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173955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我们学历史都知道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他在发现美洲大陆的过程中 也遇到了挫折,他第一次去美洲时,像西直接横渡大西洋,经过37天,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第二次去,绕了一个大圈,是顺着西班牙和北非西海岸南下,接近赤道时才向西横渡大西洋, 却只花了 20天。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时,绕了一个大圈,时间却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这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得益于洋流的影响了,那么洋流除了对航行有影响外,对我们的 地理环境还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内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 要

2、意义,所以洋流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在气候的学习中我们也知道洋流是影响气候形成的 一个因素。那么洋流究竟对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张图片,这是位于大西 洋两岸的两个地方,一个位于大西洋东岸的挪威的港口城市卑尔根,另外一个是大西洋西岸 北美洲的拉布拉多半岛,它们都是位于北纬60度附近,但是两地的景观植被却有很大的区 别,大洋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呈现荒凉的苔原景观,而大洋东岸的挪威却是茂盛的森林景观, 同纬度的挪威的港口城市卑尔根,人口稠密,是挪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西海岸最大最美的 港都。为什么两地的纬度相近而景观却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因为两岸的洋流不同,那么流过 北大西洋东岸和西岸的洋流分

3、别是什么洋流?流过大洋东岸的一支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它 是世界上最大的暖流之一。它从高纬流向低纬,温度较高,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 西北部,使得北纬50-70度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均温比西岸高1620摄氏度。由于暖 流的影响,在北极圈之内出现了像摩尔曼斯克这样的终年不冻港。暖流温度较高,容纳的水 汽含量较大,因此暖流控制的海区,成为大气温暖的下垫面,加之蒸发较强强烈,空气不甚 稳定,因此降水量较多,挪威的卑尔根因降水丰富而成为挪威的雨城。所以暖流对气候的影 响是增温增湿。寒流对气候有怎样的影响呢?外面先来看世界的自然带分布图,注意观察荒漠带主要分布在 那些地方?并思考:世界上有这样一些

4、地方,尽管靠近海洋,却沙漠广布,你能说出这些地 方分布有什么规律吗?仔细观察,这些地区附近海域的洋流有什么特点?洋流跟这些地区沙 漠的形成有关系吗?这些荒漠都分布在寒流流经的地区,温度比较低,气流以下沉为主,下沉气流本来就比较干 燥,在加上处于冷下垫面的上的空气特别稳定,水汽得不到相应的补充,水汽得不到相应的 补充,所以空气的湿度比较小,天气冷而干燥,陆地上的沙漠一直延伸到海边,甚至使这些 海区内的岛屿也成了沙漠。所以说寒流对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 响,南美洲3-30形成了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沙漠,在这个位置,原本应该有 着三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

5、候、热带沙漠气候。洋流对海洋航运也有影响。哥伦布两次到达美洲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就是途径的洋流不一样, 第一次是从欧洲出发从南部走到达美洲,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花费时间较长。第二次从欧洲 出发从南部走到达美洲,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速度快,所用时间少。此后,欧洲 人就经常利用这条航线去美洲。一般来说,轮船顺流航行较快,节省能源;逆流航行则较慢,耗费能源。洋流对海上航行有 利得影响的同时,也会有不利的影响。洋流携带的冰山对海上航行造成威胁,也许我们都知 道泰坦尼克号沉没的事件,它沉没的原因是遭遇冰山,泰坦尼克号是从英国到美国的轮船, 但是在横渡大西洋时不幸遭遇冰山沉没,它大致沉没的位置是北纬41

6、度,西经49度,但是 事实上北纬40度附近会不会形成冰川呢?冰川只是存在高纬高寒地区,北纬40度附加还处 在中低纬地区,那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有冰川存在呢?据考证,这块冰川是来自于格陵兰岛, 就是冰川携带这块冰川南下,那么在格陵兰岛附近南下的洋流是那一支洋流呢?拉布拉多寒 流,所以很有可能是拉布拉多寒流携带这块冰川到达北纬40附近。寒暖流相遇的地方还会 形成海雾,世界上海雾较严重的是千岛附近海域和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你们看一下这两个区 域是那俩支洋流相遇呢?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二战中,日 本海军大胆选择多风暴的西风带航线,偷袭位于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上的珍珠港,大获成 功

7、。因为南航线逆着北赤道暖流,而北航线可以顺着北太平洋暖流,顺风顺水,航速快,冬 季地处西风带,多大雾天气,利于舰队隐蔽。说到日本呢我们就不得不讲到日本的料理,它不仅色香味俱全,日本料理的主要材料之一是 鱼和各类海鲜,捕鱼产业不是日本的主要产业,但是它却是世界上吃鱼最多的国家之一。那 么为什么日本有这么多的鱼可以吃呢?因为日本国土面积比较小而且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 但是它人口又很多,人口密度大,所以迫使日本向海洋上寻找食物,当然在在海洋上寻找食 物也要它才能找到,原因是日本附近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除了北海 道渔场之外世界级的大渔场还有哪些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还有纽芬

8、兰渔场,北海 渔场和秘鲁渔场,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大渔场。我们想一想为什么在这些地区会形成这么 大的渔场呢?当然是有适合鱼类生存的环境也即是有它们生存所需要的食物,也是我们通常 所说的饵料,鱼类经常性的饵料是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依靠浮游植物生活,而浮游植物的 分布又有营养盐的多少来决定。所以归根结底鱼类较多的地方还是营养盐类较丰富的地方。 那么哪些地方营养盐类较多呢?经实践证明在寒暖流交汇的地区,海水受到扰动,引起上下 翻腾,于是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各种鱼类都集中到此 来觅食,从而形成了渔场。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类集中, 易于形成大的渔

9、场。除了寒暖流交汇的地方,在上升流的地方也容易形成大的渔场,例如秘 鲁渔场。秘鲁沿岸处在东南信风带内,东南信风从南美大陆吹向太平洋,使沿岸表层海水离 岸而去,底层海水便上升补充而形成上升补偿流,该补偿流便把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表 层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向北流,而原海域流走的海水则由深层的海水来补充,深层海水上翻, 带来了海底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大渔场。 说到海洋上的生物除了各种鱼类之外,我们还不得不提到另外一种海洋上一种吃鱼的动物那 就是海鸟,海鸟是一种能够适应海洋气候环境的鸟类,它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洋表面 迁移和游荡中度过的。说到海鸟那你们见过这样

10、的海鸟吗?这些海鸟是由于发生大型的石油 泄漏事件之后没有来得及躲避而被沾到石油的海鸟,石油泄漏事件也是重大的海洋污染事件, 它给沿岸的海洋生态系统也造成很大的危害。洋流可以把近岸的污染物携带到其他海域,这 样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我们就以1989年这一次石油石油事件为例,1989年,美国装载近19万立方米原油的埃克 森一瓦尔迪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瓦尔迪兹以南德威廉王子海峡触礁,13个邮箱中有8个 破裂,大约4万立方米原油泄入海中。浮游沿阿拉斯加暖流沿岸蔓延,导致导致300万只海 鸟死亡。清污工作历时6个月之久,耗资6.5亿元,但大约只有

11、50%受污染的海岸受到清理。 因此,原油泄漏的影响将一直持续很多年,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厄尔尼诺一词源于西班牙文,原意是圣婴,最初用来表示某些年份圣诞节前后,沿厄瓜多尔 海岸出现一支微弱且向南移动的暖洋流。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 尺度为几千千米的赤道东太平洋上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温现象。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附近地区的赤道南侧盛行东南信风。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的冷洋 流在离岸风作用下,深层的冷海水上翻,导致沿岸水温特别低,很少降水,有利于干燥气候 的形成。而在太平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为东南信风的向风岸,又有暖洋 流经过,有利于这些地区暖湿多雨气候的形成。在非正常年份,既是厄尔尼诺出现时,东南信风会突然减弱,赤道逆流增强甚至会转变为西 风,这样有更多的暖洋流海水输送到东太平洋,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的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 海水温度高于多年平均值。气层由原来稳定变为不稳定,气候由原来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并 且出现洪涝灾害。此时,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东南信风减弱或消失甚至变为西风,原来旺盛的 上升气流则减弱,降水锐减,气候显现干旱。厄瓜多尔的出现,对世界气候很大影响,强厄 尔尼诺差不多可以影响地球3/4面积的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