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173497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 工作区域等方面。(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 “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 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 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 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 需要优秀的高层

2、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 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 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 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 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图1所示。22、92% 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 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是必要的。(

3、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见图2):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 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 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 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 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 “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调查结果见图3)。二、影响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突出。(1)多数学生对职业价值

4、标准上,把“工资福利待遇”、“实现自我价值”作为 重点考虑。两项占的比例分别为36、62%、26%,具体情况调查结果见图4、这与学生实际就业时考虑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与个人价值和能力的体现作为 重点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学生的就业除了受薪酬的影响外,人生价值观中个人因 素也很突出。但是,学生在进行人生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因素,较少考虑社会需要, 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时也折射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而非“社会”的需要。对于这现 象的利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2)在就业过程中,有44%的学生认为“经验及实践能力”为最重要的因素。 而“学历”、“毕业院校或专业”、“应聘技巧”则各占10、48%、10、34%

5、、12、69%。 这可能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要求有关。三、多数学生对就业素质的评价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1)多数学生的优势为“理论基础”、“师范技能”。(2)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 状态,它们分别达到了 33、07%和30、69%;在学生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方面 中,“创新能力”、“实践*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被纳入了前三项选择,结果见 图7、其总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识更新迅速,知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职业 素质越来越综合;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滞后,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使大学毕业 生就业时普遍有压力感和不适应感,对自己所

6、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缺乏自信。 再一方面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说得多却做 得少,培养的覆盖范围也相对狭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养的环境。除了提高学生 的专业知识水平外,如何提高学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将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两大课题。四、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需求处于不平衡状态。(1)有过半数的学生反映:“不太满意”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见图5)。(2)学生“希望学校在大学生就业成才方面着重给予哪些指导和帮助”时,学生们有48、96%选择“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 社交能力指导”也占据一定的分量(详见图6)。从国

7、家政策和从现实需要上出发, 学生需要从就业观念向创业观念转变。在调查中,学生认为“培养自主创业精神”是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关键(占34、21%);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与“其他因素” 也占很大的份量(详见图7)。针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还是局限于 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调研建议,就业成才导 航体系应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主要面对毕 业班,但此时他们大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就业指导工作亟待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具体 来说,就业成才导航体系应该涵盖专业知识技能导航,如学习方法指导、新思想新 观

8、念介绍、个人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等;健康成才导航,通过实施结对服务、心理指 南、交流讨论,对大学生在就业求知和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排忧解 惑;法律导航,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引导诚信意识。从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进一步实现我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规范化, 特别是如何把就业指导工作切实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整体工作轨道,还有值得深入 研究和改进的地方。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及对策摘要本文论述的是大学生的失业问题,通过分析失业的情况和原因,得出相 应的对策以及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种趋势的结论。关键词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供求矛盾、市场缺陷。正文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想就业这个词对

9、于我们来说都是很敏感的,我们大 多数大学生读四年大学无非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但是现在 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我们有可能失业,这给很多大学生很大的打击,甚至有损我们 读大学的积极性。记得我们社会问题研究老师对我们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 是这样说的:“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难道真的是企业不需要大学生了吗? ”是啊,难 道真的不需要了大学生了吗?不是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首先大学生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结构性失业。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 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结构 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就

10、业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二是摩擦性失业。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 环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也 有一定要求,由于双方要求不一致导致毕业生没有用人单位接收的情况。三是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原意是指由于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 业。我国目前经济持续增长,并没有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 数逐年增多,社会对毕业生需求量增长速度滞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导致有效需求 不足。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原因有三:首先,“供求矛盾”是导致大学毕业生 就业难的重要原因。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15万人,大约有35万毕

11、业生就业时 未找到工作;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45万人,未就业毕业生人数超过50万人; 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万人,预计毕业时未就业人数将超过70万人1。未来 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和毕业时未就业的毕业生数还将急剧增长。毕业生就业 人数的增加,促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发生了新变化,毕业生就业逐渐从“卖方市场”向 “买方市场”转变,使广大毕业生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在“供需见面,双 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下,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 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毕业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实现均衡, 否则则会失衡,导致“就业难”。“供求矛盾”的表现主要有:毕业

12、生的专业结构、知 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就读院校等等不适应市场需求;毕业生的择业 倾向与技能等不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要求不一致等等, 这些矛盾的存在,导致了非自愿的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其次,市场缺陷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 市场化程度低;围绕高校、地区、行业存在不少就业市场,但是未形成较统一的大 市场,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搜寻成本较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分市场甚至秩序 混乱等等。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较高成本,影响就业。当前 买方市场中的不完全竞争会导致两种现象:一是部分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二是 一些毕业生被迫退

13、出市场,形成周期性失业;市场信息不完全会导致摩擦性失业或 结构性失业;市场进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则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周期性失业。用 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是市场不完善、信息渠道 不畅通的直接体现。2此外,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制 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务措施的出现得到 了一定缓解,但是距离由毕业生就业障碍转变为就业动力还有不小差距。那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第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 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

14、单位需要,在就业 市场上缺乏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 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 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 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 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第二: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 结构。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就不一样。如果高等学校 培养出的学生千#第1篇律,或是心理素质差,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社会适应 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

15、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素质教育强调 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 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 性失业。第三: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 重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 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 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

16、场信息,善于 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第四: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第五: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大学是我们许梦和圆梦的地方,我们来的时候踌躇满志,我们走的时候也绝对 不要留下任何遗憾。虽然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一种趋势,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但是我们绝不要就这样失去了信心。或许我们以后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但是我们也 还是要有我们来时的那颗火热的心,把我们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管以后会 怎么样,只要我们在这四年内无愧于心,这样就够了,如果我们太注重结果的话我 们有可能欣赏不到沿途的美丽的风景,毕竟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想通 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失去信心了,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现在,把什么就业烦恼都 抛到一边,认真学习,我想这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