对自身的发展有哪些启发意义?第一章 课堂教学设计技能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4、,并能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能够熟练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地设计,会熟练编写教案。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和教案的编写,难点是教学任务分析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与学生自主训练主要内容第一节 教学目标设计技能一、教学目标的构成二、行为动词的选择三、陈述教学目标的标准第二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能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二、课程资源的利用参考书目余文森: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任选一个学科的一个单元教材,设计其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第三节

5、教学过程设计技能一、教学任务分析二、教学程序设计三、教案的编写参考书目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李晓文等编著: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任选一个学科,按要求设计教案第二章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要点,掌握课堂导入、课堂讲解、课堂板书、课堂提问、课堂反馈强化矫正、课堂结束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技能。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课堂讲解技能训练、课堂提问技能训练等;教学难点是课堂反馈强化技能训练。教学时数 18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与学生自主训练主要内容第一节 课堂导入技能一、课堂导入

6、的意义二、课堂导入的基本途径第二节 课堂讲解技能一、课堂讲解的基本要求二、课堂讲解中常见的问题第三节 课堂板书技能一、课堂板书的主要形式二、课堂板书注意事项第四节 课堂提问技能一、课堂提问的基本类型二、课堂提问的基本过程及要求(一)发问(二)候答(三)叫答(四)理答三、注意事项第五节 课堂反馈强化矫正技能一、课堂反馈强化矫正的基本要求二、课堂反馈强化矫正应注意的问题第六节 课堂结束技能一、课堂结束的基本要求二、课堂结束的基本形式参考书目傅道春著:教学优秀案例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杜萍编著:中小学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柳夕浪著: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人民

7、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傅道春著: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大出版社,2002年9月。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自主备课,分小组试讲。第三章 课堂教学辅助技能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课堂教学中课堂演示、课堂非言语行为、课堂管理、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技能要点,并初步具有相应的教学技能。重点与难点 如何进行课堂管理是本章教学重点,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技能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数 1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与学生自主训练主要内容第一节 课堂演示技能一、课堂演示技能的基本类型二、课堂演示技能的基本过程三、课堂演示技能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技能一、课堂非言语运用的基本类型二、课堂

8、非言语运用的基本要求三、教师的行动基本功第三节 第三节 课堂管理技能一、课堂管理目标二、课堂管理的内容三、课堂管理的过程四、课堂管理的要求第四节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技能一、基本类型二、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三、学生的课堂行为管理四、学生问题行为的制止策略实验实践教学环节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参考书目李晓文等编著: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陈琦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分析讨论优秀教师的课堂行为特点。第四章 课堂教学研究技能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说课的含义及内容,掌握说课的基本要求,并初步形成说课的技能;了解听课、评课的内容和要求,通过听课能

9、进行正确的评课。重点与难点 说课是本章教学的重点,能够正确地评课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与学生自主训练主要内容第一节 说课技能一、说课的涵义二、说课的内容三、说课的几种模式四、说课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 听课评课技能一、听课1、听课步骤2、听课要点二、评课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2、从教材处理上分析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参考书目中小学教师系列说课、评课资料课堂训练、作业思考题根据一节小学教材内容,撰写说课稿;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或观看教学视频,撰写评课稿。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每项技能按照“技能

10、要点案例分析自主训练拓展阅读”的模式进行授课,教师讲授时间和学生讨论、自主训练的时间比是1: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功能,播放大量教学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技能的各项要求。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郭友主编: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二)教学参考书皮连生: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施良方等: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李晓文等编著: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陈琦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

11、5年8月;傅建明主编: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傅道春著:教学优秀案例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杜萍编著:中小学教学与管理案例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柳夕浪著: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傅道春著: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大出版社,2002年9月;熊川武等著:实践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五、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一)课外训练强化学生课外训练,促进学生教师教学技能的形成,是本门课程的基本特征。要通过学生实际的设计、试讲、观察、分析、评价等活动,切实训练学生的从教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12、除课内系统的单项训练外,安排下列综合性的训练活动:1、教学设计技能训练:选择小学某节教材的内容,训练学生制订教学目标、分析处理教材和编写教案的技能,并分组讨论相互交流。2、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在学生设计出教案、课件的基础上,分组组织试讲,小组成员相互评议,教师给予点评指导。3、说课训练:给定小学学科内容,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出说课稿,并分组进行说课。4、听课训练:到附近中小学听课,并撰写听课记录和评课意见。(二)课外自学指导每单元的“拓展阅读”,均搜集大量与该技能密切相关的内容,供学生课外阅读。六、考试考核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及课程目标,本课程采用技能测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试考核,具体测试内容及形式主要有:(一)技能测试1、说课稿及说课2、教案编写及试讲3、课程论文4、教学案例及评述(二)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各教学技能要点的掌握水平,和在限制时间的条件下进行教学设计、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者成绩与学生的平时成绩加权后作为学生的学业总成绩。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