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演示实验理论部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175610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演示实验理论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物理演示实验理论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物理演示实验理论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物理演示实验理论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物理演示实验理论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演示实验理论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演示实验理论部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物理演示实验绪论一、关于物理学物理学是人类在探索大自然现象与其规律过程中形成、以实验为根底的一门科学。物理学研究宇宙间一切物质的根本形式、性质和运动规律,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各种物质形态的内部结构等。物理学的各分支学科是按物质的存在形式或运动规律而划分的。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与不同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着联系,各分支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物理学是各分支学科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的统一整体。 17世纪,人们已经了解宏观物质机械运动的根本规律。19世纪末,物理学建立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学科在内的完整的根本理论体系,即经典物理学。20世纪初,人们相继建立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此根

2、底上开展起来的物理学通常称为近代物理学。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尺度和结构层次,当今的物理学也划分为天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原子分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等。许多重要的根本问题尚待解决,如强、弱、电磁、引力四种根本相互作用力的统一,暗物质和暗能量之谜等有可能对物理学产生革命性影响的问题,以与复杂体系和极端条件下物质的新效应。当前物理学根底研究的三个重要方向是:物质深层次微观结构和运动的根本规律,宇宙大尺度结构与运动的根本规律,凝聚态物质和复杂系统的内部结构、内部运动的根本规律与宏观量子效应。 物理学的根本原理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技术科学的各个方面,是技术科学的根底和先导。物理学深

3、刻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根本认识,所表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数学是物理学研究的根本工具之一。物理学理论通常以数学形式表达,然而物理学定律的正确性只能由反复的严格的物理实验来检验。物理学的开展也进一步推动了数学的开展。 长期以来,物理学的开展推动了化学、生命科学、地学、天文学等根底学科的开展。例如,物理学对原子、分子的量子规律的揭示,为化学奠定了微观理论根底;物理学原理和技术的开展使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实验研究手段产生了根本的变化。 17世纪的力学、18-19世纪的热学、19世纪的电磁理论以与20世纪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建立,都直接地推动了机械、电力、能

4、源、材料、信息等技术学科的建立和开展,并导致了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物理学的许多前沿研究都有其明确的应用前景。例如,核聚变、激光、高温超导、巨磁电阻、介观物理、纳米/功能材料、量子信息等,它们已经或可能继续在能源、信息、计算机、生命和材料等许多领域孕育新的开展。二、关于物理演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一般是指密切配合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让学生观察的实验。演示实验是把物理现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的过程。它是学生最集中地获得物理现象的主要来源。同时演示实验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等各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它的教学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5、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3. 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4演示实验是归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根底三、教学形式物理演示实验这门课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教学形式科学探究,即让学生经历像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的探索过程。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与对社会开展的影响。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

6、物理实验。应该使学生在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中达到以下要求科学探究要素对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能力的根本要求提出问题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猜测与假设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对物理实验结果进展预测认识猜测与假设的重要性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知道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尝试选择实验方法与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考虑实验的变量与其控制方法认识制定计划的作用进展实验与收集证据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按说明书进展实验操作,会使用根本的实验仪器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科学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分析与论证对实

7、验数据进展分析处理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展解释和描述认识在实验中进展分析论证是很重要的评估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间的差异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良探究方案认识评估的意义交流与合作能写出实验探究报告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如此又尊重他人有合作精神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第一章 物理演示实验的根本理论1-1开设演示实验课的目的定义: 物理演示实验一般是指密切配合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让学生观察的实验。目的:可以使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纠正错误概念、建立正确图像。可以激发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2 物

8、理演示实验的分类单一性实验是指为配合一个物理现象、概念或一个物理定律的讲解而演示的一个单一内容的实验。例如:质心运动定律、电磁感应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同时包含了几个物理内容、其物理现象彼此交织、相互联系的一个实验。例如:偏振、旋光、散射综合实验。组合式实验是为配合一个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的讲解而做的题目和目的相通、内容相互补充、逐渐深化的一组实验。例如:角动量守恒组合实验。实验目的:演示在合外力矩为零的条件下,物体的角动量守恒。实验仪器:茹可夫斯基凳;直升飞机模型;车轮转台;离心节速器式演示仪;离合器式演示仪;电动式演示仪等等。设计思想:用组合式实验来验证角动量守恒定律。防止重复,由简到繁,渐

9、进组合。选其三项:离心器式-定性说明在合外力矩为零的条件下角动量保持不变。离合器式-定量演示在合外力矩为零的条件下角动量的代数和守恒。电动式-定量说明在合外力矩为零的条件下角动量的矢量和守恒。在组合式实验中,层次清楚,环环相扣,逐步深化,达到了实验目的。1-3 物理演示实验的原如此1、 科学性原如此:原理正确,主题突出,因果明确。2、 简便性原如此: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携带方便。3、 直观性原如此:现象直观,效果明显、重复性好。4、 可见性原如此:结构可见,观察X围大。5、 趣味性原如此: 贴近生活,生动有趣。6. 规X性原如此:操作规X,成功率高。1-4 物理演示实验的开展新内容、新技术、新

10、仪器、新材料、先进手段:力学:气垫技术-气垫导轨、气垫平台、气垫转盘、滑轮光学:He-Ne激光-全息照相、激光通讯、衍射、光杠杆电学:高温超导、半导体集成电路、多功能示波器、光电器件多媒体:扩大观察X围、仿真虚拟实验1-5 课堂演示实验的做法1、充分准备 预做实验,检查仪器。仪器摆放,位置站立。步骤层次,讲做配合。预料故障,万无一失。2、周密演示点明题目和目的,介绍仪器和装置,强调条件和方法,分析总结出结论。例1题目:自感现象目的:演示自感现象,观察当线圈自身电流变化时要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总要阻碍原来电流的变化。装置如右图所示 通电自感:条件:方法: 接通k,看 与是否同时亮?哪

11、个先亮?现象:k接通瞬间,迟亮。稳定后,与同样亮。分析: k通,L中从零增大,产生阻碍增大,故迟亮。断电自感:条件:方法:断K, 观察的亮度变化现象:在熄灭之前,发出短暂强光分析: K断,突然减小,产生较大的,以暂时维持中的电流,由于,当流过支路时,发出短暂强光。分析结论 :当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要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总是阻碍或对抗原来电流的变化。 3、规X操作 天平、砝码,气垫导轨、温度计、光学元件外表、电表读数、量程选择太小,电源开关直接拔下插头第二章 物理演示实验的方法21一般方法直接了当地演示某一物理现象和规律。例如:电荷的相互作用,电磁感应现象、扬氏双缝干预等。利用比照

12、的方法演示某一物理现象或规律。有的实验内容,无法直接观察,必须做比照显示,才能观察到这种现象。有的物理现象,本来可以直接演示,但为了改善演示效果或丰富实验内容,而采用比照演示法。比照形式:同时比照:例如通电自感中,与同时比照,通过看谁先亮谁后亮判断通电自感存在。先后比照:例如断电自感中,先后比照,通过暗-亮-灭的现象判断断电自感存在。复合比照:-趋肤效应。趋肤效应:在交流电路里,随着频率的增加,在均匀导体横截面上,电流分布越来越向导体外表集中,这种现象称为趋肤效应。趋肤效应使导线的有效截面积减小,从而使它的等效电阻增加。困难:第一,必须使导线电阻随频率的增加有明显的增大;第二,必须能证明电阻的

13、增大是由于电流的趋肤而不是趋心。装置:直流和交流两种电源;电源 频率计R1R2两个规格完全一样的小灯泡并联在电源上;用纯铜导线连接;用同样粗细的镀铁铜导线连接;现象接通直流电源,、一样亮,直流电阻一样大。接通交流电源,升高频率,亮度变暗;完全熄灭。复合比照的方法:的先后比照说明高频下导体有效电阻增大,有效截面积减小;与的同时比照,电流是趋肤而非趋心。3.模拟演示法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展实验研究的过程(通过模型实验揭示原型的运动规律的方法)。 原型是指现实世界中某一待研究的对象,模型是指与原型的某一特征相似的另一客观对象.模拟演示法具有更深刻、更集中的特点。模拟形式自然现象的实验室模拟例如:霓虹

14、,海市蜃楼等。微观现象的宏观模拟 例如:气体分子运动论的演示模拟布朗运动,气体压强大型装置的小型模拟例如:避雷针、静电除尘小型装置的大型模拟如:光导纤维模拟性质全同模拟 如:虹霓本质一样模拟如:海市蜃楼、避雷针、静电除尘动力相似模拟 如:气体分子运动论模拟演示2-2 特殊方法利用空气膜将运动物体浮起,使它做近似无摩擦运动。作用:减小摩擦阻力。气垫导轨-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动量守恒,简谐振动,阻尼振动等。气垫转盘,气垫滑轮,气垫平台-刚体转动定理,平行轴定律,二维碰撞等实验。利用频闪仪的闪光照明来辅助显示物理现象和规律。作用:用于力学、振动和波的演示。例如:弦驻波的频闪照明演示。频闪光照明时,根据频闪照明下弦振动的视觉形象,可以观察驻波特征的各个细节,并可以确定弦驻波的振动频率。假定为闪光频率,为弦振动的频率,为正整数, 当与稍有不同时,将会观察到弦作“缓慢振动的图像。看到:每一个节点两侧的质点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而相邻两节点间的质点总是向一样方向运动。频闪法的作用之一:“降低物体周期运动的视觉频率实现慢动作以便研究其运动规律。当时,观察到的是单一“静止不动的简谐振动波形。频闪法的作用之二,“冻结振动物体的空间位置,以便研究其运动规律。频闪法主要用在“高速物体的闪光照相研究其运动规律和“周期运动物体的闪光照明观察慢动作并测频率这两种情况。例如: 哑铃式质心运动定律演示仪的闪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