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简答仅供参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177186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学简答仅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简答仅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简答仅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简答仅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简答仅供参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何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工艺规程在生产中起什么作用?答:第二问(作用):1,更具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等的依据。 3,新建成扩建车间(或工段),其原始依据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何谓加工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所谓经济加工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每个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以及生产率的要求,考虑本厂(或车间)现有的工艺条件,考虑加工经济精度等因素。3、制订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什么情况

2、下可以不划分或不严格划分加工阶段? 答:因为在精度要求高时,若将加工面从毛坯面开始到最终的精加工或精密加工在一个工序连续完成,那以保证零件的精度要求,或浪费人力,物力资源,如:1)粗加工时,切削层厚,切削量大,无法消除因热变形带来的加工误差,也无法因粗加工留在工件表层的残余应力产生的加工误差,2)后续加工容易把加工好的加工面划伤,3)不利于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4)不利于合理的使用设备5)不利于合理的实用技术工人2,当零件的精度要求不高时4、何谓“工序集中”、“工序分散”?什么情况下采用“工艺集中”?影响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工序集中是指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因而

3、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夹具数目和工件的安装次数也相应减少工序分散是将工艺路线中的工步内容分散在更多的工序中去完成,因而每道工序的工步少,工艺路线长2)当小批小量生产,工序想对集中,专用组合机床较多的生产线时采用工序集中(3)影响因素:工人技术水平、生产要求、生产条件、生产环境、生产批量大小、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5、加工余量如何确定?影响工序间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答:1)由计算法,查表发,经验法来确定加工余量 因素:1)上工序的尺寸公差2)上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Ry和表面缺陷层深度Ha3)上工序留下的空间误差4)本工序的装夹误差6、定位精基准和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精基准:1)基准重合原则

4、2)统一基准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 粗基准:1)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2)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 3)便于工件装夹的原则 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7、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及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对车削圆轴类零件的加工误差有什么影响,影响的程度各有何不同?答:水平方向为敏感方向,垂直方向为非敏感方向。8、何谓加工精度?何谓加工误差?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答: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9、获得零件尺寸的精度的方法有那些?影响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1.试切法 2.

5、定尺寸刀具法 3. 调整法 4. 自动控制法10、获得零件有关加工表面之间位置精度的加工方法有那些?影响加工表面间位置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方法 1.直接找正 2. 划线找正 3. 夹具定位11、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那些?影响形状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 :1. 刀尖轨迹法 2. 成形刀具法 3. 展成法12、何为误差敏感方向?车床与镗床的误差敏感方向有何不同?答:当原始误差的方向恰为加工表面法线方向时,引起的加工误差最大,该方向即为误差敏感方向。 车床误差敏感方向为水平面内; 镗床误差敏感方向为垂直面内。13、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哪些方面?答:几何误差: 原理误差、定

6、位误差、调整误差、刀具误差、夹具误差、机床主轴会装误差、机床导轨导向误差、机床传动误差14、什么叫误差复映?如何减小误差复映的影响?答:(2)提高工艺系统刚度、提高毛坯精度、增加走到次数、减少背吃刀量、减小进给量15、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1、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表面粗糙度、波纹度、纹理方向、表面缺陷2、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表面金属的冷作硬化、表面层金属的金相组织变化、表面层金属的残余应力16、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有哪些影响?答:耐磨性:一般来说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其耐磨性越好;一般来说,圆弧状、凹坑状表面纹理的耐磨性好;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一般能使耐磨性有所

7、提高。耐疲劳性: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表面缺陷越少,工件耐疲劳性越好;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能够阻止疲劳裂纹的生长,可提高零件的耐疲劳强度。耐蚀性:表面粗糙度值越大,加工表面与气体、液体接触的面积越大,腐蚀物质就越容易沉积于凹坑中,耐蚀性能就越差;当零件表面层有残余压应力时,能阻止表面裂纹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提高零件表面抵抗腐蚀的能力。配合质量:表面粗糙度对 配合质量有较大影响。17、试述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几何因素。答:切削加工时集合因素有刀尖圆弧半径、主偏角、副偏角及进给量磨削加工时几何因素有磨削用量、砂轮粒度和砂轮修整18、什么是加工硬化?评定加工硬化的指标有哪些?答: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

8、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间产生滑移,晶粒被拉长,这些都会是表面硬度增加,统称为冷作硬化。指标:表层金属的显微硬度;硬化深度;硬化程度。19、为什么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会引起残余应力?答:金相组织的班花,表层金属的比容将随之发生变化,而表层金属的这种比容变化必然会受到与之相连的基体金属的阻碍,因此就会有残余应力产生。20、试述磨削烧伤的原因。答:对于已淬火的刚件很高的磨削温度往往会使表面层金相组织产生变化,使表面金属硬度下降,使工件表面呈现膜颜色,从而产生磨削烧伤。21、进给量f、切削深度asp、切削速度v对加工表面粗糙度有何影响?答:进给量越大加工表面越粗糙;切削深度越深,表面越粗糙;切削

9、速度越大,表面粗糙度值越小。22、为什么一般在精加工时,刀具都采取较大的后角?而拉刀、铰刀等定尺士刀具都采取很小的后角?答:精加工时较小的后角可减小刀具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提高加工精度而拉刀、铰刀等定尺寸刀具尺寸较小,较小的后角可减小振动。23、装配精度包括哪些内容?装配精度与零件的加工精度有何区别?它们之间又有何关系?答: 装配精度包括:1 相互位置精度 2. 相互运动精度 3 .相互配合精度 (2)装配精度是所有零件组装成整体后所能达到的各零件相互位置、相互运动、相互配合的精密程度。零件的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所能达到的几何形状、尺寸的精确程度;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局部。零件的精度特别是关键

10、零件的精度会直接影响装配精度,同时零件的加工误差的累积影响装配精度。24、装配尺寸链如何构成?装配尺寸链封闭环是如何确定的?它与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有何区别?答: 在装配关系中,由对装配精度有直接影响的零件、部件 的尺寸和位置关系的各组成环构成封闭的尺寸链,即装配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就是装配所要保证的装配精度或技术要求;装配精度是零部件装配后才最后形成的尺寸或位置关系。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工艺所形成的尺寸链。25、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1)互换装配法:1完全互换装配法:高精度的少环尺寸链或低精

11、度多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转配中,适用于任何生产类型 2.大数互换装配法:大批大量生产,组成环较多,装配精度要气较高的场合。(2)选择装配法: 1直接装配法:不宜用于生产节拍较严的大批大量流水作业中 2.分组装配法:大批大量生产中,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要气高的部件。 3.复合选配法:大批大量生产的装配 (3)修配装配法:在成批生产或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组成环数目又较多时。 (4) 调整修配法: 1.固定调整法、可动调整法:均适用于精度要求而组成环又较多的产品或部件。 2.误差抵消调整法:同上。26、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和内容包括哪些?答:原则:1.保证产品装配质量,力求提高质量

12、,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率。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所占的成本。 内容: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2. 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3.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4. 划分装配工序27、机床夹具有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作用? 答:1.定位元件或装置:用以确定工件在夹具上的位置。2.刀具导向元件或装置:用以引导刀具或调整刀具相对夹具定位元件的位置。3.夹紧元件或装置:用以夹紧工件。4.联接工件:用以确定夹具在机床上的位置并与机床相联接。5.夹具体:用以联接夹具各元件或装置,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通过它将夹具安装在机床上。6.其他元件或装置:如防治工件错误安装,安全保护,便于卸下工件等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