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铃镇东街路、政府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173602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铃镇东街路、政府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巴铃镇东街路、政府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巴铃镇东街路、政府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巴铃镇东街路、政府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巴铃镇东街路、政府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铃镇东街路、政府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铃镇东街路、政府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2 项目概况21.3 编制依据31.4 编制原则31.5 研究范围41.6 结论4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52.1 区域概况52.2 区域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62.3 项目提出的背景7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103.1 项目建设地点103.2 交通条件103.3 自然条件103.4 地质地貌113.5 地震烈度123.6 施工条件12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134.1 设计原则134.2 设计依据134.3 工程沿线现状144.4 建设内容与规模154.5 工程设计技术标准164.6 道路工程174.7 排水工程

2、194.8 景观环境工程194.9 照明工程20第五章 环境影响分析225.1 环境影响预测225.2 评价标准225.3 环境影响分析225.4 环境影响评价27第六章 劳动安全286.1 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286.2 防护及监控措施29第七章 建设管理307.1 建设期项目管理307.2 建设期组织机构307.3 项目运营期管理31第八章 项目进度计划32第九章 项目招投标339.1 编制依据339.2 招标范围及内容339.3 招标方式349.4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349.5 评标组织、评标原则及决标359.6 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35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7

3、10.1 投资估算3710.2 资金筹措39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4011.1 社会效益4011.2 经济效益4111.3 环境效益4111.4 评价结论42巴铃镇东街路、政府路道路工程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兴仁县巴铃镇东街路、政府路道路工程建设单位:兴仁县巴铃镇人民政府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地点工程起点接现状大山路口,终点至下兴寨路边缘,道路总长677.955m。1.2.2 建设内容及规模道路标准横断面形式为:1.5米(左侧人行道)+ 6米(行车道)+1.5米(右侧人行道)=9米。雨污水管线工程:道路右侧布置雨水管道,道路左侧布置污水管道,均布置在车行道;照明

4、工程:路灯在道路右侧人行道布置,灯杆采用单杆单灯,灯具安装高度为8米,悬臂为1.5米,光源为半截光型高压钠灯,灯具功率为70W,布灯间距为28米。1.2.3 实施期项目建设期9个月,建设期从2013年4月到2013年12月底。1.2.4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560万元,资金来源由兴仁县巴铃镇财政拨款。1.3 编制依据1. 国家、部委、省现行的设计规范、标准和定额;2.兴仁县巴铃镇镇区规划;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2006);

5、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GJ D50-2006);8.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1.4 研究范围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道路及配套工程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分析、组织机构与管理、工程招投标、项目建设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与评价、风险分析、结论及建议等。1.5 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可完善巴铃镇东街社区基础配套设施,对镇区的综合服务和管理功能产生联动作用,有效促进兴仁县巴铃镇小城镇建设。2、项目的建设符合巴铃镇发展规划,项目社会效益良好。3、本项目建设区域自然及交通等外部配套条件较好,有利

6、于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实施可完善巴铃镇交通管网。总之,该道路改造工程的实施,是城市道路路网规划的要求,是交通运输大战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项目建设尽快实施,有利于路网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道路网络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改善路网主骨架的通行能力,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形势需要;有利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城市道路的使用效益。本项目建设内容合理、规模适当、建设任务紧迫,项目资金来源有保证,建议实施该项目的建设。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 区域概况巴铃镇位于兴仁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距州府驻地兴义86公里,距省城贵阳260公里,东

7、与贞丰县毗邻,南与安龙县接壤,西与本县民建乡、李关乡和东湖办事处相连,北靠大山乡。全镇国土面积20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辖15个行政村,3个社区,248个村民小组,57000多人口,集镇人口1.5万余人,主要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等9个民族。目前,全镇共有完全中学一所,初级中学一所,片区中心小学五所,村级小学(点)18所(个),镇中心幼儿园一所,民办幼儿园两所。省道309线、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惠兴高速公路横穿境内,屯(脚)巴(铃)、巴(铃)百(德)两条通乡油路交汇于此。巴铃1998年被列为贵州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兴仁县的第一人口大镇,也是黔

8、西南州的商贸重镇之一。 巴铃镇属山区农业镇。辖区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洋芋;经济作物主要有辣椒、薏仁米、金银花、芭蕉芋、晒烟、烤烟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锰矿和磷矿;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州级养殖示范基地-天元养殖场位于巴铃小坪寨村,其优良品种辐射周边乡镇、县市。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随着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全镇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小城镇建设日臻完善,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教育事业兴旺蓬勃,人口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实现全镇经济发展速度、结构、效益的统一,促

9、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 项目提出的背景巴铃镇作为全镇100个小城镇建设之一,社会经济、城镇建设发展迅速,交通需求日益增长,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改进巴铃镇交通,适应城镇交通发展需要,已成为巴铃镇政府关注的焦点,为此相关领导做了很多工作。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大力发展道路交通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在以上建设背景下,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是对东街路、政府路的改造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出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及投资方案,并对项目涉及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镇区交通面

10、貌,促进镇区统筹、协调发展和巴铃镇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尽快形成一个经济繁荣的良好城区格局和空间发展态势。(2)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镇区发展空间的拓展,并积极推动镇区、中心区域、一般区域梯度发展格局的尽快形成。(3)本工程的建设将极大地配合镇区的开发建设,并与其他道路构成路网。有利于车流的合理运行和分流。(4)本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的完善镇区与周边道路的连接,改善城区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巴铃镇镇区的建设,更好地形成镇区框架。(5)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巴铃镇东街与西街的交通使用功能,为巴铃镇的外延拓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对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发展区域社会经济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6)项目的建

11、设可以为巴铃镇创造良好道路交通条件,为巴铃镇的开发创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提升区域开发品质,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其吸引力,项目沿线土地资源升值,相应的各种建设项目得以开发建设,区域内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实现巴铃镇发展目标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7)项目建设符合贵州省的投资发展方向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巴铃镇发展总体规划,符合巴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巴铃镇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综上所述,巴铃镇东街路、政府路道路工程建设,关系到巴铃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是巴铃镇开发建设的必要工程,项目建成后,可以提高当地居民出行率。同时,

12、也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3.1 项目建设地点工程起点接现状大山路口,终点至下兴寨路边缘,道路总长677.955m。3.2 自然条件3.2.1 气候 兴仁县巴铃镇气候属暖温冬干型,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表现为高原北亚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热同季。一般情况下,春季冷暖气团交替出现,天气很不稳定,常出现大风和倒春寒。夏季受东南面海洋湿空气环流影响,南风多、湿度大、雨水较多,但热量强度低。当西太平洋高压西伸和海洋台风在两广登陆时,会给镇区带来降水。秋季持续时间短、降温快,北方冷空气较

13、强时,南下形成秋风。当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时,常产生秋绵雨。冬季受西北和北方冷空气环流南下控制,多北风,较冷的干燥大陆性气团湿度低、降水少,常出现“干冬”现象。冷气团南下路径长,达镇区已趋于变性,影响不严重,但也有降雪、冰冻等现象。天气波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冰雹、倒春寒、暴雨、秋风、大风等。3.2.2地形地貌巴铃镇区域内自然地势由南向北倾斜,自然地形标高为1060m之间,平均坡度为11.5。拟建道路位于巴铃镇东街社区、西街社区,纵线方向总体西高东低,根据现场水文工程地质调查,地基承载力较高。第四章 工程建设方案4.1 设计原则城镇道路是城镇基础设施的骨架,是城镇公共设施的主要载体,是城镇最基

14、本的功能通道,应遵循以下原则:1、在即巴铃镇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小城镇建设的特点,改善并提高镇区道路交通条件。2、结合本路段的实际情况,本着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道路路线依照原路,并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设计。3、合理利用地形和当地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4.2 设计依据1.设计合同2.兴仁县巴铃镇镇区规划;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2012);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2006);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GJ D50-2006);4.3 建设内容与规模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雨水、污水管线工程,其他各专业管线工程,照明工程等。4.4 工程设计技术标准1道路主要技术标准表4-1 道路技术标准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 技术指标备注1道路等级级 城市支路2设计速度Km/h 203路面宽度m 64设计年限年 105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4.5 道路工程4.5.1 路面结构 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5cm沥青砼面层+ 20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 20cm级配碎石垫层。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4cm青石板面层+ 3cm水泥砂浆+ 10cmC15素混凝土路缘石采用大理石侧石(1203012)+2cm M10水泥砂浆卧底制作;4.5.2道路路基设计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