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DOC 83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179983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7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DOC 8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河南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DOC 8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河南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DOC 8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河南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DOC 8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河南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DOC 8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DOC 8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DOC 83页)(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粮食和储备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第一章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相关知识1.1 适用范围本指导手册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充分借鉴河南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DB41/T 1852-2019),结合河南省粮食和储备行业实际情况编制。本指导手册规定了河南省粮食和储备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简称“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的基本方法,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粮食和储备行业领域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

2、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23694-2013 风险管理 术语GB/T 24353 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921-201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手册。1.3.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失或财产损失的

3、严重性的组合。GB/T 33000-2016 ;3.81.3.2双重预防体系以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为主题,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而建立的安全管理模式。1.3.3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1.3.4可接受风险指预期的风险事故的最大损失程度在单位或个人经济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大限度之内。1.3.5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1.3.6风险辨识识别系统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风险特性的过程。1.3.7风险分析对风险发

4、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辨识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1.3.8风险评估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1.3.9危险和有害因素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1.3.10风险分级管控根据风险不同级别、所需控制资源、控制能力及控制措施复杂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控制层级的风险控制方式。1.3.11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和管理上的缺

5、陷。1.4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原则1.4.1“全人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覆盖”原则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应全人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覆盖,全面彻底排查、科学严谨管控各类风险,精准治理事故隐患,构筑起管控源头风险、消除事故隐患的双重安全防线,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2建立与运行并重原则企业应依据本指导手册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坚持建立与运行并重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1.4.3有效性原则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创建中应确保“控制风险、治理隐患、消除事故”,保障人身安

6、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1.4.4持续改进原则企业应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实现双预防体系闭环管理。第二章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运行2.1 策划和准备2.1.1 机构及人员2.1.1.1 企业应在现有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成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并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机构工作职责。2.1.1.2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机构牵头组织各部门分岗位、分工种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在企业内部建立长效

7、工作机制。2.1.1.3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并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2.1.1.4 分管负责人负责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2.1.1.5 各级管理人员负责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2.1.2 经费保障企业应保障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和持续各环节的经费投入,并纳入安全生产费用,建立使用台账。2.1.3 资料收集开展风险辨识前应准备的基础资料:(a)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b)安全管理方面,如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责任制、应急预案、各类作业票证等;(c)区域位置图、总图、工艺布置图等相关图纸;(d)作业现场和周边条件(水

8、文地质、气象条件、周边环境等);(e)详细的工艺、装置设备说明书和流程图;(f)相关工艺、设施的安全分析报告;(g)主要设备清单及其布置;(h)设备试运行方案、操作规程、维修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案;(i)设备运行、检修、试验及故障记录;(j)本企业及相关行业事故案例;(k)相关风险管理资料。2.1.4 制度建设2.1.4 .1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分级的工作内容、程序、方法及工具等,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明确管控层级、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2.1.4 .2 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程序、方法和工具,明确排查范围、

9、排查内容、排查频次及治理验收要求等。 2.1.4 .3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明确各级部门和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纳入安全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奖惩制度,并定期对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考核。2.1.5 人员培训2.1.5.1 企业应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所需的相关知识开展分层次、有针对性的人员培训。2.1.5.2 企业应明确人员培训的责任部门、目标、内容、对象、时间,细化保障措施。2.1.5.3 企业应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具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所需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能够对企业员工进行内部培训并带领员工以正确的方法开展工作。2.1.5.4 企业应组织对全体员工开展关于风险管理理论、风险辨识

10、评估方法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技巧与方法等内容的培训,使全体员工掌握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相关知识,尤其是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价和管控的能力。2.1.5.5 企业应定期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具备正确履行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的知识与能力。2.2 风险辨识评估2.2.1 风险点划分2.2.1.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2.2.1.2 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2.2.2 辨识2.2.2.1 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划分范围和对象,辨识风险点(危险源),分析和确定可能发生事故类别。2.2.

11、2.2 一种危险源可能有一种或多种风险,不同地方的多个危险源可能具有相同种类风险。2.2.2.3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生产功能明确、管理责任和空间界限清晰的原则,将本单位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划分出辨识范围和对象。2.2.2.4 风险辨识应从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生产系统等方面查找本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方式并予以准确描述。常见能量源、能量载体及事故类型见下表1。表1 常见的能量源、能量载体及事故类型序号事故(风险)类型能量源能量载体1物体打击产生物体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设备、场所、操作落下、抛出、破裂、飞散的物体2车

12、辆伤害车辆、使车辆移动的牵引设备、坡道运动的车辆3机械伤害机械的驱动装置机械的运动部分、人体4起重伤害起重、提升机械被吊起的重物5触电电源装置带电体、高跨步电压区域6灼烫热源设备、加强设备、炉、灶、发热体高温物体、高温物质7淹溺江、河、湖、海、池塘、洪水、消防池水8火灾可燃物火焰、烟气9高处坠落高差大的场所、人员借以升降的设备、装置人体10坍塌土石方工程的边坡、料堆、粮堆、料仓、建筑物、构筑物边坡土(岩)体、物料、建筑物、构筑物、载荷11中毒和窒息产生、储存、聚积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容器、场所有毒有害物质12其他伤害放射性物质;踩踏;职业危害因素;雷电射线;人群;职业危害因素场所;建筑物、构筑

13、物、人体风险辨识重点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能量的种类和危险物质的危险性质;(2)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能量;(3)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4)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2.2.3 分析2.2.3.1 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对照安全管理法规、技术规范、事故案例、未遂事件等辨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和管理缺陷等事故原因。常见的事故原因即隐患见下表2。2.2.3.2 人的不安全行为应考虑作业过程所有的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非常规活动是指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的活动。2.2.3.3物的不安全状态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2.2.3.4 不良环境应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14、。2.2.3.5 管理缺陷应考虑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自身管理需要及更新情况。表2 常见隐患(事故原因)描述序号隐患类别隐患(事故原因)描述1人的不安全行为(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 使用不安全设备;(4) 手代替工具操作;(5) 物体存放不当;(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2) 不安全装束;(13) 对易燃、易爆等

15、危险物品处理错误;(14) 作业前联系确认不到位;(15) 其他。2物的不安全状态(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 设备或工具布局问题;(4)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防护用品、听力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5) 其他。3不良环境(1) 照明光线不良;(2) 通风不良;(3) 作业场所狭窄;(4) 作业场地杂乱;(5)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6)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7) 地面滑;(8) 贮存方法不安全;(9) 环境温度、湿度不当;(10) 其他。4管理缺陷(1)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2) 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 劳动组织不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