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17963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实施计划书(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d第一节、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一、BIM工程应用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占地面积大,装修提升工程、室外工程工程量占比大。建议采用BIM技术提升总承包工程部的专业协调和管理能力,运用BIM技术提升装修、园林绿化效果和质量。二对总包单位的硬性要求及重点1、利用BIM技术实现施工质量,进度及本钱管控。尤其是对现场场地布置,塔吊的吊装,装饰装修,园林绿化等进展精细化BIM设计施工指导,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是本工程BIM应用的重点之一。本工程BIM系统质量信息属性:工程清单属性中参加设计值、允许值、实测值。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将自检、误差测量形成的检测报告直接反响给质检工程师,再由BIM专业组参照BIM

2、模型检验,监理工程师最后检验,最后将误差检测结果返回BIM系统,落实到系统构件,将质量可视化控制。在总体施工进度及施工场地安排上,基于BIM模型,结合总体施工进度方案做4D施工模拟动画演示。在对建筑构造模型演示时,分别用颜色区分已完成局部、当前需要完成局部、方案后续完成局部进展施工进度模拟。利用BIM模型的进度展示功能实现工程进度的即时调整,同时实现工程阶段工程量统计的实时更新,保证整个工程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即时调整实现最优化调配,最终实现工程工期的控制节约。基于BIM模型,进展重要施工难点的施工精度和质量控制,例如如何控制高层建筑变形,并及时采取相应补偿措施,应用三维激光扫描的点云文件与BI

3、M模型进展比对,控制施工误差和构造变形,以确保施工质量的控制。2、BIM模型的信息分析管理及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基于BIM模型,应用基于广域网的工程管理5D协同平台,确保设备材料的BIM信息添加及管理及时有效地传递。搜集施工过程文档的信息化管理及BIM产品信息,建设本工程的BIM产品标准库,为本工程的后期运维提供扎实的数据基础,也为未来其他工程的BIM应用奠定基石。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切实落实BIM竣工模型的维护更新,收集整理工程相关的信息,将工程信息与BIM模型有机的整合一起,并制定相关信息的分类规那么,以到达应用BIM模型实现设施维修定时提醒,信息的查询检索统计等后期运营维护阶段的各项信息应用。

4、三本工程的BIM应用技术方案1以实用性和可执行性为 基本原那么,充分考虑BIM技术与工程施工管理的密切结合,同时注重BIM模型在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更新以及信息添加、信息分析应用,以保证BIM竣工模型在未来的运营维护管理中发挥作用。2建设适合本工程的BIM标准包括:?Z-14工程精细模型命名规那么与概预算分局部项工程编码对应统一?、?Z-14工程BIM构件信息添加标准?、?Z-14工程BIM设备模型颜色标准?等,详见附录、?Z-14工程精细模型命名规那么?、与概预算分局部项工程编码对应统一。 3本工程的BIM模型包括建筑、构造、机电、精装修、园林景观、市政等工程内的全部相关专业。总体布置的BIM模

5、型搭建,清晰的表达出整个建筑群整体与各单体建筑的关系,对总体的施工组织安排、建筑机械进场、现场材料堆放、施工安全管理、建筑群内的市政管线布置、景观设置等都能起到更直观地综合协调的作用。1场地及园林景观模型:场地模型的构建,园林景观和地面铺装的工程量清单随之产生,利用BIM模型还能进展土方平衡的计算。场地规划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结合,直观地表达了如路灯等各场地构件的关系。给植物等场地构件添加各类信息,实现场地的后期维护的信息管理、查询。2市政道路及管线综合模型:建筑红线内“小市政与红线外“大市政结合,保证市政管网与建筑接口准确,对各种设施信息的添加,实现市政管线的运营维护管理。市政道路管线综合,解

6、决市政管线碰撞问题,道路管线等添加信息,实现后期运营维护。 市政道路管线综合模型3BIM建筑,构造,设备施工安装模型:a 与设计院图纸对接,碰撞检查,设计查错。b 管线优化设计,在国家标准和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压缩管线空间,到达节省空间的目的。 c. 对建筑构造等各专业中的构件添加信息,实现后期的运营维护。 d. 为管道预留孔洞,考虑维修空间,准确定位孔洞位置,防止后期凿洞产生问题。 e. 模拟管道安装的施工工艺,出管线安装深化图,2D与3D结合,直观表达各构件之间的关系。 f. 管线精细图纸,结合施工要求,到达标准化,实现工厂化预制。 g. 工程量统计,实现施工现场的备工备料以及施工过程中的

7、本钱控制。 h. 维修空间的预留,方便检修。管线安装及支架4精装修模型:可直接利用BIM模型出装修施工图,按照房间出地面、顶面、墙面面砖的分格排幅员,计算各种材料的工程量。建设BIM产品标准库,包含所有家具,设备,建筑材料的厂家,价格,运营维护所需要的各类信息的标准构件库。可工厂化加工制造的预制构件等BIM应用模块如幕墙、电梯、扶梯、设备组、阀门组件等形成标准库。利用蓝色星球的BIM数据库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温感、烟感、门禁系统以及摄像头监控系统与BIM模型的联动,实现物业管理的信息化可视化。卫生间地砖排版模型及工程量统计清单家具信息参数5搭建基于广域网的BIM模型运营管理应用平台通过广域网的管

8、理平台实现以下几点:a.准确定位,将该建筑所在地域包括道路名称等信息参加,准确定位到该建筑所在位置,及时分析该建筑周边的环境。b.查询管道信息,可以查询管道的ID和管道尺寸等信息,可以保证维护过程中信息的及时查阅检查,从而及时解决问题。c.消防管理和应急处理预演练-消防预演练,准确定位每个消防箱的位置,随时掌握离火灾最近的消防设施信息。模拟火灾发生时,应急逃生的安全区域和安全路线,可以做到及时灭火和安全逃生。d.视频监控系统,根据每个摄像头位置,与现场监控视频对接,确定监控范围,直接监控该区域。查询每个摄像头信息如摄像头使用寿命和维护公司,及时更换和维修该摄像头。e.危险源检测,对周围危险信息

9、随时监测报警,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f. 门禁系统,统计每天的访客流量及访问时间。门禁系统 监控系统消防系统 危险源检测系统 4基于BIM模型的各项应用1BIM验证应用于二次深化设计审核流程 2三维模型可视化地展示节点设计3BIM应用于施组设计的验证 4通过BIM的4D技术对现场的资源进展优化管理5通过BIM模型提取的料单,指导施工现场所需要物料的进场6BIM验证设计变更 7将BIM模型应用于工程的验收管理 8基于BIM模型的查看和审阅通过Navisworks和Ipad移动终端等工具9基于BIM模型的设备系统调试方案和建筑能源监测与分析10重点难点的施工精度和质量控制11文档的信息化管理,BIM

10、产品标准库,工程资料数据库建设二、BIM工作组织架构及职责一BIM工作组织构架在启动施工流程前,我公司将组建BIM协作团队,委派具有丰富深化图纸经历、熟悉BIM技术的专业人员任BIM总监,全权负责BIM的实施方案。工作团队分为质量管理组、进度管理组、安全管理组、本钱管理组、工程管理组(图1),以保证BIM信息的对接、执行与维护。定期参加业主召开的BIM工作会议,及时按会议要求推进工程的BIM系统运行。 工程管理组:负责从业主与施工单位接收最新版设计阶段的BIM模型,及时发放给相关的分包单位进展设计深化;催促分包及供应商在设计阶段模型的基础上建设各自施工阶段BIM模型;技术管理组:进展各专业设计

11、深化,对各专业施工阶段模型整合,进展各专业的碰撞检查,并进展设计优化;及时收集分包各阶段提供的施工阶段BIM模型和数据,按时提交业主与设计单位;负责信息的及时确认与更新。进度管理组:负责施工阶段各个专业在BIM模型上,采用Revit、Naviswork软件按制定的工程进度进展4D施工模拟,对不同时段的模型进度用颜色进展区分,并且每天施工负责人在进场前要观看BIM的施工模拟,了解所要完成的任务及工程的概况,安全管理组:通过BIM模型的4D模拟,协助制定塔吊管理方案,确定塔吊的回转半径,以确保其同电源线和附近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确定哪些员工在哪些时候会使用塔吊。在本工程中使用的是动臂塔吊;建设防坠落

12、保护方案,通过建设坠落防护栏杆构件模型后,这些栏杆就被置于了构造BIM模型中。在执行此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3D视图能够清楚地识别多个坠落风险,帮助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控。建设应急预案方案,基于BIM的应急预案包括五个子方案,即施工人员的入口/出口;建筑设备和运送路线;临时设施和拖车位置;紧急车辆路线;恶劣天气的预防措施。从BIM模型中生成的3D动画和渲染用来同工人沟通应急预案方案方案。质量管理组:通过IPAD进展现场数据采集,配合使用全景扫描技术,并辅以视频影像对现场质量情况进展录入,通过前台操作窗口将质量信息录入至BIM模型中,再由模型的构件集成质量信息,最后再以独立标签的形式反响回前台操

13、作窗口,在窗口中进展质量信息的浏览与管理。为原有模型增加新的质量信息纬度。在操作平台内进展基础、记录、处理等信息的质量管理,最后将质量管理信息汇入总库形成竣工模型信息。二BIM工作主要职责1业主单位业主作为本工程的最终决策者,致力推动在本工程中运用BIM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准,以期更好地完成工程,并为今后的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业主主要职责在于人员组织、标准和规那么确认。2设计单位在BIM实施过程的主要职责在于根据本工程BIM的应用目标和要求进展设计模型,提交符合设计阶段模型深度要求的并且与二维设计图纸一致的3D模型,并完成设计阶段的相关应用。3施工单位参与本工程的承包商需按

14、照相关要求开展BIM相关工作。施工过程中的BIM模型由施工单位自行建设,并根据现场变更情况进展及时更新,直至到达竣工模型交付的要求。并完成施工阶段的应用。BIM5D技术是建筑业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工作,通过三维模型数据接口集成土建、机电等多个专业模型,并以BIM集成模型为载体,将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合同、本钱、工艺、质量、安全、图纸、材料、劳动力等信息集成到同一平台,它的需求来源于每个岗位,回归于各个环节;为保障该工作完整性,BIM工作的实施必须是工程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并且明确不同岗位的工作和职责。本工程BIM团队主要负责:BIM模型的创立、维护,确保设计和深化设计图清楚形象的展现在模型里,可以更好

15、的发现图纸问题并及时解决;可以表现出钢构件组装流程,各种施工工艺等,更好的优化施工方案和工作方案;进展模拟施工,进而优化工程施工进度方案。同时,定期组织对工程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进展质量跟踪与管理:通过手机移动端,实现质量安全等问题实时记录,跟踪与改进;本钱控制:按楼层、进度、规格型号等维度统计物资量,指导编制物资供应和采购方案等。三、BIM在本工程的应用详解总承包方应在深化设计、施工工艺、工程进度、场地管理等方面充分应用BIM技术;并与BIM参谋密切配合,完成和实现BIM模型的各项功能,并积极利用BIM技术手段指导施工管理。一施工生产管理1、施工场地平面布置通过利用BIM技术对场地进展综合布置,可以将平面布置可视化,提高施工场地利用率与施工效率,同时防止了布置不合理带来的安全隐患。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可以使用AutoCAD筹划、Revit模拟,完成后导入BIM5D系统,实现布置优化与施工过程控制。平面布置主要由工程技术负责人进展规划,工程部通过现场实际进展优化,其他部门根据部门自身特点提出修改意见。根据规划的2D图纸建模,以3D模型进展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及时调整,最后确定3D模型与2D图纸。2、4D施工进度管控施工在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