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178345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三) (十一)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炳烛:点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2、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恐已暮矣_盲臣安敢戏君乎_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及鲁肃过寻阳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 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

3、是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 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十一)炳烛夜读答案 1C 2迟、晚怎么再次、重新等到、到 3(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大意相近即可) 4年纪大;事务多。(意思正确即可) 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十二)鲁国之法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

4、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选自冯梦龙著智囊) 注释:府:指国库。子贡:孔子的学生。赐:子贡的名。子路:孔子的学生。 1文中写子贡做了什么事?孔子对他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孔子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2文中第段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十二)鲁国之法答案 1子贡在诸侯国中赎出鲁国人,却不愿依鲁国法律领取应得的赎金。孔子不赞同子贡的这一做法。孔子认为圣人的行为可影响百姓,子贡不取赎

5、金,便不能引导不富裕的百姓效法他去赎回更多为奴的鲁国人。 2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3分) (十三)张姓者,偶行溪谷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頞上革肉,巳破裂云。 (蒲松龄螳螂捕蛇)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币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

6、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物性相制) 【注释】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踞:趴。盬():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闻崖上有声甚厉(2)渐近临之(3)久之,蛇竟死 (4)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5)蜘蛛乃酯其脑果腹而去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1)之反侧倾跌之状蛇复昂首待之 (2)以以刺刀握其首以首俯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然审视殊无所见。 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 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7、 (十三)张姓者,偶行溪谷答案 1.(1)听到(2)从上往下看(3)终于(4)曾经(5)离开 2.(1)的它,指蜘蛛(2)用把 3.(l)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2)蜘蛛仍然退回守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 4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5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十四)细柳营 细柳营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

8、”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

9、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答:_ (十四)细柳营答案 1.C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将军约定(规定),军营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因此汉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 (十五)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

10、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惆然自失。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舆服:车辆、冠冕和服装。铁如意: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卿: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条干:枝条树干。如恺许比: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惘然:失意的样子。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1)并穷()绮丽(2)尝以()一珊瑚树 (3)世罕其比() 2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通过一略一详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请各用三个字概括。 答: (2)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王恺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王恺在珊瑚被击碎后,为何声色甚厉? (4)联系后文,我们从石崇击碎珊瑚的举动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5)文章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状? (十五)石崇与王恺争豪答案 1.都用尽,用来曾经把,左右比得上 2.击珊瑚展珊瑚枝柯扶疏,铺垫既惋惜,又以为疾已之宝傲慢,又胸有成竹反映晋代地主生活的豪华与奢侈(220.162.193.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