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17891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班级分数题号-二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下列小 题。宋词中的帘,品种繁多,状态各异,就前者言,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等;就后 者言,有卷帘、开帘,低帘、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等。帘的原始功能在于 遮蔽和阻隔,但这种“遮”和“隔”又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侯门一入深如海”那样遥 不可及,也不像“墙里秋千墙外道”那样难以逾越。可以说,帘之妙处正在于它的隔未全 隔,而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只看当事人的心态和感觉如何,这便 预示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与悲剧性的双重内涵。

2、以词人常用的“隔帘看未真”一句为 例,就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第一,乐观的视角:虽然隔帘看未真,但毕竟 是看到了,这是何等的幸福和慰藉;第二,悲观的视角:虽然隐隐约约看到了,然而毕竟 得不到真切实在的接触,这又是何等的痛苦和折磨。当人与人(通常是帘内的女子和帘外的男子)隔帘相对时,二者就进入了一种微妙的情 境中。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的存在,但这一存在对他而言又是那 样的近在咫尺却不可接近,那样地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而帘外的世界对帘内人而言,则 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的别一样的激情与热烈。在她 内心深处,不管是接受还是抗拒,那样一种隐密

3、的渴望已经被点燃。此时的帘,不仅隔开 两个人的身,似乎也隔开了他们的心,至少帘外的人是这样认为的。帘内的人对这帘外人 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有时候,帘内人虽然在场,却未出场,即她只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却未表现出任何 情感的波动,这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惆怅。如舒亶减 字木兰花蒋园口号,帘内的她,既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曾经装点过他春日的记忆,也不 知道自己的离去触动了一份敏感的心情。她凌波微步地来,亦是行云流水地去,对于帘外 的他来说,显得这转瞬间的相遇犹如一场迷离的梦。还有一种特殊场景,即帘外人与帘内人二者之中有一个是不在场的,

4、也就是说有一方是 缺席的。一种情境是帘外人的缺席。我们从帘内女子的举动神态及她所表现出的无意识或 下意识的感触与忧思,可以看出她此时此地的寂寞、无聊、慵倦。这一切都隐秘地传达出 了对未出场的帘外人的渴望,也是她对一种新的生命与生活的渴望。还有一种场景是帘外人在场,而帘内人缺席。也就是说,抒情主体仅看到了帘,而并未看到所想看到的对象,但仅是帘这一物件已引起了他无限的联想。由于帘内人的不在场, 因此帘内的世界就不再具有吸引力,反而以它的空洞引起了抒情主体的反感。但他仍然想 象着她室内的景象,回忆着曾经的甜蜜与温存。他对她的渴望因为她现时的不在场而显得 更加沉重和痛苦,也因为她的不在场而显得更加纯洁

5、和真挚。帘作为一种柔情而忧伤、具有强烈女性化倾向的意象在宋词中的大量出现,一方面有词 作为一种文体本身的限定,另一方面与宋代士人心态也有较大关联,尤其是对这一意象的 处理中,词人普遍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情绪,既无力进行抗争,又无法断然舍弃,结 果只能在忧郁、感伤、惆怅中自语自慰,自己为自己营造一个小小的柔弱的艺术世界, “一重帘外即天涯”,词人在狭小的情感空间里默默咀嚼孤独与寂寞。(节选自古典文学知识 2015 年第 1 期,有删改)1. 关于 “ 帘 ” 意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词中的帘,品种繁多,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状态各异,有卷帘、开帘, 低帘、高帘、下帘、上帘,

6、疏帘、重帘,等等。B 宋词中的帘意象,柔情而忧伤,具有强烈女性化倾向,一个原因是词这种文体本身的 限定,另一个原因是与宋代士人的心态有关联。C 帘的妙处在于它隔未全隔,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这与当事 人的心态和感觉有关。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和悲剧性双重内涵。D 帘有遮蔽和阻隔的功能,这种 “ 遮 ” 和 “ 隔 ” 又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 侯门一入深似海 ” ,也不像 “ 墙里秋千墙外道 ” ,它可望而可及,很容易逾越。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当帘内的女子与帘外的男子相对时,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而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 的存在,那样的近在咫尺却

7、不可接近,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B 帘内人在场却不出场,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 “ 多情却被无情恼 ” 的惆 怅;对帘内人来说,却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会给他带来何种影响。C 帘内人缺席,但帘这一物件已引起了帘外人的无限的联想,他仍然想象着她室内的景 象,回忆着曾经的甜蜜与温存,而这些联想又只能给他带来沉重和痛苦。D 帘外人缺席时,帘内女子常常表现出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感触、忧思。这都是一些对新 的生命与生活的渴望的表现或感情流露。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隔帘相看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这与阅读宋词时从乐观的视角还是悲观 的视角相关,乐观的视角产生幸福和慰藉

8、感,悲观的视角则产生痛苦和折磨感。B 帘外世界对帘内人而言,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 的别一样的激情与热烈。不管她接受与否,都会有一种隐密的渴望被点燃。C 在帘外人看来,帘不仅隔开了帘内外两人的身,也隔开了两人的心,帘内人对帘外人 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D 宋代词人普遍流露出一种对既定现实的无奈情绪,既无力进行抗争,又无法断然舍 弃,这种忧郁、感伤、惆怅,也传递到了对帘意象的运用处理上。、文言文阅读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下列小 题。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曾祖谨,有功于周,为太师、燕国公。父宣道,仕隋至 内史舍人

9、。大业末,志宁调冠氏县长,山东盗起,弃官归。高祖入关,率群从迎 谒 长春宫,诏授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 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志宁品第四。”帝悟,特诏预 宴,因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是时议立七庙,君臣请以凉武昭王为始祖,志宁以凉非 王业所因,独建议违之。帝从之。尝谓志宁曰: “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 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勉之,官赏可不 次 得也。”太 子承乾数有过恶,志宁欲救止之,上谏苑以讽。帝见大悦,赐黄金十斤、绢三百匹。 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 忠

10、孝 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 志宁乃就职。时太子以农时造曲室,累月不止,又好音乐过度。志宁谏,太子不纳。太子 败 ,帝知 状,谓曰:“闻公数谏,承乾不听公,故至此。”是时宫臣皆罪废,独志宁蒙劳勉。晋王为皇太子,复拜左庶子,顷之,兼太子少师。俄迁太傅。尝 与右仆射张行成中书令 高季辅俱赐田志宁奏臣家自周魏来世居关中赀业不坠今行成季辅始营产土愿以臣有余赐不 足者帝嘉之 ,分其田以与二人。显庆四年,以老乞骸骨,诏解仆射,更拜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 王皇后之废, 长孙无忌、褚遂良固争不见从,志宁不敢言 。武后以其不 右 己,衔之,后因杀无忌, 坐免官,出为荥州刺史,改华州

11、,听致仕。卒,年七十八,谥曰定。(节选自新唐书于志宁传)1. 下列句子 中 加横线 词解释正确的 一 项是( )A 率群从迎 谒 长春宫 谒: 拜见B 官赏可不 次 得也 次 : 按顺序C 太子 败 ,帝知状 败 :战败D 武后以其不 右 己 右 : 帮助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A 尝与右仆射张行成 / 中书令高季辅俱赐田坠/今行成 /季辅始营产土 /愿以臣有余赐不足者B 尝与右仆射张行成 / 中书令高季辅俱赐田/ 志宁奏臣家 /自周魏来 / 世居关中 / 赀业不 / 志宁奏 / 臣家自周魏来 / 世居关中 / 赀业不坠/今行成 /季辅始营产土 /愿以臣有余赐不足者

12、/尝与右仆射张行成 /中书令高季辅俱赐田志宁 /奏臣家 /自周魏来 /世居关中 / 赀业不坠/今行成 /季辅始营产土 /愿以臣有余赐不足者 /D 尝与右仆射张行成 / 中书令高季辅俱赐田志宁 / 奏 / 臣家自周魏来 / 世居关中 / 赀业不 坠/今行成 /季辅始营产土 /愿以臣有余赐不足者 /3. 下列对文中 加横线 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七庙,天子的宗庙。即帝王设七庙供奉祖先,太祖庙位居正中,其左右各为三昭三 穆。后世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过秦论中的“七庙隳”就是指秦朝灭亡。B 终丧,守完父母的丧期。这缘于古代的“丁忧”制度。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 一般须停职守丧

13、三年,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起复”。C 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下文的 “听致仕”,表示朝廷同意了,批准他退休。D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 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比如“唐高祖”、“隋炀帝”都是谥号。4.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贞观三年时,太宗设宴招待近臣,太宗问到志宁,志宁因是四品官职没被有司请, 太宗特别下诏让他参加宴会,并趁机加封他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的官职。B 唐太宗很重视太子的培养,谆谆告诫于志宁,并拿西周时周公、召公的例子来勉励 他,还许诺努

14、力办好这件事,可以获得官职赏赐。C 于志宁培养太子尽职尽责,后来承乾被废太子时,东宫属吏都获罪免官,唯独于志 宁未被降罪,还受到慰问勉励。D 武则天皇后认为于志宁在废王皇后的问题上没有 尽力 ,本来就记恨他,在他杀死 长孙无忌后,借机给他定罪,撤去原职,贬到地方任职。5. 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2 ) 王皇后之废,长孙无忌、褚遂良固争不见从,志宁不敢言。三、诗歌鉴赏3. 阅读下面的 宋 诗,完成 下列小题 夏日三首(其一)【宋】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 燕雀已生成。 蝶衣 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

15、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注】 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蝶衣:蝴蝶的翅膀。1. 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请简要分析。2. 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作简要分析,并简要概括全诗的情感四、名句名篇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定风波中用带有春风、斜阳等意象的两句诗 “ ”和,抒发了自己经历风雨之后的感受(2)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a” ? 两句描写当年亭台楼阁之间的流风余韵也都已被岁月洗涤净尽。( 3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面对廉颇咄咄逼人的挑衅,门客在规劝蔺相如时指 出了自己离开内外亲属前来投靠蔺相如的原因是( 4 )陶渊明归园田居里,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的束缚,向往过去自由生 活的对偶句是:“ ,(5)兰亭集序中“ ,”这两句话,记载了在兰亭聚会时王羲之从高、低两个视角描绘天空的无边和自然界事物的繁多。五、现代文阅读5. 阅读 下面的文字, 完成 下列小题孩儿面梁晓声 那天晚上,我在友人家做客。友人乃中年书法家,墨迹很是值钱,其父生前也是一位极 有分量的书法家。正聊着,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