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175173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文嚼字》教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咬文嚼字教案设计姜有波教材分析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课文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二、能力目标1、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2、

2、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教学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教学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方法:阅读整体感知把握作者观点质疑判断。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课时安排:两课时一、导入新课利用谜语:“老鼠掉进书箱里”打一成语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注音:锱铢(z zh) 镞(z) 岑(cn) 牍(d)下乘(chng) 蕴藉(yn ji) 付梓(z)2、解释词义: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

3、实质。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学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才高八斗:华。比喻人极有才华。3、“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 4、简介作者朱光潜(189

4、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京派文学代表人物,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三、介绍学习目标和学习文艺评论的方法(一)介绍学习目标1、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2、归纳概括文章所用的材料,品味妙语佳句。(二)、学习文艺评论的方法1、阅读(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思路) 2、提炼(透过重要段落和关键语句,抓作者的主要观点)3、质疑(对文中的观点、材料作出判断)四、整体感知1.“咬文嚼字”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它是什么意思?是在第几段提出的? 参考答案:本来的意思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一般情况下为贬义词。在本文中是

5、指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是在文章的第3段提出的。 2、课文是如何阐述“咬文嚼字”的?第一层( 至 )通过三个例子,说明 与 之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 和 的调整。第二层( 至 )从正反两方面强调:_ _.第三层( 第8段 )点明写作目的:_ _ .明确:1、,5,文字思想6、7,文学作品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意义强调运用文字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3.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你认为作者是随便举的例子吗?如果不是,其侧重点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这些例子不仅不是随便举的,而且是用心选择的。从选材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是关于文字修改,一方面是有关

6、联想意义;从修改的效果来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五、体会论证方法 1.在文章第一部分中,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举了三个例子阐述自己“斟酌文字”“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观点。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2.作者在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时,谈到了“善用”和“误用”两种情况,采用的是怎样的论证方法?请在横线处填空。六、合作探究1.“咬文嚼字”这个词,经过朱光潜先生的阐释,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含义,这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你认为本文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2.在咬文嚼字一文中,作者提到的“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其实贾岛所吟之诗是题李凝幽居。诗的内容是:

7、“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古今人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但朱光潜先生却“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结合全诗的内容,谈谈你对“推”与“敲”的看法。 明确: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写了诗人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首联描写了幽居周围幽静的环境,暗示了李凝隐士的身份。“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在皎洁的月光下万籁俱寂,这突然发出的几下敲门声打破了幽居的宁静。这是以声衬静的手法。并且,诗人是去走访友人,临到友人门前用“敲”字更为贴切。 三、拓展探究文学创作时的“套板反应”是指什么?其弊端究竟是什么?并从文中的例子和读过的诗句中举例说明。_ _ _ _学习小结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